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41.
抗核抗体检测及其在风湿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风湿病中的抗核抗体(ANA),了解ANA对风湿痛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方法,捡测风湿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结果 ANA阳性,特别是高滴度阳性时,应考虑为风湿病所致,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检测,最后确诊;ANA阴性,可帮助排除多种风湿痛。结论 ANA是诊断风湿病的重要实验指标。  相似文献   
142.
本文介绍一种薄层分离-斑点洗脱-比色测定胆汁中胆固醇的方法。玻板铺硅胶G;展开剂异辛烷:醋酸乙酯为2:1(V/V)。胆固醇Rf值0.52,展开后取下胆固醇斑点,比色测定。本法样品用量少,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第12组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为合理地选择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对46例行包括第12组淋巴结在内的根治性胃癌淋巴结清扫术(D2或以上手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与第12组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12a、12b、12p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6.1%、13.1%、2.2%,12a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胃上部(U区)、胃中部(M区)、胃下部(L区)及全胃癌第12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6.7%、28.6%、14.8%和83.3%,全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U、M、L各区(P〈0.05);肿瘤直径≤5cm及〉5cm者第12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3.8%、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透浆膜与浆膜未受浸润的第12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5.3%和0,浸透浆膜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P〈0.05);低分化、高一中分化胃癌第12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9.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与第12组淋巴结的转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观察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和胰岛细胞通过肝脏和静脉途径移植后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胰岛细胞,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28只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A、B、C、D组,A组在肝脏被膜下多点注射1000个胰岛细胞,B组在体外将1000个胰岛细胞和1×107个骨髓单个核细胞混合后在肝脏被膜下多点注射,C组通过尾静脉注射1000个胰岛细胞,D组在体外将1000个胰岛细胞和1×107个骨髓单个核细胞混合后通过尾静脉注射,移植后于不同时间点尾静脉测定随机血糖,比较不同细胞组合和移植途径之间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结果 A、B组血糖于术后3 d内开始下降,A组血糖可降至正常水平(7.98±2.28)mmol/L,血糖维持正常水平(3.71±0.95)d,B组降至(7.72±1. 75)mmol/L可维持(4.86±1.06)d,静脉移植组血糖于术后4 d内降至正常(7.35±1.40)mmol/L,可维持(7.85±1.46)d,D组静脉注射胰岛于4 d起效(7.00±0.83)mmol/L,血糖可降至正常水平可维持(14.10±1.21)d,各组间血糖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及维持正常水平的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髓单个核细胞和胰岛混合细胞通过尾静脉移植对大鼠血糖维持正常时间最长,血糖控制水平最理想.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探讨抗M2-3E(2-酮酸脱氢酶复合物)抗体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抗M2-3E抗体.结果 检测65例PBC病人,35例风湿病人和30例正常人.抗M2-3E抗体测定平均值:PBC组(48.5±18.2)RU/ml,风湿病组(14.6±12.0)RU/ml,正常组(12.5±10.3)RU/ml.结论 高水平抗M2-3E抗体与PBC密切相关,抗M2-3E抗体为PBC特异性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观察泡状棘球蚴感染对纯系大鼠异位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并探讨发生机制.方法 建立Brwon norway(BN)大鼠到Lewis (LEW)大鼠的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对照组(n=12)以健康的LEW大鼠为受者;实验组(n=12)以感染泡状棘球蚴的LEW大鼠为受者.术后观察移植心的存活时间、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血清内白细胞介素-4(IL-4)和y-干扰素(IFN-γ)水平.FACS 流式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脾内CD4+ CD25+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的数量水平.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移植心的存活时间分别为(16.17±3.19)d及(7.92±1.93)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移植心的组织病理学分级(平均分级为3.38级)与对照组(平均分级为3.79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排斥反应后,实验组血清内IL-4水平为(152.21 ±45.62) ng/L高于对照组(50.85±22.15) ng/L,而实验组血清内IFN-γ水平为(12.35±1.02) ng/L水平低于对照组(42.63±4.15) ng/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FACS流式检测结果提示实验组大鼠脾内CD4+ CD25+ Treg细胞数量为10.8%,高于对照组的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泡状棘球蚴感染造成Th1/Th2向Th2类细胞因子偏移,通过介导CD4+ CD25+ Treg细胞数量增加而导致大鼠异位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延长,它可能是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7.
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安全性、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食管癌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于左侧卧位行胸腔镜下胸段食管的游离及淋巴结清扫,胸部手术完成后改平卧位行腹腔镜下胃游离及淋巴结清扫,胃游离后剑突下小切口完成管状胃的制作,再将管状胃从食管床拉至颈部与颈段食管吻合。结果 2例因单肺通气不成功中转开胸。总手术时间215~400 min,平均280 min;术中无大出血,总出血量100~800 ml,平均227 ml。共清扫淋巴结413枚,平均每例10.3枚;术后住院8~30 d,平均13.6 d。住院期间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3例,颈部吻合口漏1例(术后第4天),声音嘶哑3例,乳糜胸1例。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颈部吻合的食管癌切除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8.
目的观察硝唑尼特、阿苯达唑及硝唑尼特/阿苯达唑联合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泡状棘球蚴病小鼠的疗效。方法分别通过腹腔注射泡状棘球蚴原头节和口服泡状棘球蚴虫卵的方式建立继发性和原发性泡状棘球蚴病小鼠模型,建模2个月后分别进行药物治疗,药物经口灌胃,疗程持续35d后,检测各组小鼠泡状棘球蚴囊湿重及病理改变并检测血清IL-2、IL-4、TNF—α和Ig—E的含量。结果治疗35d后,继发性泡球蚴感染小鼠用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用药组泡球蚴的平均湿重显著下降(P〈0.01),结果现示硝唑尼特单独及联合均有明显抑制小鼠泡状棘球蚴生长的作用(抑囊率分别为51.56%、67.68%、88.06%),其中联合用药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继发性和原发性泡球蚴感染实验小鼠血清IL-2、IL-4及Ig-E的含量,用药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含量用药组和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唑尼特及硝唑尼特/阿苯达唑联合用药对小鼠泡状棘球蚴感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