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目的监测医院不同病区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属耐药性变迁及基因同源性,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08年医院临床分离非重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株23株,采用Kirby—Bauer(K—B)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对菌株进行DNA分型及同源性分析。结果2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对3种或以上抗茵药耐药有22株;ERIC—PCR谱型表现为7种基因型,其中来源于不同的2个克隆株A型和B型,共占79.3%,且2个克隆株的相似度为72.7%。结论来自多个病区的多重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率高,且具有基因同源性,存在院内克隆传播。  相似文献   
52.
500例肺炎病原菌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调查500例肺炎病原菌构成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l0月,500例肺炎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500例患者共分离出细菌334株,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菌株73株: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菌株265株。老年肺炎患者(〉60岁)共分离出细菌258株,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分离菌株56株,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菌株202株,有23例患者出现≥二重病原菌感染。结论 嗜血杆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致病菌之一。医院获得性肺炎排首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呈上升趋势;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假单胞菌属、葡萄球菌属、肺炎克雷伯氏菌、不动杆菌等,已成为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高龄、严重的基础疾病、抗菌素的反复使用是引起下呼吸道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探讨SAP的病原学和耐药性。结果260例SAP中,有107例痰培养阳性,其中培养出1种病原菌的有70例(65.42%),2种以上病原菌的有37例(34.58%),痰培养分离得148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32.43%,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3.24%,真菌占24.3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5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纹带棒状杆菌检出率占12.84%。检出1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结论SAP的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且为多重耐药菌,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卒中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计数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老年重症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从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治疗的老年重症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2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群的PCT、CRP水平及WBC计数,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并比较三项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PCT、CRP、WBC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PCT、CRP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RP诊断灵敏性(95.0%)高于PCT(85.8%)及WBC计数(83.3%);PCT的诊断特异度(96.7%)高于CRP(85.8%)及WBC计数(84.2%)。结论:本研究表明,血清PCT、CRP、WBC的联合检测对社区获得性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瘦素(Leptin)-胰岛素抵抗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56例AECOPD患者,按空腹血糖(FBG)水平将其分成两组:高血糖组(FBG≥6.2 mmol/L)42例,低血糖组(FBG 3.1~6.2 mmol/L)14例,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FBG为(5.49±1.06)mmol/L].所有入选者均常规测定FBG、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Leptin、空腹血清胰岛素(FISN)、胰岛素敏感性(ISI).肺功能及呼吸阻抗测定并记录如下指标: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呼吸总阻抗(Zrs)、气道总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呼吸阻抗中弹性阻力和惯性阻力之和(X5,X20)、中心阻力(Rc)、周边阻力(Rp)、共振频率(Fres).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糖组FBG、FISN、CRP均显著升高,体质指数(BMI)、ALB、ISI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而Leptin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血糖组CRP、FISN显著升高,BMI、ALB、Leptin、ISI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低血糖组比较,高血糖组FBG、FISN、Leptin、CRP均显著升高,ISI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而BMI、ALB无明显变化(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eptin与Zrs、R5、R20、Rc、BMI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与FEV1、X20呈显著负相关(P<0.01和P<0.05),与FEV1/FVC、PEF、MMEF、X5、Rp、Fres则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ISI与FEV1/FVC、FEV1、PEF、MMEF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Zrs、R5、R20、X5、Rc、Rp、X20、BMI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而与Fres则无明显相关性.高血糖组平均住院天数[(25.00±0.13)d]较低血糖组[(17.93±0.22)d]显著延长(P<0.01),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14%,6/42例)明显高于低血糖组(7%,1/14例),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AECOPD在应激状态下可诱发高血糖,Leptin-胰岛素抵抗可加重肺功能损害,延长患者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56.
目的:比较不同病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炎症因子水平、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测定结果,分析血清瘦素、C反应蛋白与血炎症因子水平、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①选择2002-05/2003-05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呼吸科住院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56例,男40例,女16例。对实验目的及观察项目均知情同意。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常规测定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采用速率散射浊度法测定C3补体,C4补体;采用型血气分析仪分析动脉血气(pH,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采用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呼吸总阻抗,气道总阻力,中心气道阻力,呼吸阻抗中弹性阻力和惯性阻力之和,中心阻力,周边阻力,共振频率)。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析数据间相关性采有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瘦素、C反应蛋白、C3补体、C4补体、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高于稳定期(t=3.136~5.660,P<0.01)。血清白蛋白、pH、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稳定期(t=3.200~5.114,P<0.01)。②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瘦素与血pH值、血清白蛋白、第1秒用力呼气量呈显著负相关(r=-0.366,-0.527,-0.656,P<0.05~0.01)。与C反应蛋白、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C3补体、C4补体、呼吸总阻抗、气道总阻力、中心气道阻力、中心阻力呈显著正相关(r=0.348~0.738P<0.05~0.01)。③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第1秒用力呼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r=-0.421~-0.507,P<0.05)。与瘦素、C3补体、C4补体、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总阻抗、气道总阻力、中心气道阻力、中心阻力、呼吸阻抗中弹性阻力和惯性阻力之和呈显著正相关(r=0.443~0.982,P<0.05~0.01)。结论:①C反应蛋白、瘦素的表达与应激及炎症反应有关,急性加重期升高,稳定期降低,可作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炎症标志物。②C反应蛋白、瘦素与反映气道阻力的呼吸总阻抗、气道总阻力、中心气道阻力、中心阻力及反映气道弹性及肺顺应性的呼吸阻抗中弹性阻力和惯性阻力之和与反映肺通气功能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均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可用来评价气道阻塞的严重性及对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7.
老年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和肺功能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老年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特征的区别和肺功能检查在鉴别诊断中的重要性。对象和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期间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长期咳嗽、咳痰和气促,院外和普通内科诊断为COPD的106例老年(>65岁)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肺功能、治疗后随访的观察。依据可逆性气道阻塞的判断标准,以治疗后肺功能(FEV1)的改善>15%和绝对值增加>200mL作为哮喘的标准。以规范使用平喘治疗3个月后仍然有呼气流速受限(FEV1/FVC<70%)为判断COPD的标准。分析单纯老年哮喘、哮喘合并COPD和单纯COPD的临床特点和肺功能的差别。结果:在106例患者中,22例(20%)为单纯老年哮喘、26例(25%)为哮喘合并有COPD、58例(55%)为单纯COPD。3组均以咳嗽、咳痰和气促为主要临床表现。单纯和合并哮喘者中,有发作性喘息表现者只有38%。肺功能检查治疗后的反应是鉴别诊断和客观判断疗效的重要措施。结论:老年哮喘与COPD的临床表现相似,漏诊率高,肺功能检查和动态观察治疗后的变化规律是重要的鉴别诊断措施。有必要普及肺功能检查,尤其是支气管舒张剂吸入试验和治疗后的肺功能动态观察,提高老年哮喘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8.
不动杆菌肺炎及其治疗的临床回顾   总被引:42,自引:8,他引:34  
目的 了解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特征,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对21例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的构成、药敏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动杆菌肺炎多见于老年、有慢性基础病且住院时间较长患者;病原菌多为鲍曼氏不动杆细菌,药敏试验显示仅对依米配能、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特美汀有较好的敏感性,对其他抗生素如头了包三嗪、头孢噻肟、氧哌嗪青素、环丙沙星、头孢哌我呈耐药状态,对头孢他啶亦相当一部分不敏感隆,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悉能)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临床试验方法治疗53例细菌感染性疾病,依替米星100mg/次,每12h1,静脉滴注,疗程5~10d,部分病人11~13d,性病病人均为3d。结果:临床治愈率为66.04%,总有效率为88.68%,其中呼吸系统感染有效率为79.31%,泌尿道感染有效率为100%,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9.24%,治疗后细菌清除率为78.57%;不良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价中等剂量青霉素(PG)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社区感染的疗效及反复使用抗生素对PG疗效的实际影响。方法选择COPD社区感染患者102例,分为治疗前较少使用和反复使用抗生素的甲、乙两组。均予以中等剂量PG静脉滴注,3天内观察总疗效及两组疗效的对比。结果本组总有效率76.4%,甲组有效率85%,乙组有效率34.3%(P<0.05)。结论中等剂量PG治疗多数COPD社区感染患者是有效的,但反复无指症使用抗生素会明显降低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