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病人血清脂质代谢异常与肾脏损害间的关系。方法64例2型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病人,按尿清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rate,UAER)分组,并设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owdensitylipoprotein-cho1esterol,LDL-C)、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比较组间差异及与UAER的关系;同时比较血脂与血糖间的关系。结果正常清蛋白尿组仅Apo-A1显著降低(P<0.01);微量清蛋白尿组Apo-A1显著降低,Apo-B显著升高(P<0.05);临床期DN组Apo-A1显著降低(P<0.05),Apo-B、TC、LDL-C显著升高(P<0.05,0.01),Apo-A1/Apo-B在DM三组均显著降低(P<0.01,0.05);TG、LDL-C及ApoB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P<0.01,0.001);TC、TG及LDH-C与血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DN病人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异常,与血糖控制不良有关,且随肾脏损害程度加重而加重,其中TG、HDL-C及Apo-B的异常增高与肾脏损害程度密切相关,推测脂质代谢异常可能是DN诱发或(和)加重因素之一;控制血糖有助于预防血脂代谢紊乱.而控制血脂代谢异常有助于廷缓DN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2.
不同乳酸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和产毒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酸乳制备过程中不同的乳酸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存活、产毒状况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纯培养物接种于两种不同乳酸菌引酵剂的酸乳发酵系统中 ,观察其在酸乳发酵、储存过程中的菌数变化及产毒情况。〔结果〕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培养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和产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嗜酸乳杆菌则对其无抑制作用。〔结论〕乳酸杆菌在与嗜热链球菌作为混合引酵剂时能够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和产毒  相似文献   
43.
纳豆粗提物抗兔高脂血症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纳豆粗提物对兔抗氧化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高脂饲料建立实验性高血脂症兔模型;1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纳豆粗提物组。结果: 模型建立第8 w时,纳豆粗提物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AI)分别比模型组降低了39.88%(P<0.05)、44.54%(P<0.05)、48.84%(P<0.05)、48.25%(P<0.01)、70.20%,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含量分别提高了75.81%(P<0.01)、38.32%(P<0.01),且病理组织切片表明,纳豆粗提物可有效阻止小叶周边肝细胞脂肪变性。结论:纳豆粗提物可降低血脂水平,通过升高HDL-C、降低LDL-C调节脂质代谢,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介绍用微机图象处理系统对眼底图片图象进行视乳头形态参数测量的硬、软件结构。该方法为医生提供了精确、简便、高效的眼底底片定量分析手段,通过对正常人、青光眼病人视乳头形态的测量、对照比较和统计分析,提示了在早期青光眼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5.
市售生肉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市售散装生肉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污染状况,探索该菌在生鲜肉中流行特征。方法:采集农贸市场散装生鲜猪、牛、羊肉,鲜鱼,冷藏冷冻禽肉,生禽肉共95份检测该菌,并对检出的菌株进行血清和生化分型及ail,ystA,ystB,yadA,VirF毒力因子分析。结果:本室共从95份生肉品中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14株,占14.7%。血清生化型有1A/O:9,1A/O:5,27,1A/O:7,8,1A/O:6,30,1/O:10。14株菌毒力基因ail,ystA,yadA,VirF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中10株菌ystB基因检测结果为阳性。结论:我们从市售散装生肉中分离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均为生物1A型,毒力基因检测表明它们可能无致病性或致病性很低。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精神康复和躯体功能障碍恢复对于患者预后情况的改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首发脑卒中患者20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后进行精神康复治疗及躯体功能障碍恢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对比2组患者脑卒中康复情况、再复发情况、生活质量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再复发率16.00%,显著低于对照组再复发率35.00%(χ~2=9.501,P0.01);卒中后抑郁发生率19.00%,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38.00%(χ~2=8.858,P0.01);两者均有的患者亦存在显著差异(χ~2=5.711,P0.05);两组患者MBI指数评分在入院时不存在显著差异,出院时、随访1年和随访2年,观察组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049,10.387,63.377;P0.001)。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常规治疗后进行精神康复及躯体功能障碍恢复治疗,有助于患者降低再次复发几率,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随着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广泛应用,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不断上升,在骨质疏松症中其发病率居于第三位,仅次于绝经后骨质疏松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除了促进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凋亡、降低成骨功能,抑制骨胶原及促进破骨细胞生成并延长其生存时间等直接抑制成骨,还通过调节内分泌及相关细胞因子、抑制骨局部血流量等间接影响骨形成。2008年FRAX工具的推出重新定义了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风险度,为临床的诊治带来便利。针对其发生脆性骨折的风险,2010年ACR共识对其防治做出了新的调整和推荐,重点强调了双磷酸盐在防治糖皮质激素导致的脆性骨折方面的作用,同时甲状旁腺激素、充足的维生素、钙剂等在有效防治糖皮质性骨质疏松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牵引推拿综合治疗,1次/d,10d为1个疗程。结果:372例患者,有效335例(90.1%),无效37例(9.9%),平均治疗18次。结论滓引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对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控制,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9.
李丽萍  江晓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741-1742
国产精氨乐(1.75%碳酸利多卡因针剂)。在安全性、起效性、可控性、镇痛性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我们将其用于下腹部手术的硬膜外麻醉,经临床观察,我们认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麻醉药。  相似文献   
50.
复方高渗糖湿敷预防诺维本所致的静脉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特别是中晚期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诺维本(NVB)是属于长春碱类抑制细胞分裂的抗肿瘤药物,通过静脉注入,其主要的毒副作用是对血管的严重损伤,几乎所有患者即使药物不渗漏至血管外,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和局部皮肤的红肿热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因此,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应成为护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通过复方高渗糖早期湿敷的方法对静脉炎予以预防,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