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总结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治疗方法及经验。方法25例巨大左心室病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瓣膜病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9例。心功能分级(NYHA)II级12例,III级9例,IV级4例。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70~85mm,平均74.3mm,射血分数(EF)36%~67%,均接受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结果本组术后均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8例加用肾上腺素。发生低心排血综合征(LCOS)8例,发生室颤1例,胸骨哆裂行二次清创缝合1例,均心功能Ⅱ级出院。全组病例无死亡。结论巨大左心室病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充分的术前治疗、术中加强心肌保护、置换适当型号瓣膜、保留瓣下结构、术后加强心功能监测与治疗等方面,均应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22.
经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84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海  向家勇  母存富 《西部医学》2010,22(12):2285-2286
目的探讨经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4例经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 84例中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术中出血量在(50±15)ml,术后胸腔引流量(160±25)ml,平均拔管时间在2.5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0天。结论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损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疗效可靠,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总结1995年9月至2008年5月134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病例,探讨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手术适应症、围术期治疗。方法采取中低温体外循环常规停跳修补室间陋缺损118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修补室间陋缺损16例。合并卵圆孔未闭18例;右室双腔心7例;右室流出道狭窄5例;房间隔缺损4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二尖瓣前叶裂,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窦瘤破裂,及主动动脉瓣下狭窄各1例,同期纠治。结果手术治愈131例,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死亡3例,治愈率98%。结论室间隔缺损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加强围术期治疗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亚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应用肺动脉溶栓配合双J管碎栓术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8年8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亚急性肺栓塞患者84例,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抗凝、溶栓,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及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血浆D-二聚体、氧分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栓塞范围、肺动脉平均压、剩余碱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肺栓塞范围与肺动脉平均压是患者自觉呼吸困难症状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肺动脉溶栓配合双J管碎栓在治疗亚急性肺栓塞能有效改善肺动脉通畅率和肺动脉高压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5.
胸腺类癌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类癌是一种临床罕见疾病,我院2 0 0 1年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4 7岁。上半身浮肿4个月,加重伴多汗1个月。查体:头、面、颈部、胸背部、双上肢呈压陷性水肿,颈外静脉及胸壁静脉怒张,余无异常。胸片:右上前纵隔胸骨后可见一密度增高影。CT :上前纵隔内有一致密软组织块影,约4 7cm×3 0cm大小,与升主动脉、心包间隙欠清,上前纵隔脂肪间隙消失。考虑:胸腺瘤。于2 0 0 1年8月2 2日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剖右胸探查术。术中见:肿瘤呈哑铃状,大分叶约4cm×4cm×3cm大小,位于右上前纵隔,与心包、胸腺、上腔静脉致密粘连。上腔静脉奇静脉…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胃上部癌和胃下部癌临床病理生物学的差异和淋巴结转移规律。揭示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间手术切除的32例胃上部癌与151例胃下部癌临床病理特点及游巴结转移的规律。结果胃上部癌与胃下部癌在痛灶直径、大体类型、分化程度、生长方式、浸润深度、病理分期、浆膜受侵等方面存在嚼显差异(P〈0.05)并且有各自的淋巴结转移规律。结论胃上部癌表现出比较恶性的生物学行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远近,与胃癌的浸混深度、大体类型、生长方式以及浆膜是否受侵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癌术中肿瘤病灶切除、淋巴结清扫,纵隔热灌注化疗,临床观察热灌注化疗对残留至气管,支气管,或胸主动脉、奇静脉等器官的肿瘤肉眼微小病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食管癌病变浸润超过外膜层外侵至气管、支气管,胸主动脉,奇静脉等器官患者112例随机分两组:A组(灌注组)56例术中42℃~43℃无菌蒸馏水2000—2500ml加入顺铂150mg,5-氟尿嘧啶1200mg在体外循环下行纵隔热灌注40min;B组(非灌注组)56例。结果A组(灌注组)术后第一年有6例出现纵隔区域肿瘤复发及淋巴转移,术后第二年有11例纵隔区域复发及淋巴转移;B组(非灌组)术后第一年有14例出现纵隔局区域肿瘤复发及淋巴转移,术后第二年23例出现隔区域肿瘤局部复发淋巴转移。结论晚期食管癌术中纵隔热灌注化疗可明显减少或延迟纵隔区域肿瘤复发及淋巴转移,提高术后第1~2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8.
病人,女,8岁。体检发现心脏杂音5月。查体:心脏浊音界向左扩大,胸骨左缘第2、3肋间隙间及2-3/Ⅵ级收缩期杂音,二尖瓣区间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不伴震颤,P2〉A2,P2固定分裂。X线胸片示右房室增大,肺充血,心胸比率0.63,心脏超声示房间隔缺损,断发孔,中央型,房水平左向右分流,二尖瓣增厚,回声增强,二尖瓣后叶收缩期脱向左房,二尖瓣中量返流。  相似文献   
29.
1996年12月至2008年6月我院采用左腋下垂直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末闭(PDA)结扎闭合术4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我院1998年3月至2008年4月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54例,现总结其手术治疗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4例,男22例,女32例;年龄11~68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