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4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144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194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784篇
内科学   291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86篇
特种医学   192篇
外科学   500篇
综合类   1523篇
预防医学   582篇
眼科学   163篇
药学   474篇
  6篇
中国医学   498篇
肿瘤学   16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自制输尿管镜拉钩拔取回缩异位D-J管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自制输尿管拉钩拔取回缩异位D-J的37例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了使用此拉钩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2.
国人男性椎管的测量与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广西出土的113例男性干燥椎骨的椎孔,进行了矢径、横径的测量和形态观察。椎孔的矢、横径在壮族(30例),汉族(57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C_(3~6)椎骨水平,推管的矢径和形态与脊髓的外形不一致,矢径于该处形成生理性狭窄,以C_4处为最小(12.92mm)。除C_1外,椎管的形态可分为4型:Ⅰ型圆型;Ⅱ型三角型;Ⅲ型过渡型;Ⅳ型不整型。 C_(1,2)椎管的形状为圆型,向下至C_6,通过半圆形逐步过渡到三角形(C_6占81.31%);再向下至T_6,三角形通过蛤形和多边形又逐渐过渡为圆形(T_6占84.76%);再向下至L_5,又通过蛤形逐渐过渡为三角型(L_5占99%)。从L_3至L_5,三角形椎孔有逐步通过钟形向三叶形过渡的趋势。三叶形腰椎管占5.02%。本文结果支持Eisenstein的观点,认为三叶形结构是一种普通的、非病理性的现象,与年龄增长、骨赘或椎孔狭窄无关,这或许是一种正常的发育性变异。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钙离子非依赖型磷酸酯酶A2β(iPLA2β)在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中的表达,iPLA2β与铁死亡的关系以及iPLA2β对高糖诱导的HK-2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用30 mmol/L葡萄糖刺激HK-2细胞,iPLA2β质粒转染构建过表达模型,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和铁死亡激活剂erastin作为铁死亡对照组。干预36 h后,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铁含量,DCF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铁死亡指标ACSL4、GPX4、LPCAT3、TFR1的表达。结果 高糖刺激可以降低HK-2细胞内iPLA2β的表达,HK-2细胞内ROS、MDA水平升高,GSH、SOD水平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CSL4、LPCAT3、TFR1表达增高,GPX4表达降低。Fer-1干预后上述指标改善。过表达iPLA2β后,可降低KIM-1表达,减轻HK-2细胞损伤。进一步研究发现,过表达iPLA2β后可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的氧化应激和铁死亡。另外,era...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足叶乙苷(VP-16)及三苯氧胺(TAM)方案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对失去手术及介入治疗机会的40例晚期肝癌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VP-1650mg,每日1次及TAM20mg,每日2次,两药均应用14天,休息14天,为1周期。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保肝等姑息性治疗。结果:两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26.1%和0%(P<0.05)。观察组有效者中位生存10.8个月,进展者中位生存3.5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3.0个月。观察组有效者生存质量及KS评分均明显提高,主要毒副反应是脱发、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均为轻度。结论:长期口服VP-16及TAM治疗晚期肝癌具有一定疗效,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研究CD44v3、CD44v6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测定5 2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和 1 2例正常肺组织的CD44v3、CD44v6的表达水平 ,并分析其与肺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织CD44v3、CD44v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 (P <0 .0 5 )。CD44v3、CD44v6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结论 CD44v3、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CD44v6与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更密切 ,表达CD44v6的肺癌更易向周围淋巴结转移。检测CD44v6在肺癌中的表达 ,可能作为判断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6.
对 1 0 3例早期胃癌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进行 P53基因突变蛋白检测 ,结果显示 :P53蛋白表达率在早期胃癌为 2 9.1 %。P5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有关 ,阳性表达多见于分化型腺癌 (P<0 .0 1 )。当肿瘤侵入粘膜下层 ,P53蛋白表达阳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率显著升高 (P<0 .0 5 )。同时 ,P53蛋白表达与早期胃癌预后有关 ,表达阴性病例 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P53 蛋白表达阳性组 (P<0 .0 5 )。此项研究表明在肿瘤早期 ,P53 突变基因已在肿瘤浸润、发展及预后方面起到相应作用。  相似文献   
77.
对103例早期胃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P^53基因突变蛋白检测,结果显示:P^53蛋白表达率在早期胃癌为29.1%,P^53蛋白表达与肿分化有关,阳性表达多见于分化型腺癌(P<0.01),当肿瘤侵入粘膜下层,P^53蛋白表达阳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率显著升高(P<0.05),同时,P^53蛋白表达与早期胃癌预后有关,表达阴性病例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P^53蛋白表达阳性组(P<0.05),此项研究表明在肿瘤早期,P^53突变基因已在肿瘤浸润,发展及预后方面起到相应作用。  相似文献   
78.
为探讨未产妇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本次妊娠前有药物流产史的妇女 12 8例与同期有人工流产史妇女 2 46例及无流产史的妇女 2 5 8例进行比较 ,随访妊娠分娩结局。结果表明 :因胎盘原因所产生的妊娠及分娩并发症发生率和先兆流产、早产发生率药物流产组明显低于人工流产组 (P <0 .0 1) ,与无流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产后出血发生率 ,药物流产组亦明显低于人工流产组 (P <0 .0 5 ) ,与无流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提示未产妇女药物流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时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无流产者相比未见增加 ,与人工流产者相比 ,有较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机械通气呼吸管理水平,减少并发症。方法:对机械通气治疗45例新生儿呼吸衰竭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5例中治愈30例,死亡10例,放弃5例。出现机械通气合并症25例共33例次,其中肺气漏3例。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14例,脑室内出血(IVH)10例,肺不张和脱管各3例。通气时间≥3d组VAP发生率高于<3d组(P<0.01),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死亡率高于非MODS组(P<0.05)。结论:要采用合适的通气模式。及时防治机械通气合并症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建立手性包甲素类似物绝对构型的简便方法。方法 以外消旋6β-羟基莨菪烷-3-酮为原料,通过拆分、酰化和还原制备手性包甲素类似物。结果 合成了手性包甲素类似物,通过物理常数、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并与已知构型的化合物Is进行化学关联确定其绝对构型。结论 本文建立的方法可用于确定某些活性手性包甲素类似物的绝对构型,从而有助于此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