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经调查发现,北方寒区坑道內的储水池储水三年以上就有大部份的水池表面生长霉菌。目前有大量关于产毒菌株的报导,水中生长的霉菌是否产毒有待分析。Niem曾检查过处理前及处理后的自来水,发现都有霉菌孢子存在,据称接触某些霉菌可以引起各种疾病。有些霉菌可以产生霉菌毒素,有些霉菌毒素是致癌的。国外有很多关于用银来处理储存饮水的报导。苏联库列斯基报告用银或铜和双氧水配合用于饮水消毒,强化了杀  相似文献   
32.
在华北地区调查了75个坑道内的储水,有52个水表长有霉菌。共分离出374株不同类型的真菌,它们的种属很多,有些能产生毒素。我们曾在实验室进行杀灭真菌孢子的药物选择试验,发现过氧乙酸和银离子的协同消毒方法,不仅在蒸馏水中,而且在天然水中,都可把真菌孢子全部杀灭。持续观察一年,未见再生长。此种方法不受水的pH值和水中氯化物的影响。采用过氧乙酸10mg/L和银离子0.5mg/L,来杀灭坑道储水中已生长的霉菌或防止其霉菌生长,经过对三十多个坑道储水的持续两年的试验观察,均获得满意的效果。水表无霉点或霉膜生长,水中霉菌为1~6个/ml。而未经处理的对照池水中,霉菌为210~1286个/ml,水表均长有霉点或霉膜。  相似文献   
33.
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1982年以后我们对改进的合成工艺获得的氯溴异氰尿酸又做了进一步的毒理试验及对HBsAg灭活效果的观察。本文主要介绍了上述试验的结果。氯溴异氰尿酸的急性毒性试验(LD50)对雄性小鼠为2.25±0.79g/kg;雌性小鼠为2.66±0.68g/kg,属低毒性。蓄积毒性试验(蓄积系数法)结果K>8.3,属弱蓄积物。致突变试验包括Ames试验,小鼠微核和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其结果均为险性。  相似文献   
34.
稳定型二氧化氯溶液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相似文献   
35.
铜离子与维生素C对噬菌体核酸的协同破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经铜离子与维生素C协同作用后,噬菌体核酸的修复率随作用时间延长与维生素C浓度增加而降低;f_2噬菌体核酸修复率低于T_2噬菌体者。从T_2噬菌体提取的DNA经上述药物作用后,电泳带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36.
我国生殖内分泌相关肿瘤与环境污染的生态学相关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我国生殖内分泌肿瘤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方法通过中国疾病监测系统收集145个监测点1991-1999年女性乳腺癌、卵巢癌、男性前列腺癌以及睾丸癌的死亡资料,同时收集对应监测点的环境监测资料和地理面积资料。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多因素方差分析(MNOVA)以及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1991-1999年上述肿瘤与环境监测数据的相关性。结果我国生殖内分泌肿瘤死亡率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的生殖内分泌肿瘤死亡率显著高于非城市(包括县和农村地区,F>4.67P<0.05)与内分泌肿瘤相关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单位面积废水排放量(乳腺癌:OR=1.619P<0.05卵巢癌及其他附件肿瘤:OR=2.077P<0.05前列腺肿瘤:OR=1.697P<0.05)和大气环境质量(乳腺癌:OR=1.303P<0.05卵巢癌及其他附件肿瘤:OR=1.628P<0.05前列腺肿瘤:OR=1.572P<0.05睾丸肿瘤:OR=1.771P<0.01)。结论环境污染可能与生殖内分泌相关肿瘤发生有关;废水和废气排放可能是导致内分泌相关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尤其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污染外环境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7.
氯和二氧化氯灭活f2噬菌体机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氯和二氧化氯单独或联合灭活f2噬菌体对其蛋白质外壳的影响。高剂量的氯或二氧化氯灭活f2噬菌体破坏其抗原性及吸附宿主菌的能力。低剂量的氯灭活f2噬菌体其抗原性仍有保留,低剂量的二氧化氯灭活f2噬菌体则破坏其抗原性。两者联合灭活f2噬菌体,结果与二氧化氯单独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38.
氯消毒对甲型肝炎病毒抗原性和感染性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比较了氯对悬液中HAV抗原性和感染性的作用。作用30分钟,破坏HAV抗原性与感染性的有效氯浓度分别为50mg/L与25mg/L。有机物对其消毒作用有影响。此外,对ELISA检测HAV抗原的灵敏度进行了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39.
饮水消毒双层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少含氯消毒剂消毒饮水后残留的异味,研制出内为脱味剂(亚硫酸钠),外为消毒剂(二氯异氰尿酸钠)的个人饮水消毒用双层丸剂。该消毒剂经实验室试验、中试生产与现场验证表明,消毒效果可靠,存放较稳定,使用者乐于接受,为一良好的新型剂型,并已获得我国专利。  相似文献   
40.
铜离子与维生素C对f_2噬菌体蛋白质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指出,经铜离子与维生素C联合灭活的f_2噬菌体,其抗原性、外壳蛋白形态、对大肠杆菌结合能力及部位等,均与正常f_2噬菌体无明显差别。所试结果表明,铜离子与维生素C联合作用,对所观察的f_2噬菌体外壳蛋白层变化,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