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0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目的 对江苏省徐州地区O157∶H7的病原学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O157∶H7菌株毒力基因谱进行检测 ,同时用脉冲凝胶电泳 (PFGE)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O157∶H7菌株的同源性分析比较。结果 流行地区分离的O157∶H7菌株 ,10 0 %携带Hly、eaeA基因 ,95 .35 %携带SLT2 基因 ,11.6 3%携带SLT1基因。脉冲凝胶电泳图谱表明流行地区分离的O157∶H7菌株与日本分离的O157∶H7菌株有明显差异 ,为不相关菌株 ;与国内标准菌株 882 36 4为近似型(相似 ,但不相同 )。流行地区患者分离菌株与外环境家畜家禽粪便及昆虫肠道分离菌株的脉冲凝胶电泳图谱完全相同。结论 携带O157∶H7菌株的家畜家禽可能是导致疫情发生的传染源。脉冲凝胶电泳方法用于O157∶H7病原学分析 ,对流行病学研究有重要意义。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方法用于O157∶H7病原学分析 ,技术简便、省时。  相似文献   
62.
目的 通过中国1980-2019年不同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病原学与PFGE分子型别特征分析,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不同区域,不同来源标本分离到的6 847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血清型别、生化表型、毒力基因分布研究,对致病性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结果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中致病性菌株2 047株、非致病菌4 800株。致病性菌株仅存在两种血清型,O∶3占比88.96%(1 821/2 047)、O∶9占比11.04%(226/2 047)。18个省市自治区的致病株以O∶3血清型为主,宁夏回族自治区以O∶9血清型为主。非致病菌血清型众多,普遍比致病株具有更多的阳性生化反应。1 821株O∶3致病株分为93个PFGE型别,分布于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K6GN11C30021、K6GN11C30012为优势带型(分别占比46.35%、22.5%),75.38%的人源菌株与分离自当地的动物、食品菌株带型一致;226株O∶9致病株共分为14个PFGE型别,分布于8个省市自治区,77.78%人源菌株与分离自当地的动物、食品菌株带型一致。结论 我国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布广泛、宿主众多,致病株仅有两个血清型,非致病株血清型众多、可能比致病株具有更强的生化代谢能力与环境适应力。致病性菌株PFGE优势带型相对集中,地域分布广泛,多数人源菌株与分离自当地的动物、食品菌株带型一致,应警惕通过家畜家禽、食品及外环境等多种来源感染人的风险。  相似文献   
63.
我们用O15 7∶H7大肠杆菌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卡 ,对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的E .coliO15 7∶H7进行初筛 ,然后再用免疫磁珠捕获集菌及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结果发现 ,该诊断卡可检测到每卡 70个菌细胞。诊断卡强阳性的粪便标本 ,91 18%可以分离到O15 7∶H7大肠杆菌 (31/34 ) ;诊断卡弱阳性的粪便标本 ,5 47% (7/12 8)可以分离到O15 7∶H7大肠杆菌 ;诊断卡阴性的粪便标本 ,没有分离到病原菌。O15 7∶H7大肠杆菌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卡是一种快速、灵敏、简便的技术 ,可用于对疑似病例的早期诊断和对粪便标本进行初筛 ,减少了工作量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4.
65.
目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抗-HIV1、2)初筛实验普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试验(ELISA)间接法,但是存在假阳性,而对于一些弱阳性标本,又会出现假阴性漏检现象。所以,在HIV P24抗原和HIV RNA尚无法常规检测的情况下,我们以增补实验联合检测“灰区范围”内的可疑样本(因技术原因判为阴性却含有较高A值的样本),会产生一些发现早期感染合理可信的机会,以便于监测,避免漏检现象的发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2004-2005年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宿主分布情况。方法对从不同宿主样品中分离到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生物化学鉴定、血清学分型、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2004-2005年从8种常见动物宿主及食品中共分离到230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35.65%分离自猪,致病性菌株中51.52%来自猪,所占比例最高,而分离自腹泻病人、兔的菌株均为致病性菌株。结论我国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宿主分布广泛,猪是最主要的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67.
<正> 近几年我市辖区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例连年发生,且有流行。为调查鼠间和人间疫情的基本情况,1987年5月,我们对辖区内辉县和汲县的近2年内有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例报告的自然村(下称报病村)各1个(辉县—胡桥,汲县—八里屯)及其临近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徐州地区从腹泻病人、家养动物中分离的16株、5种血清型的小肠结肠耶氏菌的病原性。方法:用生化生物分型,自凝性(AA)试验、钙依赖性(CD)试验,PCR检测毒力基因来检验不同菌株的致病性。用ATB Expression自动鉴定系统对致病菌株做药敏试验。结果:仅2株狗源性菌与1株人源性菌为致病菌,他们均为生物3型/血清型O:3,二者耐药模型完全一致。结论:徐州地区,小肠结肠耶氏菌生物3型/血清型O:3是致病菌型,他在狗和人群之间分布关系密切,其他型别菌株可能不致病或潜在致病。  相似文献   
69.
70.
徐州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原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布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对本地区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生化、药敏试验,并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毒力基因,同时对致病性血清型(O∶3和O∶9型)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2014份标本中共检出32株(分布17个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总检出率为1.59%。致病菌株占18.75%,携带ystB基因的占21.87%。32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为3个生物型别,其中1A型占78.12%,3型18.75%,2型为3.12%。本地区分离的3株O∶3血清型菌株的PFGE带型相同。结论该地区存在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以及由此引起的腹泻疾病,尤其O∶3型菌株属于我国O∶3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主要克隆系,本地区应当进一步加强该菌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