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对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早期鼻畸形整复的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为唇裂鼻畸形整复提供一种治疗思路。方法 选取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24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为研究对象,唇裂整复手术同期行鼻畸形整复,重建鼻基底,矫正鼻中隔,整复鼻翼部畸形。术后1周开始佩戴鼻模。评价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鼻部形态。结果 术后1周、术后1年患者的患/健侧鼻孔高度比、健/患侧鼻底宽度比、患/健侧鼻翼角度比、鼻小柱偏斜角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患者的患/健侧鼻孔高度比、鼻小柱偏斜角度与术后1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完全性唇裂早期鼻畸形整复可获较好的鼻部形态,尽管术后会有一些复发,但对称性仍优于术前,鼻部形态可以得到很好的矫正和维持。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三维测量,探究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BSSRO)后近心骨段横向宽度的变化。方法:选择26例行BSSRO的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行CBCT扫描。利用Mimics 21.0软件行三维重建,测量髁状突顶点(condylion,Co)间距、喙突顶点(corsup,Cor)间距、下颌角点(gonion,Go)间距、下颌角外展度,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术后1周,患者Go间距、Co间距及下颌角外展度较术前分别增加了(4.37±3.32)、(1.58±1.51) mm及(5.92±2.04)°(均P<0.05);Cor间距减小了(2.19±3.99) mm(P<0.05)。术后1年,患者Go间距及下颌角外展度较术前分别增加了(2.43±3.04) mm及(5.08±2.59)°(均P<0.05),Cor间距减小了(2.83±4.41) mm(P<0...  相似文献   
23.
正畸-正颌联合防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索唇腭裂患术后牙颌面畸形正畸-正颌外科的防治方法。方法:56例唇腭裂伴牙颌面畸形患者,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8~38岁。其中25例患者为替牙列期或恒牙列初期,31例为恒牙列期。所有患者均进行正畸治疗,替牙列或恒牙列初期采用唇挡或颅颌面架干预性诱导上颌骨前后位的发育,上牙弓扩弓器扩大上颌骨左右位的发育并行牙槽裂植骨术;恒牙列期患者在完成排挤牙列、矫正错位牙、去代偿、关闭间隙等正畸治疗,手术方法如下:①伴牙槽裂的患者前期行髂骨取骨植骨术;②上颌Le Fort I型截骨前徙术;③上颌多片段Le Fort I型截骨术;④上颌Le Fort I型截骨术+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BSSRO);⑤BSSRO+颏成形术。所有病例骨间均用钛板钛钉坚强内固定,并辅以2~3周颌间牵引固定。术后应配合正畸治疗并定期随访12~49月。结果:青少年患者经唇挡、腭弓扩大矫正器和上颌前牵引面架干预性诱导上颌骨发育,伴牙槽裂患者行牙槽裂植骨术,其颜面形态及牙牙A关系明显改善;成人患者经正畸-正颌-正畸治疗模式后,面部比例协调,咬合关系及面型均较满意。结论:正畸-正颌外科联合防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疗效确切;应以患者牙袷关系的具体情况、要求等因素,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宜于推崇。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索双侧唇腭裂婴幼儿术前鼻-牙槽骨塑形及同期唇-鼻-牙槽整复术的时机、方法、特点,并进行其疗效的初步观察。方法:对21例双侧唇腭裂婴幼儿进行了术前鼻-牙槽骨塑形和同期唇-鼻-牙槽整复术。术前鼻-牙槽骨塑形主要包括前颌后退、牙槽骨间隙的关闭、唇的牵张及鼻的矫形;同期唇-鼻-牙槽整复术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整形术及改良长庚式双侧唇裂唇鼻同期整复术。结果:21例行术前鼻-牙槽骨塑形的患者前唇后退充分;唇裂隙宽度变窄,裂隙两侧唇组织适度牵张;鼻小柱延长及鼻塌陷畸形明显改善;牙槽裂隙变窄为1~2mm。19例术后患者经1~5年随访,结果表明:唇鼻形态良好;前庭沟连续;口-鼻腔瘘封闭;16例上牙槽连续、稳定,但部分病例牙槽高度、宽度稍嫌不足,其中13例患者在原牙槽裂隙处长出乳齿。结论:双侧唇裂患者为了获得理想的唇鼻形态及完整稳定的牙槽骨,术前进行正畸鼻-牙槽突塑形和早期同期唇-鼻-牙槽整复术是一种实用、无创、安全、可行、经济、值得借鉴的序列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我国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CAFNGO)支持的MSM干预项目艾滋病预防级联服务效果和主要差距, 为提高社会组织艾滋病防治服务质量和项目管理优化提供建议。方法通过CAFNGO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及访谈等收集指标数据和信息, 对不同类型社会组织、不同地区的MSM干预项目艾滋病预防级联服务中HIV初筛和确证检测、HIV感染者发现和转介治疗等各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绘制服务链图。结果 2016-2020年CAFNGO支持的1 508个MSM干预项目, 共动员1 183 234名MSM接受HIV检测, 占社会组织申请HIV检测服务容量的68.8%(1 183 234/1 719 139), 发现初筛HIV阳性55 783人, HIV确证检测比例86.6%(48 327/55 783), 新报告HIV感染者比例3.8%(45 347/1 183 234)。2017-2020年新报告HIV感染者治疗转介比例89.8%(32 719/36 444)。未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项目和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项目分别占项目总数的75.8%(1 143/1 508)和24.2%(36...  相似文献   
26.
目的 了解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口腔中假丝酵母菌的种属分布及其毒力因子活性,以健康人作为对照,分析不同假丝酵母菌的毒力因子活性与OSCC相关性.方法 收集100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原发OSCC患者病灶区拭子标本,所有患者无手术、放化疗及其他辅助治疗史.同时收集100例健康者颊黏膜拭子标本为对照组.对所有标本分离培...  相似文献   
27.
提取元音第三共振峰测试腭咽闭合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计算机语音信号分析技术测试了24名腭裂患者及10名正常儿童的汉语普通话单元音第三共振频率值,同时测定了正常儿童各单元音腭咽闭合不全率,并作了高元音i和低元音a第三共振频率值与其RVPI的相关性性分析。结果表明:腭裂患者的各单元音第三共振璋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评估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China AIDS Fund for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CAFNGO)对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促进作用,总结经验与教训,并提出建议。方法 围绕2016—2020年CAFNGO重点人群干预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随访关怀两个核心领域,系统收集和分析投入、产出和效果,并与国家和省级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6—2020年CAFNGO累计投入资金2.79亿元人民币,其中93.19%来自中央财政经费,平均每年支持800个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累计为179万重点人群提供HIV抗体检测服务,占同期全国重点人群HIV抗体检测人数的17.25%,新发现HIV感染者46 118例,占同期全国新发现HIV感染者的6.67%,其中,新发现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 HIV感染者45 045例,占同期全国新发现经同性性途径感染者的26.58%;累计为31.53万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  相似文献   
29.
口疮又名口疳,临床上分为实证与虚证两大类,实证与阿弗他口炎相类似,虚证与复发性口炎类同。笔者于1994年5月至2001年12月辨证施治3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65岁;发于舌部8例,发于口颊、唇内27例。2 辨证分型分为2型。心脾积热型16例:症见口唇、颊、齿龈、舌面等处,出现如黄豆或豌豆大小呈圆型或椭圆型的黄白色溃烂点,中央凹陷,周围黏膜鲜红,微肿,溃点数目较多,甚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泻白散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门诊感染后咳嗽患者给予中药汤剂泻白散合止嗽散加减治疗,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结果治愈45例,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79%。结论泻白散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