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8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12例李铁钢刘伟东包成月张波(兴安盟人民医院137400)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是近几年兴起的新技术,并日益受到重视。我院从1997年1月至10月,对1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选择性导管法行动脉内尿激酶灌...  相似文献   
102.
1 人类胎盘的组织学结构 人类胎盘(Hunan Placenta)是胚胎发育过程的一个附属器官,由胎儿与母体组织共同构成,是母一胎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营养代谢的场所,同时又具有分泌激素及对病原物质的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胆囊癌中FHIT的表达改变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讨FHIT在胆囊癌恶性起源中的作用,评价FHIT表达缺失在胆囊癌根治术后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完整的石蜡包埋胆囊癌标本43例及慢性胆囊炎标本43例,免疫组化SP法测定FHIT的表达,对所有43例胆囊癌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结果胆囊癌组织FHIT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和慢性胆囊炎的表达(χ^2=31.74,P=0.000),且FHIT表达随三组间组织恶性程度的升高而下降,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72%、48.84%、23.26%。胆囊癌男性女性FHIT的表达阳性率相当(χ^2=0.03,P:0.866),60岁以上者和60岁以下者表达阳性率相当(χ^2=0.22,P=0.637)。胆囊癌临床分期更晚期者、组织学分型恶性程度更高者,其FHIT的表达更低(χ^2=4.47,P=0.035;χ^2=8.33,P=0.015)。并且,FHIT的表达和胆囊癌的临床分期(rs=-0.56,P=0.031)、组织学分型(rs=-0.68,P=0.014)均呈负相关。log-rank检验显示:FHIT阳性表达的患者术后生存要明显优于FHIT阴性表达者(χ^2=4.11,P=0.042)。COX模型显示: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期及FHIT的表达缺失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FHIT阴性表达者预后与阳性表达者相对危险度RR为2.89,95%可信区间为[2.46—3.32]。结论FHIT的表达缺失与胆囊癌病理特征有关,其表达缺失在胆囊癌的恶性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FHIT的表达缺失是判断胆囊癌预后的一个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居民各年龄段人群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为完善新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309人,进行血清标本采集和问卷调查,应用红细胞血凝抑制(HI)方法检测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结果人群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为20.06%,0~岁组、6~岁组、10~岁组、16~岁组、25~岁组和60岁以上组的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8.84%、33.33%、46.67%、30.00%、6.67%和5.00%。6~24岁组的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较高,为35.00%,无症状抗体阳性率达10.43%。抗体阳性率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市越秀区居民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各年龄段不同,青少年抗体阳性率较高,老年人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通过分析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点与监测人群病毒的抗体水平,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趋势,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红细胞血凝抑制(HI)方法检测流感甲型H1N1抗体,对比分析1570名疫区学生与1326名监测人群血清标本H1N1流感病毒的抗体水平。结果疫区学生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率、流感罹患率分别为32.17%、22.23%,明显高于市区监测人群的22.62%、15.38%(P=0.000,P=0.000)。疫点学生与市区监测人群甲型H1N1流感隐性感染率分别为9.94%、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已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疫点学生和市区监测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隐性感染率(30.89%、3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4)。疫点人群显性感染者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隐性感染者(t=4.701,P=0.000),监测人群中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者的抗体滴度无显著差异(t=0.248,P=0.804)。结论疫点学生甲型H1N1流感隐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监测人群。提示隐性感染人群具有潜在的传染力,应加强隐性感染者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6.
本实验采集了川白芷的主要道地产区四川省遂宁市、南充市、资阳市、达州市等地共计53个样品。参照GB/T14550-2003标准对各土壤样品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四川省遂宁市土壤受DDT类农药污染严重,占到采样点数的27.5%,其余采样点基本未受到有机氯类农药的污染,在选择种植基地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07.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0):2498-2500目的:对不同来源的黄连及其炮制品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进行测定,为2010年版《中国药典》黄连及其炮制品制订相关的质量标准。方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IXH水分  相似文献   
108.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6):112-115目的:建立2010年版《中国药典》黄连项下主要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乙腈-50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了解广州市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血脂水平,为该群体提供血脂水平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广州市区1390例(男/女=701/689)18岁以下人群,根据年龄(每3岁为一年龄段)及性别分为12组(0~岁男女组,3~岁男女组,6~岁男女组,9~岁男女组。12.岁男女组,15~18岁男女组),采集空腹静脉血,应用罗氏Integra400plus全自动生化仪,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采用美国儿童青少年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推荐的取TC及LDL—C第75及第90百分位点作为临界脂蛋白水平及高脂蛋白浓度标准,并取TG第90百分位点作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浓度,取HDL—C第5百分位点作为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建立广州地区儿童血脂正常参考值。结果0~岁组、3~岁组男女组间的血脂4项浓度无统计学差异;6~岁性别组间中,HDL-C男性高于女性,LDL—C及TG女性高于男性;9~岁性别组间中,HDL—C男性高于女性,LDL—C女性高于男性;12~岁性别组间,TC和LDL—C女性高于男性;15~18岁性别组间中,HDL-C女性高于男性。结论通过对1390名广州市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的血脂调查,为建立广州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儿童青少年的血脂正常值提供了数据,确立了临界高胆固醇和高胆固醇血症浓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浓度和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  相似文献   
110.
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和救治方法。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确诊的39例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或肺部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中,男17例,女22例;18—59岁36例(92.3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39例患者均无明确的与发病期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史。临床症状有发热(100%)、咳嗽(58.97%)、咽痛(38.46%)、乏力(28.21%)等。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低于正常28例(71.79%),心肌酶谱异常主要表现为肌酸激酶升高(58.97%),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升高(43.59%),重症患者血气分析提示急性肺损伤(12.82%)。胸部X线或肺部CT表现为从散在多叶或段炎症到单侧肺或双侧肺内中带可见大片状高密度影。结论有发热症状,肺炎影像学短时间内动态改变并迅速恶化,动脉血气分析迅速表现出低氧血症,肌酸激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升高时,要高度疑诊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经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可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病例。奥司他韦为首选抗病毒药,给予综合支持对症治疗,早期氧疗、尽早使用呼吸机治疗是降低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危重病例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