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9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急性药物中毒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均属常见急危重症。据我所不完全统计,急性药物中毒继发ARDS的发病率达37.6%。急性药物中毒致ARDS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对急性重症药物中毒继发ARDS 243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简述了急性药物中毒与ARDS的关系、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原则。本组病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2.
中医对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由创伤、休克、严重感染、大面积烧伤、病理产科等病因诱发的,以急性进行性吸气性低血氧性呼吸窘迫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因其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03.
新生儿单纯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和远期保护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掌握我国新生儿单纯接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后的免疫持久性和远期预防效果;观察新生儿免疫较长时间后是否需加强免疫。方法 在湖南湘潭市等4个乙型肝炎疫苗试点区间,对1986-1988年出生并接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新生儿,连续14-15年按免疫儿年龄分层随机抽样采血随访,累计随访21680人次,观察免疫儿HBsAg、抗-HBs和抗-HBc的动态变化。结果 新生儿单纯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全程基因免疫后,在15年随访中没有加强免疫,各试点区免疫儿童HBsAg携带率低于1.66%,携带率没有随免疫后的延长而增加;阻断HBV慢性感染的效果持续在90%左右(95%可信限为:83.1%-97.2%);免疫后不同年限间HBsAg携带率、HBV感染率和保护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免疫儿抗-HBs阳性率随免疫后年限延长而逐年明显下降,至第9-10年下降为40%-50%,之后数年内下降幅度不大,至免疫后13-14年抗-HBs阳性率维持在30%-42%;抗-HBs滴度下降了90%。结论 新生儿单纯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抗-HBs阳性率与滴度的下降不影响其远期预防效果;就群体而言,新生儿及时完成全程免疫后,无需加强免疫可有效阻断HBV感染后成为HBsAg慢性携带者,而很有可能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长期免疫地区人群HBV流行规律的变化趋势。方法整群抽样结合横断面调查,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HBV感染标志并进行分析。结果(1)平均HBsAg阳性率为7.5%,0~19岁人群HBV感染指标显著低于≥20岁人群。(2)0~19岁人群HBsAg阳性率1985年高于2005年;1985年的抗-HBs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从1~岁组的12.4%到60~岁组的53.8%,而2005年0~19岁组的抗-HBs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1985年抗-HBc阳性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2005年的0~19岁组的仅为2.8%~26.8%,显著下降。结论研究人群中HBV流行规律发生显著变化,0~19岁人群的HBV感染率远低于20岁以上人群,证实乙肝疫苗预防HBV感染取得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巴维信甲型肝炎灭活疫苗(AVAXIM)在儿童与成人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安全原性。方法:选抗-HAV阴性的121名6 ̄12岁儿童和108名18岁以上成人,采用0、6月免疫程序接种AVAXIM(0.5ml,160抗原单位)。结果:儿童组与成人组首针免后1个月抗-HAV IgC阳转率分别为98.15%和94.17%。第二针免后1个月分别为100.00%和97.22%,儿童组抗体阳转率略高于成人组,  相似文献   
106.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诱导抗体阴转者对HBsAg的免疫记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观察乙型肝炎(乙肝)血源疫苗新生儿期接种9~10年后,疫苗诱导抗体转阴者是否仍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保持免疫记忆。采用RIA方法测定并比较乙肝疫苗加强免疫(加名)前后受试对象的抗-HBs水平。结果48名受试儿童加免后1个月,抗-HBs阳性率与滴度均明显高于免前(p〈0.01),70.9A%(34/48)的加免儿童保持免疫记忆,持续时间至少已3年,提示3针10ug乙肝血源疫苗新生儿期接种9~1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国产规范化甲肝减毒活疫苗 (LA -1株 )大规模免疫后的长期保护效果。方法将广西7个县(市)1.5~10岁儿童212985人随机分成疫苗接种组 (100735人 )和对照组 (112250人 )。疫苗组接种1针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 (LA -1株 ,滴度106.75 TCID50)。免后1个月开始对两组观察肝炎发病情况。结果随访3年 ,对照组发现甲型肝炎病人71例 ,发病率63.25/10万 ;疫苗组发现2例 ,发病率1.99/10万 ,保护率96.85 % ,95 %可信度下限为92.44 %。结论规范化甲肝减毒活疫苗(LA -1株 )可产生满意而较为持久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比较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DTaP-IPV//PRP~T联合疫苗)与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结合疫苗)、注射用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 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试验组(A组和B组)分别于2、3、4月龄...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国产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甲流)疫苗接种一年后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用随机抽样方法,应用队列研究,观察封闭单位内接种甲流疫苗者(接种组)和未接种甲流疫苗者(对照组)在一起甲流爆发疫情中罹患率的差异,以疫苗保护率和保护效果指数分析甲流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结果接种组305人,未接种组622人,均为男性,接种组与对照组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接种一年后发生甲流爆发疫情,报告流感样病例118例,罹患率12.73%。接种组甲流罹患率8.20%,低于对照组的罹患率(1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41,P=0.004)。疫苗保护率为45.15%,保护效果指数1.83。结论国产甲流疫苗接种一年后仍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价已接种3剂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7-Valent Pe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PCV7)的健康中国儿童,使用PCV,进行加强免疫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488名中国婴儿在3、4、5月龄接种3剂PCV,后,于12~15月龄时用PCV,加强免疫,接种3剂PCV,的婴儿分为与白喉-破伤风-无细胞百日咳联合疫苗分开接种(第1组)或同时接种(第2组)两组。加强免疫后,对每名受试者进行30d的随访,以观察疫苗的安全性。加强免疫前及加强免疫后30d时,从部分受试者抽取血样,以测定加强免疫的免疫原性。结果PCV,加强免疫后,第1组和第2组分别有89%和91%的受试者体温正常。其局部反应通常为轻度反应。两组受试者每种血清型接种后/接种前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增加的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PCV,加强免疫对中国健康儿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能诱发加强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