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92篇
药学   28篇
  2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3 毫秒
91.
92.
总结3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在中小型医院试行院长兼书记的领导体制,利多弊少,是个可行方案。目前,有些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的障碍,是党政“两套马车”并行,各自为政。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不发生摩擦是很困难的,硬要理顺关系,要求配合,也只  相似文献   
93.
甲醛和苯对小鼠睾丸总抗氧化能力和ATP酶及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甲醛和苯对小鼠睾丸总抗氧化能力和ATP酶及钙的影响及二者联合毒效应的类型。方法采用昆明种雄性小鼠54只随机等分为9组,按3×3析因设计要求设9个染毒组,甲醛和苯染毒剂量分别为0、5、10mg/kg和0、100、400mg/kg,连续灌胃染毒5d,35d后处死小鼠取睾丸制作匀浆液测Na^+-K^+-ATP、Ca^+-Mg^+-ATP酶活性、Ca^2+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结果甲醛和苯各染毒组小鼠睾丸总抗氧化能力、Na^+-K^+-ATP、Ca^2+-Mg^+-ATP酶活性和Ca^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有量-效关系,甲醛和苯之间的联合毒性效应是协同作用。结论甲醛和苯能抑制小鼠睾丸Na^+-K^+-ATP、Ca^2+-Mg^2+-ATP酶的活性、降低总抗氧化能力和提高Ca^2+的含量,二者对这些指标的影响表现为协同毒效应,这可能是甲醛和苯对生殖功能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P300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脑电生理学预测因子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30对有或无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各因子分、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总分和各因子分、冲动量表(BIS-11)总分、敌意量表(BDHI)总分和各因子分、P300潜伏期及P300振幅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①两组在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年龄、病期、治疗情况、自杀史、早年不良家庭环境方面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MOAS总分、MOAS自身及对他人攻击因子分、BIS-11总分、BDHI总分、BDHI躯体攻击因子分及易激惹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研究组中央顶部(Cz)事件相关电位P300振幅比对照组降低,P300潜伏期比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比非攻击对照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CZ)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提示男性精神分裂症攻击个体可能存在更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5.
中药治疗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给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有关其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的报道逐年增多,为避免或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及其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疗效,中药治疗药物监测及科学个体化给药的实施将发挥重要作用。中药治疗药物监测将最大可能的在选定患者中联合传统模式和根据个体的遗传多态性即药物遗传学同时进行监测。对其与临床个体化用药关系的研究,将是中药个体化给药发展的一个很好趋势。随着进入个体化药物治疗时代,我们不仅将对某一特殊的患者给予最好的药物,而且在治疗的一开始就给予最有效与最安全的药物剂量,彻底实现中药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96.
伤寒病人近年症状体征有一定的临床演变,肝肿大既往在20~40%,近年增加至50~70%。肝大者如果早期出现黄疸易误诊为病毒性肝炎,我们观察一组伤寒病人,有明显肝功能异常者10例占25%,其中2例误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现将此10例伤寒肝炎加以总结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正> 由于大规模服用脊髓灰质炎活疫苗,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小儿麻痹显著减少,而Coxsackie(简称C病毒)及ECHO肠道病毒引起小儿瘫痪症已被国内外重视。我院临床诊断“脊髓灰质炎”住院患儿,经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查证实为“C”病毒及ECHO病毒所致小儿瘫痪症7例,并对其预后进行14~16年远期随访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8.
一项前瞻性的随机对照实验显示,在一个新的住院病人试点工程中,护士被告知了食物送给患者的具体时间,从而使得胰岛素注射与进餐间隔时间下降了一半而没有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该研究结果在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2013年年会上发布。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某院重症医学科(ICU)俯卧位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相关原因,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1月-2016年6月ICU俯卧位通气患者相关资料,找出导致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多发部位,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实施俯卧位通气患者共13例,其中6例患者在通气过程中发生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为46.1%,且均为多发压疮(2处以上),共发生压力性损伤21处,Ⅱ度压力性损伤13处。结论俯卧位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ICU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护理手段,完善护理流程。对于俯卧位通气的患者,要做到预见性的护理,做好皮肤的保护,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
研究构建一套满足WHO要求、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的抽样、调查、质量控制、复杂抽样数据分析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为慢性病防治政策制定和防控效果评估提供依据,为慢性病科学研究提供技术平台支撑是本研究的目的。通过研究复杂抽样技术、监测系统调整及代表性的论证方法,建立了国家和省级代表性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系统和复杂加权的数据分析方法。根据国内外相关规划、行动和政策,研究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1+X"阶梯式、涵盖问卷、体测和实验室检测等监测内容和指标体系。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构建了集抽样、信息采集、生物样本管理、质量控制、结果展示于一体的三级构架的信息收集与管理平台和多中心实验室质控技术体系。应用上述研究技术,在我国开展了全国脑血管病、精神障碍、消化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并发症等流行病学研究,获得了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精神障碍、糖尿病并发症等全国代表性数据,充分体现"医防结合"、多部门协作在临床及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模式创新,阐述了我国居民主要慢性病的流行状况及变化趋势,为重大慢性病流行病学大数据研究提供了全国和省级代表性的数据资源,为制定健康政策和评估慢性病防控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