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0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早期综合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早期综合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下简称高胆儿)智能的影响,为制订更有效的高胆儿的随访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高胆儿(均没有合并核黄疸)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同时随机选取正常对照组进行随访。干预组出生后即从产科和新生儿科开始建立专科档案,进行规范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各组均在1岁时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智能监测。【结果】①1岁时高胆对照组5个能区和平均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②高胆干预组的5个能区和平均DQ均高于高胆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③高胆干预组的精细动作和适应行为DQ均比正常对照组儿童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运动、语言、个人社交和平均DQ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危儿规范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能促进高胆儿的智能发育,到1岁可赶上正常儿童,尤其在大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交方面,今后干预的重点是精细动作和适应行为。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微创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实施微创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3/45)低于对照组2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1,P0.05);术后24h、术后3d、出院时疼痛评分分别为(3.36±0.87)、(2.64±0.61)、(1.75±0.6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26±1.12)、(3.48±0.84)、(2.35±0.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7.07±1.70)d,较对照组的(10.04±2.51)d缩短;而观察组患者住院总费用为(29 794.05±882.44)元,较对照组的(33 929.92±1431.30)元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FTS,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并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脊柱外科新型护理模式的方向。  相似文献   
33.
<正>近年来,笔者采用疏肝柔肝法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30例,获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50例均属本院门诊确诊为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患儿,西医诊断符合《实用小儿胃肠病学》中再发性腹痛诊断标准[1]及13C尿素呼气试验或血清抗体检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儿科学》[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5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  相似文献   
34.
女性尿道综合征 ( urethral syndrome US)是指有下尿路刺激症状 ,(包括尿频 ,排尿困难 ,耻骨上不适等 ) ,而无膀胱尿道器质性病变及明显菌尿的一组症候群。从 1 998~ 2 0 0 0年 ,我们用针灸疗法治疗该病 2 7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 7例年龄最大 65岁 ,最小 3 6岁 ,平均40 .3岁。病程最长 1 6年 ,最短 3年 ,平均 5.4年。均有明显的尿路刺激症状 ,无其他明确的器质性病变 ,并且均经较长时间抗感染治疗无效 ,要求针灸治疗。2 治疗方法2 .1 选取穴位 :常选双侧肾俞、膀胱俞、次、秩边、经渠、尺泽、足三里、阴陵、三阴交 …  相似文献   
35.
HBsAg常用的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日常工作中,常出现一些临床实验室解释困难的结果或者在不同的医院甚至在同一医院内结果相异,因此保证HBsAg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事该项检测工作多年,认为在检测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供同行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不同方位3.2mm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对角膜散光25度以内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Orbscan检测出角膜散光在25度以内白内障患者共40例,随机分成A,B两组。在Orbscan引导下,A组20例20眼行3.2mm角膜散光轴向切口,B组20例20眼在90度轴上行3.2mm透明角膜切口,并由同一位手术医师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Orbscan检测的角膜Simk值及PolarK的变化。结果:各组内术前与术后各个时间点PolarK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术后各个时间点Polar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切口术后3mo都会增加角膜PolarK0.3D左右。结论:对于角膜散光25度以内白内障患者,3.2mm透明角膜切口可能引起角膜PolarK0.3D左右散光。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及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06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46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产后出血病例,经过治疗,42例出血停止,3例治疗无效行子宫全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1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其次是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上述病因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38.
<正>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OA中常见的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破坏及伴有相邻软骨下骨板、关节边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为特点的一种退行性疾病~([1])。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尤以中老年为主。临床上,膝关节骨关节炎可引起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僵硬变形进而导致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流行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同抬高度对引流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2014年我院60例已经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将下肢抬高60°,而对照组患者下肢抬高30°,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伤口的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出院时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2h、4h、12h、24h引流量,观察组平均分别为60mL、100mL、130mL、160mL,对照组平均分别为140mL、250mL、300mL、350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与出院时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抬高下肢60°能明显减少术后引流量,是一种有效的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的方法,但对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出院的功能评分并无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