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87篇
儿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游离皮瓣在口腔及面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在12腔及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并分析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采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及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34例。其中舌癌10例,口底癌14例,颊黏膜癌4例,扁桃体癌3例,下咽癌2例,头皮组织肉瘤1例。供区:前臂游离皮瓣6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28例。其中皮瓣大小7cm×4cm-20cm×13cm。术后观察皮瓣成活率、并发症和近期疗效。结果成功31例,失败3例。6例前臂游离皮瓣术后成活5例,成活率83.3%(5/6);28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术后成活26例,成活率92.9%。术后随访患者外型及功能均满意。结论游离皮瓣移植扩大手术适应证,具有较高的成活率,保证血供和静脉回流是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应用NBAS测定生后1—4天新生儿165例(660人次),并对不同组别,41例不同血氨值,93例不同神经发育的婴儿进行NBAS比较。正常产组行为表现最优,高危因素各组行为能力不同程度偏低,新生儿高危因素组表现最差。高氨血症新生儿某些行为能力偏低。新生儿期脑损伤和中枢神经系统轻微功能异常可以表现有行为改变而无反射异常。新生儿行为能力随日龄增加而增长。  相似文献   
13.
喉全切除后气管造口复发癌之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通过胸骨的颈或上纵隔清扫术和将气管向上胸部移位。切除后的缺损区应用胸肌皮瓣修复。对于病变已侵及食管或原发于下咽和颈段食管的晚期癌则行全喉咽食管切除然后经后纵隔上提胃与舌根吻合。作者们应用上述方法治疗了39例患者,其中有30例(占76%)于术后21日内恢复经口进食。7例发生颈部胃皮肤瘘(约占18%),其中3例经保守治愈,另外4例需用颈或胸部皮瓣覆盖闭合,术后很快死亡2例(占5%)。39例患者中良性病变3例,术后生存率100%;复发癌15例行全咽食管切除及纵隔清扫术治疗,其中  相似文献   
14.
45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于感染了艾滋病病原体(免疫缺陷病毒--HIV)而造成的,以免疫损害和感染为重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对338例妊娠15~40周的正常胎儿头颅进行了前瞻性的超声研究。经轴平面测量了额叶距离(FLD),丘脑额叶距离(TFLD)和小脑横径(TCD),发现3项指标分别与胎龄和双顶径呈显著直线相关,R值为0.9562~0.9862(P<0.0001),经抛物线拟合分析求得与胎龄和双顶径的二次曲线方程,并由微机绘出了随胎龄的生长曲线,这些数据有助于认识胎儿脑实质结构的正常发育特点,为早期诊断某些脑发充畸形,  相似文献   
16.
梨状窝癌侵犯梨状窝尖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梨状窝癌侵犯状窝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3例梨状窝癌全喉下咽切除标本的次连续切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梨状窝尖是梨状窝下1/3部分,梨状窝癌侵犯梨状窝尖易侵犯邻近组织和器官,结果 梨状窝尖受侵是癌组织向下咽下方侵犯的初始部位和重要标本,因此,外科治疗应以全喉及病侧下咽切除为宜。  相似文献   
17.
如何早期发现喉癌辽宁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李树春喉癌是我国东北地区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而且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根据全国各大肿瘤医院的统计,在我国北方诸省,喉癌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5%至42%,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至6%。吸烟、饮酒、空气污染、病...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222例通过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进行了临床和放射线检查。根据X线检查结果将消化道损坏的性质和程度分成三个等级:Ⅰ级——轻度损坏,表现为咽漏斗和咽-食管通道变形和狭窄不明显时;Ⅱ级——中等程度损坏,存在瘘管、直径不大(小于1.5cm)的咽瘘、瘢痕狭窄、粗糙食物通过有障碍等;Ⅲ级——明显损坏,或有直径大于1.5cm的咽瘘,为了摄取食物必须下胃管,或者有颈段食管闭锁而需要胃造瘘者。在130例单纯的和扩大的喉切除术后的患者中,13例显示有宽广的咽瘘,15例有咽-食管瘘,占全部患者的21%。另外102例患者未发现解剖上的缺损,但有25例在吞咽粗糙食物时困难,其中10例是由于咽漏斗的前和侧壁瘢痕变形,15例由于咽食管吻合处瘢痕狭窄。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明  相似文献   
19.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SP)又称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 isorder,SAP),指病人害怕在他人面前做事或在公共场合进行社交活动,如将病人暴露在这种环境中,会产生焦虑或惊恐发作[1,2]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它是继抑郁,酒精依赖后第三种常见的精神障碍[3]。病人害怕社交或职业场合,感到强烈的焦虑和痛苦,并竭力回避,常损害病人的社会功能。过去常被忽视,其实并不少见,发病率农牧区高于城市,女性发病率稍多于男性,大多数病人回避治疗。1病因分析关于社交恐惧症与回避性人格障碍有相当大的重叠,在临床上有时不易区分,在治疗上有着共同性。儿童时期的行为迟钝可能是社交恐惧症的预兆。也有的学者报道,发现社交恐惧症遗传率高达30%,遗传因素能够对焦虑障碍和抑郁症作一定的解释[4]。生长环境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也可能从小就形成的特殊个体。如果没有见过集体场面,文化层次低,受过陈旧的习惯教育影响,如男女有别,年幼时封闭式家庭,不与外界人接触,逐渐形成社交恐惧症。怕与人交往的因素,与人交往中怕失去自我的良好形象,不能获得满意的人际关系,与人交往无信心,有自卑感,与人交往感到无能为力,不知如何交往...  相似文献   
20.
脑性瘫痪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的非进行性病变,是以运动障碍为主的综合征,并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脑性瘫痪并发癫痫的发病率很高,因此,检查脑性瘫痪疾病儿的脑电波,可以判断其病变部位,病变程度,并且确定是否并发癫痫及发作类型,制定治疗方针,同时可以找出潜在性癫痫及预防其发作,我们对100例脑性瘫痪病儿的疾病类型和脑电波进行分析。 1 材料来源及方法 1983~1985年收院治疗的100名脑性瘫痪病儿,其中男70名,女30名。年龄最小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