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正>腹腔冲洗液的细胞学检查(PLC)是腹膜转移亚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敏感性较差、准确性不稳定,临床尚未广泛开展。我们改进了腹腔冲洗液细胞的收集方法,联合细胞角蛋白CK18免疫化学检测,大大提高了胃癌脱落细胞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2.
病案质量的好坏,既反映一个医院的整体医疗护理质量,也代表了一个医院的管理水平。因此,抓好病案质量管理,对于提高医疗水平,合理快捷地解决医疗纠纷,加强医疗收费及成本核算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从2001年7月开始,我院应用“军卫一号”工程,病案全部微机化,通过打印机打印病历,其格式比较统一,病历质量较前有了明显提高。但由此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其与患者年龄、肿瘤体积、病理大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合阳县医院收治的大肠癌患者26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新辅助化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有效率为72.73%(96/132),略高于对照组的65.91%(87/1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中,各年龄段的总有效率均相近,且观察组各年龄段患者的总有效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肿瘤大小方面,肿瘤越大,有效率越低,且观察组各肿瘤大小患者的总有效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中,溃疡型大肠癌均较常见,其总有效率均低于肿块型、高于浸润型,且观察组各病理类型患者的总有效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且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4.
患者男性,63岁,右上腹不适年,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瘦,尿黄,治疗无好转来院诊治。体格检查:消瘦,巩膜微黄、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怒张,心肺正常,肝区触痛,质硬,表面不平,上腹部压疼,脾肋下可触及。 应用SSD-610型实时超声显象仪(探头频率3.5MHz)探查:肝脏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平,肝实质光点增粗增强,肝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不均质的略强回声团状反射,门静脉内径2.1cm,门静脉主干可见3.2×1.9cm的略强回声光团反射。门静脉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低体质量指数对急性非ST段抬高(ACS)患者住院期间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的影响.方法 分析研究2003年6月~2012年9月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经皮冠状动脉手术(PCI)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ACS患者670例,根据BMI分为:BMI<20组(低体质量指数组)和BMI 20~24.9组(正常体质量组),低体质量组(n =320)和正常体质量组(n =350),比较一般的临床特征和人口学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低体质量指数对PCI手术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 低体质量指数组PCI手术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和总MACCE事件的发生率(2.5% vs 1.7%,23.7%vs 17.7%,P<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低体质量组与正常体质量组比较,PC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RR值为2.318 (95% CI,1.320~4.811,P=0.004).结论 低体质量指数组显示降低住院期间死亡率和总MACCE事件的发生,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时患者低体质量指数、年龄、入院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45%、是否是糖尿病、三支冠脉血管病变是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6.
目的:优选温胃宁口服液的水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以煎煮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应用正交试验L.(34)筛选温胃宁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温胃宁口服液的最佳水提工艺为6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温胃宁口服液水提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甲状腺术中喉上神经(SLN)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总结我院2000例甲状腺手术中18例并发SLN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SLN外支损伤13例、外支合并喉返神经(RLN)损伤3例、SLN内支损伤2例,SLN损伤率0.9%。损伤原因:①解剖变异;②大出血时盲目钳夹;③肿瘤与周围组织和神经粘连侵及;④颈廓清时位于SLN旁和甲状腺上动脉淋巴结清除易损伤SLN;⑤颈部切口过小和集束结扎;⑥SLN周围组织的挫伤、水肿,血肿压迫,手术粘连均可造成SLN麻痹等。SLN损伤的预防:①熟悉SLN解剖部位与走行,仔细操作;②与SLN粘连严重的病例,良性病变可保留甲状腺上极及被膜,恶性病变应暴露SLN,尽量减少对SLN的刺激和损伤;③妥善处理甲状腺上动脉血管;④颈廓清在清除喉上动脉附近淋巴结时,要特别注意SLN的内、外支,必要时可暴露SLN。结论熟悉SLN解剖,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可减少甲状腺手术对SLN损伤。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检测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患者的诊断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150例绝经后妇女的诊疗情况。根据是否出现骨质疏松,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14例,非骨质疏松患者)和观察组(36例,骨质疏松患者)。通过骨密度测定仪对研究对象股骨、颈骨、腰椎等进行骨密度测定,并分析影响骨密度的相关因素。结果不同年龄段及不同BMI分组的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的孕次、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两组患者年龄、BMI、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吸烟、运动及豆类摄入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闭经、LH及年龄为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0. 05),而BMI、运动和豆类摄入为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P<0. 05)。结论骨密度降低在绝经后妇女中十分常见,闭经、年龄增长、豆类摄入量过少、LH升高等均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在浆膜浸润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浆膜浸润胃癌组织中SPI、VEGF和CD34[以微血管密度(MVD)值表示]的表达。结果SP1和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0%和52.9%。VEGF阳性率在SP1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中为73.5%,在SP1阴性表达的胃癌组织中则为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7,P=0.01)。SP1和VEGF表达水平与MVD值显著相关(P〈0.01);SP1表达与肿瘤大小和肿瘤生长方式显著相关(P=0.01);VEGF表达和MVD值与肿瘤分化程度、Bomnann分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生长方式显著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表明,SP1、VEGF、MVD值、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生长方式与S1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SP1、MVD值和肿瘤生长方式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SP1、VEGF和MVD值对于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有重要价值,SP1和MVD值可以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80.
背景:骨蚀宁胶囊方是安徽中医学院丁锷教授在长期治疗激素诱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实践中,根据“结者散之,留者攻之”,“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和“活血、祛瘀、生新”等理论,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剂.目的:观察骨蚀宁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兔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只新西兰大白兔为正常组,另外90只新西兰大白利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加甲强龙的方法成功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兔随机分为骨蚀宁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和仙灵骨葆对照组进行观察.分别于用药后4,8,12周处死,检测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及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与结论:骨蚀宁胶囊和仙灵骨葆均可升高股骨头坏死模型兔的血管内皮素和N O浓度,且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骨蚀宁胶囊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股骨头坏死明显减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增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1或P 〈0.05).骨蚀宁胶囊各组间比较,中剂量组差异显著(P 〈0.01或P 〈0.05),更接近正常组数据.说明中剂量骨蚀宁胶囊可以有效地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