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Cox模型在结肠癌远期生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方法,对121例结肠癌患者进行了生存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单因素分析有5个因素有显著性意义。多因素分析癌转移、组织学类型和病程进入多因素回归模型,其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2.52、2.12和0.79。  相似文献   
52.
53.
1986年1~3月份山西运城地K爆发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罹患率为13.77‰(校正罹忠率为17.50‰),病人多为婴幼儿,其中〇~岁组罹患率最高(89.06‰),1~岁组次之(55.7‰),随年龄增民,罹患率下降。性别间发病男性大于女性(χ2=101.09,P<0.00l),男女之比为1.4:1。病人临床表现一般较重,多数具有喘憋症状,病死率为1%。病人分布具苻家庭聚集性.其爆发与气温有关(rs=0.4799,P<0.05),日温差大,发病人数增多;与人均居室面积大小有关,随居室面积增大,罹患率下降(趋势χ2=5.58,P<0.05)。病原学和血清学研究证明,引起爆发的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相似文献   
54.
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方法,对364例术后大肠癌患者进行肿瘤复发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单因素分析有侵犯周径、大体类型、Dukes分期、术后转移、B血型和浸润深度等7个因素有显著性意义(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有Dukes分期、B血型、浸润深度、大体类型及侵犯周径依次进入模型,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57、0.57、1.28、2.16、1.23.并对其复发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黄连对系统性白色念珠菌病动物模型小鼠的抗白色念珠菌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白色念珠菌10231(candida albicans)的方式,建立系统性白色念珠菌病动物模型。观察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死亡率随时间推移变化的情况,及黄连水煎液灌胃对模型小鼠生存率及肾组织白色念珠菌集落数的影响。结果:黄连高剂量灌胃组与氟康唑灌胃组生存时间均长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相似文献   
56.
疾病的空间积聚性(spatial clustering)是指疾病的发生在空间上表现出的积聚倾向或趋势,旨在研究疾病的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从空间水平探索人群中疾病和健康与地理环境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病因探索,疾  相似文献   
57.
自杀是指有自我意识、自行采取的导致自己死亡的行为,是一个人自愿地、故意地杀死自己的行为或情况,自杀是目前全世界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很多国家,自杀已成为居民前10位死因之一[1]。自杀是我国居民第5位死因,是15~34岁年龄段第1位死因[2]。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15~24岁)自杀率高居35个国家中的第2位,仅次于斯里兰卡[3]。  相似文献   
58.
对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应用大肠癌患者生存质量调查量表调查1997年1月至1998年3月山西省肿瘤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46例,Miles75例,Dixon71例。调查员由山西医科大学五年级实习生担任,统一培训,统一标准入户调查。统计学处理SAS6.11t检验。结果:肠造口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是严重的,不论是决体生存质量,还是躯体、心理、社会、肛门功能及症状各个维度方面与Dixon手术后的患者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0.01)。结论:肠造口对患者产生的生存质量负性影响要比Dixon手术广泛、长期和严重。  相似文献   
59.
60.
SULT1A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硫酸基转移酶SULT 1A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及其与吸烟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163例新发食管癌患者和166例对照SULT1A1基因多态性,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基因型对食管癌的危险度。结果①SULT1A1Arg/Arg、Arg/His、His/His三种基因型分布在病例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60),病例与对照His等位基因分别为17.79%和12.57%,差异有显著性(P=0.028),His等位基因可显著增加患食管癌的危险性(OR调整=1.868,95%CI为1.107~3.153);②调整混杂因素后,吸烟与SULT1A1存在交互作用(OR=2.802,95%CI为1.257~6.246);③携带有His等位基因的重度吸烟者患食管癌的危险性,是不携带His等位基因的非吸烟者的8.538倍。结论SULT1A1基因突变基因型是食管癌的易感基因,它与吸烟存在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