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67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 评估2018年8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 总体上,预计8月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事件可能呈下降趋势,而登革热、手足口病、霍乱等突发事件则可能较为多见,其中登革热输入风险及本地病例发生风险可能持续增加;食物中毒和高温中暑事件仍将处于发生风险时期,其中野生菌中毒处于高发期;灾区灾后水源性、食源性、动物源性和接触性传染病风险将有所上升。 结论 需要重点关注登革热、Ⅱ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食物中毒、高温中暑,对于洪涝灾害予以一般关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分析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的分布特点,探索危险因素,为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回顾性调查方案>,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收集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从1975年以后几乎每年都有病例,且每3~4年出现一个发病高峰, 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8月份;2.病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卫生状况较差的山区、半山区;3.发病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聚集性;4.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但以青壮年人群为主;5. 在研究对象中,既往服硒的病例所占的比例较少(2.5%).结论 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发病具有明显的聚集性(家庭、村庄和时间聚集性),该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评估2023年3月在我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预计2023年3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可能较2月增多。目前我国人群依然处于前期自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较高免疫保护效力水平,预计3月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维持低水平传播的可能性高。流感病毒活动水平仍可能进一步上升,流行高峰将发生在3月中下旬左右,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聚集性疫情仍将高发。预计3月学校、托幼机构等聚集性场所暴发诺如病毒疫情依然较多。结论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予以特别关注,对季节性流感和诺如病毒肠炎予以一般关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评估2023年9月在我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预计2023年9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可能较8月有所上升,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猴痘、登革热、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类事件为主。我国境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处于较低水平,对医疗秩序和社会运行影响较小。男男性行为人群猴痘疫情持续传播风险仍较高,其配偶及性伴感染风险升高,一般人群风险仍较低。预计霍乱仍会出现散发病例,存在聚集性疫情风险。9月为我国登革热高风险季节,预计登革热本地病例将继续增多。结论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予以特别关注,对猴痘予以重点关注,对霍乱、登革热予以一般关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评估2020年1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预计2020年1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将较2019年12月下降,事件数可能低于前3年水平,报告事件以流行性感冒(流感)、水痘、诺如病毒病、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为主。 需要密切关注湖北省武汉市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病因、临床和流行特征调查进展,动态评估其可能造成的公共卫生风险。 流感将于1月底达到流行高峰,诺如病毒引发的感染性腹泻病疫情将维持较高水平,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春节期间我国公民在境内需重点预防季节性流感、人感染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以及食物中毒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出境旅游需预防埃博拉病毒病、霍乱、登革热、黄热病、寨卡病毒病、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同时注意饮食卫生。结论需要对武汉市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季节性流感予以重点关注,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和春节假期旅行卫生予以一般关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评估2020年9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总体上,随着学校开学,预计9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将较8月略有上升。 目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呈高流行态势,我国境内全部恢复低风险水平,发生境外输入病例及其续发风险持续存在,但在可控范围内。 鼠疫不排除出现散发病例以及远距离传播疫情和境外输入疫情的可能。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可能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出现暴发疫情。 食物中毒仍处于高发期。 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低。结论需要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予以特别关注,对鼠疫、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予以一般关注。  相似文献   
107.
孟玲  涂文校  宋洋  向妮娟  施国庆 《疾病监测》2020,35(12):1065-1067
  目的  评估2020年12月在中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  总体上,预计12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将较11月有所上升。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此起彼伏、持续蔓延,我国境内发生境外输入及续发本地传播风险持续存在,但在可控范围内。  结论  需要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予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08.
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致病危险因素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可能引起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的致病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病因研究提供线索,为制定确实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省22个疫区县(市、区)和10个对照县(市)开展1978~2004年的不明原因猝死病例和同发病例的回顾性调查,疑似猝死病例的搜索调查,将调查资料核实整理后进行致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共调查云南230例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病例,13例同发病例,68例非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病例.34个可疑因素中筛选出人均年收入为保护性因素(OR0.432, 95%CI为0.299, 0.817).性别(OR5.018,95%CI为1.327, 18.353)、居住地海拔(OR1.002, 95%CI为1.000, 1.004)、血清CVB-IgM(OR3.290, 95%CI为1.990,7.653)、哭丧(OR4.380, 95%CI为1.177, 8.815)和上山采野生菌(OR3.375, 95%CI为1.160, 6.880)为致病危险因素.结论 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可能与性别、病区群众生活水平的高低、特定海拔范围内的地质、气候条件、肠道病毒感染、发病前有无受到强烈精神刺激、上山采野生菌是否接触过高致病性危险因素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9.
山区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施国庆1王建军1黄家林1王加旺2姜宝童2(1安徽省卫生防疫站2太湖县卫生防疫站)1996年9月,太湖县天桥中学发生腹泻病疫情,共发病191例,罹患率为34.56%,死亡1例。经调查证实为一起福氏2a型痢疾杆菌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分析2000-2012年安徽省人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其发病规律、地区变化和重点人群,为针对性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00-2012年安徽省人狂犬病疫情资科,运用Excel 2007和MapInfo 9.5软件对其流行动态和分布特征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00-2012年安徽省共报告人狂犬病病例972例;7-10月是狂犬病发病的高峰月份,占发病总数的44.2%;疫情由南向北蔓延至全省,后以沿淮淮北地区为主;病例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66.0%、17.2%和6.3%;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1∶1,以儿童和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结论 安徽省人狂犬病以沿淮淮北地区发病较高,农村是狂犬病防控的重点地区,儿童和老年人是重点人群,应加强该地区的犬只管理和人群暴露后免疫,提高居民预防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