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胶原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博莱霉素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肺组织前胶原I和前胶原III mRNA及蛋白质变化的意义。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生理盐水为正常对照组,灌注搏莱霉素分为博莱霉素3天组,7天组,14天组,30天组,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肺组织的前胶原I,前胶原III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博莱霉素7天组前胶原I,前胶原III的mRNA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14天组达到峰值水平,博莱霉素30天组的前胶原I mRNA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前胶原III的mRN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结论: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时,前胶原基因转录水平的升高,引起的胶原合成加速是肺间质胶原积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2.
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病变部位钳检和刷检是诊断和鉴别肺部病变的重要手段,但是有部分发生于肺周围的病变在纤支镜下无法直接窥视,难以钳检,又因病变不位于支气管腔内,使诊断难以明确。我们通过对66例纤支镜盲刷检结果的分析,探讨其对肺周围病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3.
左旋氧氟沙星片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了评价左旋氧氟沙星片剂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在 12 4例急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病人中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该药的临床痊愈率为 78.2 % ,有效率为 93.5 %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 ( 2 .35± 1.30 )d ,平均治愈天数 ( 5 .2 0± 1.82 )d ,细菌清除率为 94.4% ,MIC5 0和MIC90分别为 0 .5 0mg/L和 2 .0 0mg/L。左旋氧氟沙星片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5 .6 %。结论 :左旋氧氟沙星片剂是治疗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4.
75.
头孢唑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唑肟(Ceftizoxime)为一广谱抗生素,抗菌活性强,对多种β-内酰胺酶稳定,对G+菌和G-菌均有抗菌活性,特别是G-杆菌的作用更强。我院自1998年1-10月用该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47例,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7例中,男39例,女8例,年龄18~86岁,平均(67.53±13.87)岁;<60岁7例,60~岁13例,70~岁19例,>80岁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22例,急性支气管炎5例,急性肺炎9例,肺癌并发阻塞性肺炎4例,支气管扩张2例,支气管哮喘并发感染2例,支气管肺炎3例;其中并发糖尿病、冠心病、肺心病、气胸、肺结核等31例。经临床表现、X线胸片、CT及细菌学检查,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需进行抗菌治疗的轻~重度(以中、重度为主)患者。 1.2 给药方法 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头孢唑肟(益保世林)1~2g加生理盐水静滴,2/d,疗程7~14d。 1.3 观察项目和指标 观察发热、咳嗽、痰量、气喘、肺部罗音等;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胸部X线检查;用药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 1.4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以上四项中有一项未完全恢复正常(但病原学检查必须转阴);进步:用药后病情好转不明显;无效:用药72h后病情无明显进步或有加重者。根据痊愈和显效病例,计算治愈率和有效率。  相似文献   
76.
肺静脉闭塞病(pulmonary veno-occlusive disease,PVOD)是一种少见的以肺动脉高压为表现的肺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和(或)小静脉闭塞性疾病,估计年发病率为0.1/10万~0.2/10万[1],理论上我国应有较多患者,但目前可检索到的国内报道较少[2-3].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一例可疑PVOD 患者,临床特征及转归与文献报道一致,TBLB所取标本的病理结果支持PVOD诊断.现结合文献报道对PVOD的临床与病理特征进行复习,以提高临床对PVOD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77.
川芎嗪当归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4,自引:1,他引:73  
目的,为寻找疗效满意,副作用小的中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方法:将65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及模型组35只(作为对照)。川芎嗪治疗组10只,腹腔内注射川芎嗪,当归治疗组10只,腹腔内注射当归。疗程均为28天,以上各组动物均在28天处死后作病理切片进行光学显微镜组织病理学对照检查,并应用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进行肺泡炎和肺间质纤维化定量分析,客观地评价药物疗效,结果川芎嗪治疗后肺泡炎及肺纤维化明显减  相似文献   
78.
风湿病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风湿性疾病并发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5例风湿性疾病并发肺间质病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及经纤支镜肺活检病理学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各种风湿性疾病并发肺间质病变中,60%以原发疾病为首发症状;胸部影像学显示磨玻璃样,小结节状,网叛变 及蜂窝状改变,以两侧中下肺外带为主;肺功能测定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弥散功能降低为主;可出现不同程度低氧血症,无二氧化碳潴留;肺活检病理学显示肺泡间隔增宽,胶原沉积,纤维组织增生,少数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风湿性疾病并发肺间质病变可以原发风湿性疾病或呼吸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影像学改变是临床诊断的依据。肺活检可确诊肺部病变。  相似文献   
79.
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1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院1993-01~2003-01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合并急性呼吸衰竭1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0.
肺纤维化形成中Ⅰ、Ⅲ型前胶原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观察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Ⅰ、Ⅲ型前胶原的变化,以及它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我们用博莱霉素A5建立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第7、14、29天取肺组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Ⅰ、Ⅲ前胶原的基因表达,发现两种前胶原在第7天表达至高峰,第29天Ⅰ型仍保持高水平,Ⅱ型已恢复正常。提示抑制Ⅰ型胶原,并保持Ⅲ型与Ⅰ型胶原正常比率的药物可能对防治肺纤维化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