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0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32篇
内科学   18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109篇
综合类   283篇
预防医学   113篇
眼科学   230篇
药学   125篇
  2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通过调节跨细胞膜的钙离子流动来改变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从而影响多种细胞内的信号传导过程。有关CCB治疗青光眼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从对CCB与眼压的关系、对眼血流及视乳头血流的影响、对视野与对比敏感度等视功能的作用、作为神经保护剂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巨大浆膜下子宫肌瘤(huge subserous hysteromyoma,HSH)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旨在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患者HSH的螺旋CT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2例患者(共13个病灶)均在下腹部及盆腔内显示巨大肿块,突出于子宫轮廓外.13个病灶中,肿瘤最大直径范围为12~36 cm.CT表现为均匀实性肿块3个病灶,非均匀囊实性肿块10个病灶.增强扫描示肿块实性成分与子宫体强化程度基本一致,混杂密度区呈同心圆/漩涡状强化,囊性成分强化不明显.其中10个非均匀囊实性肿块中,玻璃样变性3例,黏液样变性4例,液化坏死囊性变2例,脂肪变性1例.结论 螺旋CT对巨大浆膜下子宫肌瘤的来源、其内不同性质的变性以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携带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hTIMP-1)的重组腺病毒(AdhTIMP-1)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凋亡以及瘤内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构建AdhTIMP-1并感染人肝癌HepG2细胞,采用Boyden chamber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感染AdhTIMP-1的HepG2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其成瘤情况;建立荷瘤鼠模型,瘤内注射AdhTIMP-1,观察其对肿瘤生长的作用;处死荷瘤鼠,计数肺转移结节;CD34免疫组化观察肿瘤血管生成;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结果AdhTIMP-1感染的HepG2细胞体外侵袭力下降91.4%,成瘤量下降75.8%,荷瘤鼠瘤体内注射AdhTIMP-1使肿瘤生长减少45.4%,组织血管密度减少47.8%,肺转移结节减少70.4%,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则增加了3倍。结论AdhTIMP-1能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侵袭、转移及瘤内血管形成,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可用于肝癌基因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复合自体浓缩红骨髓(RBM)促进脊柱融合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A、B两组,建立双侧骶髂关节缺损模型。A1组植入PRP+RBM+β—TCP,A2组植入RBM+β—TCP,B1组植入PRP+β—TCP,B2组植入β—TCP。分别在术后第4、8、12周通过大体观察、CT扫描、组织学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脊柱融合情况。结果术后4周,A1组大量新生骨痂部分覆盖人工骨,多于A2和B1组,三组植入物与宿主骨结合均不牢固。术后8周,A1组表面大量连续骨痂,人工骨腔隙被充填,植入物与宿主骨结合牢固,B1组新生骨痂多于A2组,均部分覆盖人工骨,植入物与宿主骨结合不牢固。术后12周,A1组骶骨髂骨融合,B1组新生骨明显多于A2组,均大部分覆盖人工骨,植入物与宿主骨结合较牢固。术后各期B2组表面无新生骨组织,两断端硬化。结论PRP复合RBM具有明显促进脊柱融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手术目的、适应证、术式选择及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6年6月,对37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包括颈椎转移8例,胸椎转移18例,腰椎转移11例。观察术后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疼痛缓解率87%,27例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提高1~3级。6例术前没有神经症状,术后一直未出现神经症状。4例神经功能无恢复。结论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神经症状,预防继发神经功能障碍,提高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多层CT重建技术在咽喉部的临床应用,探讨其在疾病诊断方面的优越性。方法:对50例患者(其中正常组5例及病变组45例)行16层CT薄层容积扫描,应用多种重建方法进行后处理,正常组重点观察正常的解剖结构,病变组重点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结构受侵犯的情况,并与手术病理或纤维喉镜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所有病例结合各种重建方法均做出正确诊断。多层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三维透明化法重建以及仿真内镜技术可清晰显示病变的大小、形态、气道狭窄的范围与程度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与手术及纤维喉镜显示的结果相符。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可节省检查时间。采用薄层重建使三维重建图像分辨率提高。各种重建方法是常规轴位扫描的很好补充。仿真内镜技术可克服纤维喉镜的一些局限性,是纤维喉镜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7.
青光眼的动物模型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高眼压模型,另一类为非高眼压视神经损伤模型。从建立动物模型的方法看,每种方法均有其理论基础,每一种动物模型均能模拟某一类型青光眼或青光眼的某一方面的病理改变;从选择的动物品种看,不同品种的动物各有优缺点。应根据不同的试验设计,采用合理的青光眼模型,以期得到科学的观察数据并作出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三维磁共振(MR)涎管造影在常见涎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1.5 T超导型MR机对30例涎腺病变患者进行MR涎管造影检查,对相应影像特点进行观察和总结,对其临床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3例急性颌下腺炎患者的MR涎管造影见涎管轻度扩张.慢性涎腺炎患者的末梢导管点球状扩张,主导管可不同程度扩张,并可见扩张与狭窄并存的腊肠样改变.涎石症患者的涎管内可见无信号结石影或杯口状充盈缺损,结石近侧涎管往往有扩张.舍格伦综合征患者的MR涎管造影中可看到双侧末梢导管广泛点球状扩张.6例涎腺区良性肿瘤患者的涎管呈受压移位改变.1例腮腺癌的MR涎管造影显示腺体内导管破坏、移位.结论 三维MR涎管造影可清晰无创地显示常见涎腺疾病的涎管和腺泡情况,有望取代X线涎管造影而成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9.
负压封闭(gacullln seding,VS)技术是一种应用聚乙?醇-明胶海绵组成的医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和覆盖软组织损伤创面的新治疗技术,用于各种外伤性和感染性四肢刨伤的临床治疗中.但由于进口高分子复合材料费用昂贵,在基层医院限制了推广应用.作者对26例四肢创伤和感染病例,应用普通医用海绵代替高分子复合材料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亦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0.
冯小敏  张继明  徐亮 《中国药房》2008,19(13):1034-1035
目的:为药品保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药库所有药品说明书中贮藏项下有温度要求的药品进行分类调查分析。结果:库存药品1254种,贮藏项下有温度要求的483种(38.52%),在常温贮藏注明具体温度的158种,在冷处贮藏注明温度的61种。结论:药品在贮藏时要根据其不同性质选择适当的温度,从而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建议药品说明书中贮藏项下最好注明具体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