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4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9篇
内科学   18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109篇
综合类   281篇
预防医学   111篇
眼科学   230篇
药学   123篇
  2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吕俊  徐亮  易礼俊  夏冬 《西南军医》2012,14(6):891-894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和蛋白的改变关系密切,p27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ye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CKI)的两大家族(KIP家族和INK4家族)中KIP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可抑制多种cyclin/CDK复合物的活性,对细胞周期进行负调控。同时也发挥着介导抑制性细胞分子反应,促进分化,增加细胞间粘附的作用。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构建四川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体系,为推进全省消除血吸虫病进程提供技术保障。方法 在四川省11个市(州)6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设立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区,开展野粪、发热病人、家畜和野生动物血吸虫感染监测,重点环境疫水和螺情监测,以及钉螺输入扩散、漂浮物携带钉螺、生态湿地钉螺孳生风险监测。结果 2015–2018年,四川省共检测野粪1 636份,发现血吸虫阳性野粪3份,阳性率为0.18%;监测各类家畜3 995头(只)、野鼠59只,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动物。2018年共监测发热病人49 414人,发现血清学检测阳性493人;其中445人进行了粪检,未查出粪检阳性病人。2010–2018年,共设立哨鼠疫水监测点93个,投放哨鼠3 994只,发现血吸虫感染阳性哨鼠1只。2015–2018年,共调查重点环境4 156处、1 998.46 hm2,查出有螺环境668处(占16.07%)、有螺面积193.26 hm2;2017–2018年监测有植物引种的钉螺输入可疑环境497处,发现有螺环境65处、钉螺2 673只;2017–2018年设立打捞漂浮物监测点593个,打捞漂浮物共9 191.39 kg,检获携带钉螺186只;2013–2015年对4个湿地环境进行风险监测,发现2个湿地有钉螺孳生。各环境监测查获的钉螺经检测均未发现血吸虫感染。结论 四川省已成功构建敏感有效的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体系,但局部地区仍然存在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今后应继续落实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钉螺监测与控制,强化湿地生态区的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33.
肠内生态营养对创伤后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肠内生态营养对创伤后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普通肠内营养组和肠内生态营养组.胃造瘘术后分别给予普通饲料、肠内营养剂和肠内生态营养剂7 d,检测小肠黏膜形态学参数和黏膜IgA ,CD3 ,CD4 和CD8 细胞数量.结果:肠内生态营养组的小肠绒毛高度(205.4 μmvs 177.7 μm,P<0.05)、肠腺隐窝深度(99.4 μmvs 77.7 μm,P<0.05)、黏膜厚度(299.9μm vs 267.0 μm,P<0.05)以及绒毛表面积(10 321.5μm2 vs 8927.6 μm2,P<0.05)均高于对照组,肠内生态营养组和普通肠内营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肠内生态营养组大鼠小肠黏膜中IgA 细胞(21.2 vs 17.5,19.4,P<0.05)和CD3 (24.2 vs 20.2,22.1,P<0.05),CD4 (13.4vs 8.9,11.0,P<0.05)、CD8 (18.7 vs 12.6,15.4,P<0.05)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和普通肠内营养组.结论:肠内生态营养能较好的改善创伤后大鼠的小肠机械屏障功能,促进小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复,增强其肠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LCT)技术与免疫细胞化学(ICC)技术在胸腹水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在87例胸腹水液基细胞涂片中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癌胚抗原(CEA)、上皮细胞膜抗原(EMA)、间皮细胞(MC)抗体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并与HE染色比较.结果:腺癌中CEA、EMA、MC、Viment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2%、90.2%、5.9%和3.9%.增生性间皮细胞中CEA、EMA、MC、Viment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2.8%、97.2%和88.9%.结论: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可应用于胸腹水LCT涂片.选择一组特异的抗体(CEA、EMA、MC、Vimentin)并结合脱落细胞HE染色可以在转移性腺癌与增生性间皮细胞的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
观察氯硝柳胺泥敷灭螺的试验效果。方法选择钉螺较多且易于泥敷的环境,采用氯硝柳胺0g/m^2(设为对照)、4g/m^2、6g/m^2、8g/m^2、10g/m^25个药物剂量组进行现场泥敷灭螺,在灭螺前及灭螺后7d、15d、30d、90d和180d分别调查钉螺密度和活螺密度。结果各浓度组均有大量钉螺死亡,死亡率在60%100%之间;活螺密度下降率96%以上。结论氯硝柳胺泥敷灭螺效果较好,钉螺死亡率高,钉螺密度下降幅度大,维持时间较长。建议现场使用6g/m^2的灭螺剂量。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分析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比伐卢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住某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6例,均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治疗。其中术中采用普通肝素进行抗凝治疗者43例为对照组,采用比伐卢定进行抗凝治疗43例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功能、B型脑钠肽(BNP)、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48.6±3.7)%,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52.6±3.5)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为(40.9±4.2)mm;而术后3 d时上述指标分别为(59.7±5.2)%、(42.3±3.9)mm和(33.5±4.1)mm。对照组术前LVEF、LVEDD和LVESD分别为(48.3±3.6)%、(53.1±3.7)mm和(40.9±4.0)mm;而术后3 d分别为(53.4±4.6)%、(47.6±3.7)mm和(37.0±3.4)mm。两组患者术前左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试验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和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中采用比伐卢定抗凝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保护作用。方法以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SD大鼠SAP模型。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组,n=15);SAP组(SAP组,n=15);SB203580治疗组(SB组,n=15)。术后3、6、12 h处死大鼠并取血。对胰腺进行病理组织学评分,测定大鼠腹水量。检测血清淀粉酶,ELISA法测定血清IL-6和IL-10水平。并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胰腺组织p38 MAPK下游靶点P-ATF2表达情况。结果 SO组胰腺组织存在P-ATF2弱表达,SAP组各时间点P-ATF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SB组各时间点表达水平较SAP组下降明显(P<0.01)。SAP组6、12 h时间点IL-6水平,3、6 h时间点IL-10水平,血清淀粉酶,腹水量明显高于SB组(P<0.05)。SAP组各时间点胰腺组织病理学积分显著高于S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断p38 MAPK信号传导通路可以明显缓解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情。预示此信号传导通路可以为SAP的治疗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标靶。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间质性肺病( 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骨形成蛋白(BMP)-4在血清中的水平.方法 人选28例RA-ILD患者、32例单纯RA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RA-ILD组进一步分为早期组(16例)和中晚期组(12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TGF-β1、BMP-4水平,并分析血清TGF-β1、BMP-4水平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与单纯RA患者相比,RA-ILD组患者初次发生关节炎时年龄较大,关节功能优于单纯RA组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RF)滴度高(P<0.05,P<0.05,P<0.01),出现肺间质病变时间为2~6年,平均(3.0±1.2)年.TGF-β1水平在RA-ILD组稍增高,但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RA-ILD组患者TGF-β1血清水平明显增高,与中晚期RA-ILD组及单纯RA组、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A-ILD组患者BMP-4水平低于单纯RA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期RA-ILD组患者BMP-4水平显著下降,与中晚期RA-ILD组及单纯RA组、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MP-4水平与TGF-β1水平之间无相关性(P>0.05),血清TGF-β1、BMP-4水平与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等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在早期RA-ILD患者中血清TGF-β1水平增高,BMP-4水平减低,二者可能参与了RA患者I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