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Nm23-H1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蛋白1(MTA-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CMM 64例存档的蜡块标本作为CMM组,选取同期外科切取的28例皮肤交界痣标本及18例正常皮肤分别作为皮肤交界痣组与正常对照组.检测3组MMP-9、Nm23-H1和MTA-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MP-9、MTA-1蛋白在CMM组中阳性表达率最高,在皮肤交界痣组及正常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P <0.05);CMM组Nm23-H1蛋白阳性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及皮肤交界痣组(P<0.05);MMP-9、MTA-1蛋白在CMM组中阳性表达率随Clark分级的增高逐渐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Nm23-H1在CMM组中阳性表达率随Clark分级的增高逐渐降低,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 MMP-9、Nm23-H1和MTA1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反映了CMM的病情,联合检测MMP-9、Nm23-H1和MTA1表达水平可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提供准确资料.  相似文献   
62.
患者男,33岁。头面部反复粉刺、丘疹、结节、脓肿伴破溃10年,累及颈部、腋窝、臀部6年。红肿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真皮内弥漫性浆细胞、较多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诊断:毛囊闭锁三联征;库欣综合征;糖尿病;体癣;甲真菌病;脂肪肝;骨质疏松症;低蛋白血症。予敏感抗生素、维甲酸类、性激素、手术治疗、理疗及对症支持等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2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人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7年9月~2009年1月湘潭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就诊且保存资料齐全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46例,男20例,女26例,平均年龄67.20±3.5岁,最年长者84岁,最小者61岁,平均患病年限8.5年,病史最长者为19年。按照手术方式的区别,他们被分为2组:接受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的23例(A组),23例则实施了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B组)。他们术后分别进行了JOA评分及影像学评价。结果:随访12~36个月,2组间术前,术后近期JO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术后远期JO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影像学评价结果表明在椎间隙高度的维持方面B组优于A组(P<0.05)。结论:虽然2种不同手术方式各具优势,但从手术的远期效果来看,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老年人退行性腰椎滑脱更佳方法。  相似文献   
64.
氨茶碱用于全麻催醒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科 《现代临床医学》2008,34(3):195-196
目的:观察氨茶碱用于全麻病人催醒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择期手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A组为氨茶碱组,B组为对照组.术中监测BP、HR、ECG、SPO2、PetC02以及TOF监测.术后A组给予氨茶碱2 mg·kg-1静注,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结果:A组病人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茶碱能够有效的用于全麻催醒,同时能预防和治疗支气管痉挛.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评估后路S1截骨复位融合术治疗青少年L5重度滑脱患者的远期疗效及影像学参数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后路S1截骨复位融合术治疗的青少年L5重度滑脱患者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14.4±5.2岁(9~21岁),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4±6.5kg/m~2,随访时间73.7±11.3个月(60~96个月),术前滑脱Meyerding分度Ⅲ度13例,Ⅳ度5例,Ⅴ度3例。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及终末随访时的滑移率、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骶后凸角(lumbaosacral angle,LSA)及腰痛视觉模拟评分(lumbar visual analogue scale,lumbar-VAS)、腿痛视觉模拟评分(leg visual analogue scale,leg-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并采用JOA评分评价临床治疗改善率,改善率≥50%者评定为优良。采用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项问卷表(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questionnaire-22,SRS-22),评估各组术前、术后6个月及终末随访时疼痛、自我形象、活动度、精神、治疗满意度评分。应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青少年重度腰椎滑脱经后路S1截骨复位融合术后的远期疗效。结果:末次随访JOA评分总优良率为80.95%,融合率95.23%,滑脱复位率(71.22±6.7)%,内固定断裂并假关节形成1例,予翻修手术。滑脱复位术后6个月较术前PT(24.7°±7.6°vs 34.3°±10.7°)、SS (48.2°±6.7°vs 38.4°±16.4°)、LL (-42.3°±9.4°vs-63.4°±12.4°)、LSA (-7.3°±5.4°vs18.3°±6.4°)、TK (18.6°±12.7°vs 9.4°±22.6°)、SVA (1.4±2.7cm vs 3.1±2.7cm)均显著改善(P0.05),PI (73.2°±10.8°vs 73.6°±11.3°)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终末随访较术后6个月PI(81.6°±13.7°vs 73.2°±10.8°)、PT(28.3°±8.6°vs 24.7°±7.6°)、SS(52.2°±13.3°vs 48.2°±6.7°)、LL(-56.4°±15.3°vs-42.3°±9.4°)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LSA(-7.1°±5.8°vs-7.3°±5.4°)、TK(15.4°±12.4°vs 18.6°±12.7°)、SVA(1.2±3.1cm vs 1.4±2.7cm)较术后6个月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腰痛VAS(1.8±1.4分vs 6.8±2.1分)、腿痛VAS(1.5±1.1分vs 5.4±1.3分)、JOA评分(22.5±5.7分vs 8.5±3.4分)、ODI[(15.2±5.5)%vs (42.6±7.5)%]、SRS-22疼痛(4.2±0.8分vs 2.8±0.8分)、自我形象(4.6±0.5分vs 3.1±0.6分)、活动度(4.3±0.6分vs 3.4±0.6分)、精神(4.2±0.6分vs 3.3±0.7分)、总评分(4.3±0.5分vs 3.2±0.4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随访时,腰痛VAS(3.6±1.2分vs 1.8±1.4分)、SRS-22疼痛评分(3.7±0.6分vs 4.2±0.8分)较术后6个月增加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青少年L5重度滑脱患者行后路S1截骨复位融合术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矢状面序列。  相似文献   
66.
宫洪涛教授治病辨证准确,用药精当,尤其善治痴呆,其认为痴呆主要由肾虚所致,虚、痰、瘀三者相互作用,互为结果。  相似文献   
67.
以中医传统的阴阳辨证为基础,结合现代人因生活习惯等因素多为"阳虚"体质,探讨阳虚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血管性痴呆的病理因素主要责之于痰和瘀,阳虚是痰瘀化生的基础,痰瘀又使阳虚更甚,同时影响病情的发展,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8.
彭科  王冰  胡优威  谭益云  张健  曾凯斌  俞海亮 《西部医学》2009,21(10):1733-1735
目的观察过伸体住下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24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先在过伸体位下使病椎的高度恢复,然后在C臂透视下,经椎弓根穿刺,置入球囊,球囊扩张后使用骨水泥充填椎体,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16例手术顺利,疼痛于术后48h内均明显缓解并可下床活动,4~12d内出院。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平均VAS评分由术前(8.5±0.3)分到术后(2.1±0.2)分和最终随访(2.3±0.3)分(P〈0.01);Oswestry功能评分由术前(43±1.32)分到术后(21±1.29)分和最终随访(22土1.25)分(P〈O.01);手术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由术前(14.8±2.8)mm到术后(24.3±2.1)mm和最终随访(24.4±1.9)mm(P〈0.05);Cobb角平均由术前23.2°±4.6°到术后10.3°±3.1°和最终随访10.2°±4.3°(P〈0.05);未发生骨水泥渗漏及其他并发症。结论过伸体位下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有效缓解疼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9.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临床常见晚期疾病,病情重,合并症多,治疗棘手。1995年12月~2001年2月我院应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CRF患者30例,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作一对照,疗效较为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甚晚抗原-4(VLA-4)在特应性皮炎(AD)皮损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AD患者皮损VLA-4的表达,参照欧洲AD评分标准(SCORAD)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分析VLA-4的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D患者组皮损VLA-4的平均光密度(AO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VLA-4的表达水平与SCORAD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AD患者皮损VLA-4的表达增高,VLA-4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