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4篇
神经病学   45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经腹L型切口在肾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3月经腹L型切口肾癌根治术31例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经腰切口肾癌根治术34例作为对照,对两种手术径路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 经腹L型切口和经腰切口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种切口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腹L型切口在手术时间上长于经腰切口,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低,经腹L型切口手术患者1例术中发生脾损伤(3.2%),经腰切口手术患者术中发生胸膜损伤2例(5.9%),二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腹L型切口具有术野显露充分、操作安全、出血少、淋巴结清扫全面彻底的特点,无论在减少并发症还是在术后恢复上均可达到传统经腰切口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2.
103.
循证——抗血小板药物在防治缺血性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盘小板药物按作髑机制的主要分类 血栓素A2抑制剂 代表药物阿司匹林。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不可逆抑制环氧化酶,阻止血小板花生四烯酸(AA)衍变为血栓素A2。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ACVD)合并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SD)的康复过程及影响因素.方法对67例ACVD并发RS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性别、卒中类型、肩痛史和并存疾病的多少与康复时间无关.患肢肌力越差、神经功能损伤越重,患肢有骨质脱钙者,康复时间长.结论ACVD并发RSD患者康复时间差异很大,患肢瘫痪程度、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和患肢存在骨质疏松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肢体的功能活动可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05.
tau蛋白在Alzheimer病病理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天理  冯立群  张茁 《北京医学》2001,23(6):365-367
Alzheimer病(AD)是常见的老年慢性退行性神经病之一.迄今为止,AD仍为一种不可逆的退行性神经病变,其病因并未明确.AD所引起的老年健康问题已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有关AD的病理、病因学研究已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106.
1临床资料例1,男,70岁。因左侧肢体麻木1天于2006年3月12日就诊,体检: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头颅CT未见异常。留观察室输液过程中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并进行性加重,最重时左侧肢体肌力Ⅰ级。肢体无力后3h常规MRI及功能MRI(f-MRI)未见异常。症状发生后6h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采用静脉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后血浆t-PA、PAI-1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特点,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试验的TIA住院患者42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静脉低剂量rt-PA治疗分为rt-PA治疗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每组21人),治疗组患者入院第1 d、2 d、3 d给予rt-PA 20 mg,静滴,1次/d,3 d后改为阿司匹林100 mg,口服,1次/d;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即给予阿司匹林100 mg,口服,1次/d。两组患者均住院观察2周,有卒中危险因素者给予相应治疗。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浆t-PA水平均高于正常,但治疗组患者的t-PA在第1 d和第3 d明显高于入院时水平和对照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浆PAI-1水平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但均高于正常水平。(2)治疗组患者第1 d TIA发作控制率为80.96%,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有效控制率为95.24%,对照组为90.48%。(3)治疗组未见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静脉低剂量rt-PA治疗TIA可有效提高纤溶系统活性,抑制血栓形成;(2)静脉应用低剂量rt-PA是控制TIA急性发作的有效方法之一,且起效快、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8.
2007年2月,由AHA/ASA主办的国际卒中会议(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 2007)在旧金山召开。以旧金山老市长命名的MOSCONE会议中心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神经病学精英学者,大约4000人。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脑卒中患者的死亡原因,以利于临床重症脑卒中的抢救治疗.方法 56例脑卒中死亡者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对其临床表现、并发症、死亡时间、直接死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两组并发症均以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两组病例死亡时间绝大部分为发病30d内;中青年组直接死因为原发病本身,老年组死于原发病者为70%,余死于各种并发症.结论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应尽早控制原发病,挽救生命;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积极防治并发症,注意对心、肾等重要脏器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0.
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认知状态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 95例高血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基本认知和脑MRI检查。结果 高血压组认知测验TS(63 .5± 13 .9)显著低于对照组 (67.6± 11.6) ;DDRT明显延长、DWM广度明显减小、DWR成绩显著降低。脑MRI正常的高血压者TS(62 .0± 14 .6)也显著低于对照组(67.0± 10 .9)。多因素分析显示收缩压升高是TS、DDRT、DWM广度、DWR成绩的独立危险因素 ;舒张压升高是DWM广度、DWR成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认知损害可能发生在脑MRI异常之前 ;血压水平与认知功能之间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