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82篇
临床医学   178篇
内科学   99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266篇
预防医学   15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78篇
  3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目的:评价山羊乳牙牙髓干细胞复合多孔磷酸钙骨水泥在山羊肌袋模型内的异位成骨能力.方法:采用改良组织块法培养山羊乳牙牙髓干细胞.经成骨诱导条件培养的第3代细胞与多孔磷酸钙骨水泥复合后,植入山羊背部左侧肌袋,将多孔磷酸钙骨水泥空白支架植入右侧肌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植入后2、4、6、8周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各时间点未复合细胞的pCPC支架材料组织学检查未见类骨质形成.SGDs-pCPC组中,术后2、4、6、8周成骨率分别为(1.24±0.25)%、(1.59±0.23)%、(4.12±0.39)%和(5.68±0.58)%.术后2周和4周之间的成骨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8周的成骨率高于术后6周,且2者均显著高于2周和4周组的成骨率(P<0.05).结论:多孔磷酸钙复合山羊乳牙牙髓干细胞在山羊体内具有异位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水痘疫苗预防2~5岁儿童患水痘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东莞市企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1-12月接种水痘疫苗的960例2~5岁儿童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900例同龄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水痘发生率,记录观察组儿童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水痘发生率为0.21%,低于对照组的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疫苗保护率为88.89%;观察组儿童接种疫苗后,有5例出现局部发红、疼痛和一过性皮疹,均自行消退。两组间皮疹症状、皮疹密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痘疫苗保护率较高,可有效降低2~5岁儿童的水痘患病率。  相似文献   
33.
目的对一起疑似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实验室检测和鉴定。方法采集7份环境涂抹物,4份食品和1份病例样本,提取样品总DNA进行14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对样品进行葡萄球菌肠毒素的ELISA检测。同时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分离得到菌株进行耐药分析和肠毒素基因分型(SEA-SEE)。结果多重PCR和ELISA检测台面涂抹物和病例样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毒素均为阳性。分离出3株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携带肠毒素基因sea和seb。其中台面涂抹物和病例样本都有携带sea毒素基因的分离株,携带同种肠毒素基因的菌株耐药结果一致,所有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耐药。结论该起食物中毒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并存在耐药现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小型饭馆的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2015年12月治疗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评分表的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选用氨氯地平治疗,实验组选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整理数据后可见,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结论:联合用药降压效果明显,且保证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3D打印钛网预成形联合术后严密护理对眼眶爆裂骨折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收治的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62例和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钛网置入术,观察组患者予以3D打印钛网预成形,术后均予以视力监测、眼肌运动训练等严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钛网贴合度,复视、眼球运动及眼球突出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CT矢状位上修复眼眶底的钛网呈S形,对照组患者呈弯向眼眶内的弧形。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视、眼球运动受限情况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患眼眼球突出度差值均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钛网预成形与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眶底契合度更高,联合术后严密护理对复视、眼球运动受限及眼球突出等症状的改善作用更好,患者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持续气管内滴药预防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比较其与多种方法治疗结果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气管切开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6例给予持续气管内滴药治疗(A组),29例给予雾化吸入治疗(B组),27例行间歇气管内滴药治疗(C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三组患者痰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及血液内氧氟沙星浓度的差异,分析持续气管内滴药预防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结果 三组气管切开后3、6、9、12 d痰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25、0.016、0.021),A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三组治疗后6、12、24、48、72 h血中氧氟沙星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0、3.004、3.346、3.035、2.938,P=0.007、0.011、0.019、0.020、0.017),A组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持续气管内滴药用于预防气管切开术后的肺部感染,疗效显著,优于雾化吸入及间歇气管内滴药治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使用改进缝合材料缝合腹壁皮肤纵切口的效果。方法将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使用免打结双向锯齿缝合线(quill线)缝合腹壁纵切口的8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使用传统缝合线的7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缝合切口效果及随访结果。结果切口甲级愈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缝线反应、皮下硬结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缝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quill缝合线缝合腹壁纵切口,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腹壁不留针眼,切口愈合良好,术后无线结反应,患者疼痛轻,加之不拆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在评估子痫前期孕妇颈动脉弹性的应用。方法选择32例轻度子痫前期和32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为观察对象,同期选择32例健康的晚期妊娠做阳性对照,进行双侧颈总动脉血管内膜中膜厚度(IMT)和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p)、顺应性(AC)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l3)等弹性指标检测,评价不同组别孕妇颈总动脉弹性指标的差异,并与IMT相关分析。结果轻度子痫前期组孕妇左右两侧IMT分别为(O.47±0.08)min和(0.46±0.09)mm,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分别为(0.48±0.07)和(0.47±0.08)mm,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4和P=0.803)。颈总动脉弹性参数轻度子痫组和重度子痫组患者左右两侧A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与轻度子痫组比较,重度子痫组孕妇左右两侧AC显著降低(P=0.002和P=0.001)。同样的方法比较三组孕妇颈总动脉其他弹性参数,发现轻度子痫组和重度子痫组孕妇左右两侧β、Eβ和PWV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做相关分析显示,IMT与AC呈负相关(r=-0.473),与IMT与β、EP、PWVβ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9、0.612、0.642。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可以早期发现子痫前期孕妇颈总血管弹性变化。  相似文献   
39.
40.
近年,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在促进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逐步推进,医药企业实现由仿制向自主创新的模式转变将成为大势所趋。为了能及时有效地保护科研人员的智力成果,申请专利是最佳选择。为了帮助广大医药工作者进一步了解医药及生物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了解专利局的审查实践,更好地做好专利申请工作。我刊特邀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相关专家撰写了系列讲座,希望能够对医药企业,科研院所的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