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4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13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75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924篇
内科学   418篇
皮肤病学   81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1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33篇
综合类   1146篇
预防医学   530篇
眼科学   71篇
药学   609篇
  7篇
中国医学   580篇
肿瘤学   163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协同刺激分子CD80和CD86在带状疱疹发生与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5例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C)表面CD80和CD86表达水平,并将患者临床特征纳入观察.结果 带状疱疹患者PBLC表面CD80(t=5.14,P<0.001)和CD86(t=2.90,P<0.05)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不同年龄组、病程组及病情组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带状疱疹患者PBLC表面CD80和CD86的表达下调,通过B7/CD28协同刺激信号,抑制T细胞的活化,可能参与带状疱疹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了解T细胞免疫在带状疱疹发病中的作用,探讨带状疱疹发生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对病例组与对照组T细胞亚群表面标志CD3、C1M和CD8的表达情况.血清Th免疫相关因子白介素(IL)-2、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带状疱疹患者CD4比例显著降低,CD3比例亦降低,CD8比例升高,CD4/CD8比值下降;血清IL-2水平明显下降,TNF-α水平下降,IL-4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带状疱疹患者体内存在T细胞免疲功能异常.尤其CD4+T细胞的比例降低可能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免疫学改变.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GC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行为状态评分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观察组35例患者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次,1次/d,静脉滴注,于化疗前2 d开始至每周期化疗用药结束当天为1个疗程,同时予GC方案化疗;对照组35例只给予GC方案化疗.均化疗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31.43%(11/3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8个月;对照组有效率28.57%(10/3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6个月,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行为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8比值及NK阳性细胞可分率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GC方案治疗晚期NSCLC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蛋白质表达状况。方法制备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SC6株、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SC10株和硕大利什曼原虫5ASKH株前鞭毛体总蛋白,以pH范围3-10的预制胶条进行双向电泳(2-D),考马斯亮蓝染色,PDQust软件分析凝胶,主要差异蛋白点用电喷雾质谱法进行鉴定。结果等量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SC6株、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SC10株和硕大利什曼原虫5ASKH株前鞭毛体总蛋白均获近700个蛋白点,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蛋白质2-D图谱中,14蛋白点呈恒定差异表达,从中鉴定出10个功能明确的蛋白质,分别具有下列生物功能:糖代谢与磷脂合成(烯醇酶、变旋酶、NADP依耐乙醇脱氢酶、乙醇胺磷酸胞苷酸转移酶),压力反应(细胞内过氧化物酶、锥虫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细胞膜/细胞骨架(α-微管蛋白、β-微管蛋白),核酸代谢(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GDP形成)、内源性RNA酶L-PSP(pb5)),细胞周期与增殖(延伸因子2)。结论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蛋白质的表达存在不同,为理解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的毒力、免疫原性和代谢特征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95.
FEZ1蛋白和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肿瘤抑制基因FEZ1蛋白和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RT-PCR技术分别检测了36例胃癌及正常胃组织中FEZ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结果 FEZ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5.6%)明显低于正常胃组织(86.1%),并且其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FEZ1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0.677±0.120),显著低于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746±0.119),并且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也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FEZ1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96.
刘凯  张洁  任婧婧  王修杰  杨洪亮  林苹 《癌症》2009,28(3):225-231
背景与目的:Na^+-K^+ATP酶B1亚基基因ATP1B1在高分化的肿瘤细胞中表达高,低分化的表达低,并且ATP1B1的表达与细胞紧密连接和上皮细胞的极性有关。因此,我们构建了特异性干扰ATP1B1 mRNA的短发夹RNA,以探讨干扰ATP1B1对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特异性干扰ATP1B1 mRNA的短发夹RNA质粒表达载体,转染SGC-7901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细胞,RT-PCR和real-time PCR法检测ATP1B1 mRNA的表达。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以及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等方法观察ATP1B1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瞬间转染后24h,sh150,sh295,sh562,sh765干扰位点及shNC对SGC-7901细胞ATP1B1 mRNA的抑制率分别为(60.87±4.38)%,(44.93±2.24)%,(49.28±2.02)%,(52.17±2.60)%,(3±0.15)%,4个位点对ATB1B1 mRNA均有抑制效应。150位点对ATB1B1基因的抑制效应强于其它3个位点,用作后续实验。G418筛选后,获得了具有稳定干扰ATP1B1 mRNA效应的细胞株shATP1B1-7901,RT-PCR初步分析,sh150位点对ATP1B1-7901细胞的ATP1B1 mRNA的抑制率为(85.72±5.22)%,与阴性对照组的(3.3±0.22)%相比,P〈0.05;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shATP1B1-7901细胞中ATP1β1 mRNA的抑制率为(87.53±3.23)%,高于阴性对照组shNC-7901的(4.17±0.33)%,P〈0.05。MTT法细胞增殖实验中,第三天后,shATP1B1-7901细胞的增殖率大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shATP1B1-7901的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增加,大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周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hATP1B1-7901稳定株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为(68.50±2.65)%,大于?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女大学生痛经与考试焦虑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大学7个学院不同专业的1至4年级本科女大学生2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考试焦虑自测量表(TAT量表)及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该人群的年龄、专业、月经状况及考试焦虑评分情况。结果发放200份问卷,应答率100%,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96.5%。原发性痛经检出率为41%。痛经者与非痛经的焦虑平均得分分别为32.33和26.6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科考试焦虑量表的平均分数为27.77,理工商科学生为31.57,理科得分明显高于文科学生的得分(P<0.05),表明痛经者与非痛经者对考试焦虑程度有所不同。结论痛经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考试焦虑问题,其发生可能与原发性痛经有关。  相似文献   
998.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化妆品的使用日益普及,由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病也与日俱增。笔者将2006—07/2008—05我科诊治的化妆品所致皮肤病173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9.
低剂量MSCT结肠成像检测结肠息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估低剂量MSCT结肠成像检测结肠息肉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 158例可疑结肠息肉患者进行低剂量MSCT结肠成像及结肠镜检查,其中正常组43例,息肉组115例.以结肠镜和术后病理结果 相结合作为判定标准,计算低剂量CT结肠成像检测结肠息肉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记录俯卧位与仰卧位扫描总的CT剂量指数(CTDI).结果 低剂量MSCT结肠成像在115例患者中共发现240个息肉.对于≥10.0 mm的息肉,低剂量CT结肠成像的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90%和97.60%.对于5.1~9.9 mm的息肉,其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40%和88.60%.对于≤5.0 mm的息肉,其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40%和65.20%.仰卧位和俯卧位扫描总的CT有效剂量指数为7.64 mGy,比常规剂量扫描降低约36.3%~77.5%.结论 低剂量MSCT成像对于检测>5.0 mm的息肉,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000.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RCC的CT 表现,并与随机抽取的同期102例肾透明细胞癌CT表现作比较.结果 20例PRCC CT平扫肿瘤为不均匀的囊实性或均匀的等密度病灶,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轻-中度均匀强化,皮髓交界期强化程度弱于肾皮质,肾实质期低于周围肾实质.102例肾透明细胞癌CT平扫肿瘤呈密度较均匀或不均匀的囊实性,增强扫描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或欠均匀强化,95例肿瘤皮髓交界期肿瘤强化程度高于或等于肾皮质.结论 PRCC CT增强扫描有一定的特点,增强皮髓交界期肿瘤强化程度弱于肾皮质,有助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