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张晶波  闵柏强  白晶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723-1723,1704
1 病例介绍 例1:患儿,男,1岁,因斜颈、表情呆滞2小时入院.该患儿系农村患儿,家长叙述发现患儿表情"发傻"来院就诊.患儿有腹泻、呕吐病史3天,入院当天已无呕吐;稀便一次,无脓血.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120次/min、呼吸30次/min、神志清、表情呆滞、颈肌紧张、颈斜向左侧、肢体亦扭向左侧、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20次/min、心音有力.肝脾未触及肿大,肠鸣音亢进,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巴氏征(±).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了解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O157:H7的亚碲酸盐抗性基因簇的分布和抗性水平的关系。方法运用PCR和核酸杂交方法进行基因检测,使用平皿法检测亚碲酸钾抗性水平。结果在所检测的志贺菌、沙门菌、霍乱弧菌、耶尔森菌、泌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肠黏附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中,只有大肠杆菌O157:H7具有ter(tellurite resistance,ter)基因簇。所检测的34株产志贺毒素的大肠杆菌O157:H7有33株具有ter基因簇,所检测的18株不产生志贺毒素的大肠杆菌O157,4株具有ter基因簇,但是没有该毒力岛的其它基因。ter基因阳性的33株菌中,亚碲酸钾的抗性水平一般较高,4株在750μg/ml以上,19株为500~750μg/ml,10株为250~500μg/ml;而4株ter基因簇阴性的菌株,也表现了高水平的耐药性,其抗性水平均为500~750μg/ml。其它ter基因簇阴性的菌株,20株耐药性为5~10μg/ml,1株10~20μg/ml,6株20~50μg/ml,2株50~100μg/ml,1株100~250μg/ml。结论ter基因簇在产志贺毒素的大肠杆菌O157:H7中高频率存在,而在其它病原菌中没有检测到。高水平的亚碲酸钾抗性可以作为选择性分离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O157:H7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开展疑似麻疹病例的病原学标本核酸检测,加强麻疹病毒基因型的监测。方法采集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疑似麻疹病例41例的咽拭子和尿液标本共47份,采用荧光PCR方法对麻疹疑似病例病原学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鉴定,RT-PCR扩增核酸阳性标本N基因部分序列,并对扩增产物测序。以N基因末端4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基因亲缘性分析,利用MEGA 4软件进行系统发生树的构建。结果经过序列分析比对,47份标本中获得的21份序列中有5份为D8基因型,其他均为H1基因型。所获得的5株麻疹D8基因型毒株序列与世界卫生组织(WHO)D8基因型代表株MVi/Manchester.UNK/30.94在基因亲缘性关系树上同属一个分支,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0%和98.7%。结论 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麻疹病例出现了输入性麻疹病毒D8基因型的流行。  相似文献   
24.
目的调查2012年吉林省监测人群流动人口吸烟状况与戒烟行为,为制定控烟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年在吉林省5个监测点,采取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了1 500名18岁及以上就业流动人口,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信息,用于吸烟状况与戒烟行为分析的有效样本量为1 490份,对不同年龄和性别18岁以上流动人口吸烟状况与戒烟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吉林省18岁以上流动人口吸烟率33.4%,现吸烟率30.4%;男性每日吸烟量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吸烟量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在每日吸烟者开始每日吸烟的年龄,男性在15~19岁年龄段最高,女性20~24岁年龄段最高;男性人群戒烟率和成功戒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但戒烟率在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戒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现在吸烟者近50.0%表示不想戒烟,男性和女性在不想戒烟的态度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现在非吸烟者中男性比女性更多暴露于二手烟。结论吉林省18岁以上流动人口吸烟率、现吸烟率、每日吸烟量仍处于较高水平;绝大多数开始每日吸烟的年龄在15~24岁年龄段;戒烟率、成功戒烟率、打算戒烟率较低;男性比女性更多暴露于二手烟危害环境。  相似文献   
25.
笔者自2002年起对无菌包的有效期限进行了有效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消毒供应室供应临床治疗护理用的胸穿包、腰穿包、缝合包、产包、气管切开包、导尿包、棉垫包、纱布包等所需用的物品,主要有止血钳、镊子、针头、注射器、刀柄、杯子、碗、孔巾等,把以上物品按常规清洁、烘干。备封口机1台、消毒的聚乙烯塑料以及作细菌培养所需的一切设备。  相似文献   
26.
新发传染病的发生与微生物进化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微生物进化是导致新的病原体出现的内在因素。过去认为,缓慢进化是发生新的病原体的主要力量,需要时间比较长。现在发现,细菌可以在短时间发生大片段基因的获得和缺失。发生“飞跃”。也就是说,基因的获得或丢失,可以在短时期内产生许多新的突变株。其中一部分可以是病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2010—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0—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信息,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疫情61起,暴发疫情3起,波及14 591人,共报告病例241例,平均罹患率为1.65%,无重症、住院及死亡病例报告。疫情来源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为主(占70.31%,45/64),持续时间为10~22 d,中位数为13 d。2010年疫情发生时间以5~7月为主,占66.67%(28/42);2011年疫情主要发生在6月、10月、11月,占54.55%(12/22)。疫情发生单位以托幼机构为主,占78.13%(50/64)。64起疫情实验室检测阳性46起,其中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肠道病毒未分型分别占45.65%、32.61%、21.74%。结论2011年较2010年西城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有所下降,高发场所为托幼机构,主要病原为CoxA16和EV71。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北京市西城区2009-2010年流感监测结果。方法由两家哨点医院每周随机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共40~60份,提取病毒RNA,应用real-time PCR法和MDCK细胞分离法进行检测。结果共采集2 077件流感样样本,其中790件real-time PCR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38.04%。其中男性样本1 050件,阳性402件(阳性率38.28%),女性样本1 027件,阳性388件(阳性率37.78%)。哨点医院A送检样本1 071件,阳性410件(阳性率38.28%),哨点医院B送检样本1 006件,阳性380件(阳性率37.77%)。阳性率最低的是2009年6月,为1.65%,阳性率最高的是2010年1月,为91.41%,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期间阳性率在50.00%上下。其中H3N2流感阳性117件,甲型H1N1流感阳性292件,B型流感阳性373件。790件样本经MDCK细胞培养后,共有143件阳性,阳性率为6.88%。结论北京市西城区2009-2010年流感流行高峰为2009年10月~2010年2月。存在H3N2、甲型H1N1和B型三种流感流行,以甲型H1N1和B型流感病毒为优势毒株。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志贺菌菌型变化特点和药物敏感性,为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细菌鉴定采用VITEK全自动化生化仪进行鉴定,菌型分型采用血清学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2005-2007年共鉴定西城区志贺菌103株,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为主,但菌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福氏志贺菌F4c型逐年减少,宋内志贺菌逐年增多的情况;对志贺氏菌敏感的药物有: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头孢唑啉,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不敏感的药物有:氨苄西林、甲氧苄啶、四环素、萘啶酸。结论西城区志贺菌菌型以F4c型为主向以宋内志贺菌为主的方向转变,药敏情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30.
依据查菲埃立克体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MGB探针,以克隆的查菲埃立克体16SrRNA基因片段作DNA模板,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与套式PCR相比较,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灵敏度是其30倍;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他相关立克次体和细菌DNA样本,检出结果为0;对荧光定量PCR检测重复性进行分析,变异系数(CV)批内和批间误差在0·2%~2·0%之间。结果证明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种特异性和良好的重复性,可用于检测感染样本中的微量查菲埃立克体D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