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55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为改变成教专升本沿袭全日制本科教育模式的现状,提高成教专升本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本文在分析了临床医学专升本教育与本学科的特点后,对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2.
正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edicting value of circulating mi RNAs for sepsis secondary to pneumonia in elderly patients.Methods From April 2016 to January2017, 44 cases with sepsis secondary to pneumonia, 52elderly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and 21 healthy older adults as control were involved in this study.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Mi RNA-150-5p, mi RNA-25-3p, mi RNA-  相似文献   
63.
目的总结和分析肺移植受者术后早期感染特点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肺移植科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实施的30例肺移植受者临床资料。供肺来自于27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者。30例受者中双肺移植2例,单肺移植28例。受者术中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术后联合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卡泊芬净+更昔洛韦预防感染。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为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住院期间对受者常规行胸部X线或胸部CT、支气管镜检查和病原学监测等;术后3个月内每1至2周门诊随访1次。 结果2例供者气道分泌物培养阳性,1例考虑为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术后30 d内,22例受者共发生24例次细菌感染(呼吸系统感染21例次,血流感染3例次),感染发生率为73.3%(22/30)。呼吸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气道感染9例次,气道感染合并侵袭性肺部感染9例次,胸腔感染3例次。呼吸系统感染中16例次为单一病原体感染,5例次为2种及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共分离出病原体26株:鲍曼不动杆菌10株(8株为泛耐药),耐碳氢酶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5株,铜绿假单胞菌3株(2株为泛耐药),泛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泛耐药纹带棒杆菌各2株,黏质沙雷菌、阴沟肠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各1株。血流感染包括耐碳氢酶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次和脑膜炎黄杆菌1例次。21例次呼吸系统细菌感染中考虑合并真菌感染3例次。10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受者经治疗后,7例感染控制,其余3例分别于肺移植术后第40、45和60天死亡。5例耐碳氢酶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受者抗感染治疗后,4例感染控制,1例于肺移植术后第50天死亡。随访至2019年7月,9例受者死亡,其余受者均可进行日常活动。 结论肺移植术后早期感染以气道感染和移植肺侵袭性感染多见,感染病原体以泛耐药或多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相似文献   
64.
医院供水系统中军团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院各病区供水系统(水嘴)进行军团菌的分离培养,了解供水受军团菌的污染状况。方法1.对我院27个病房的共52个水嘴进行采样,分离培养军团菌。2.分别用军团菌属特异性引物5srRNA和嗜肺军团菌感染力增强因子基因(mip)对分离培养出的菌株进行PCR方法鉴定。结果1.在所调查的27个病房中有9个存在军团菌污染,污染率为33.3%。在所采集的52份标本中共有12份检出军团菌,阳性率为23.1%。2.经PCR鉴定,这12株细菌为非嗜肺军团菌。结论医院病房的供水系统军团菌污染严重,有发生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65.
设计性实验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级临床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开设"医学生浅部真菌感染的调查与分析"设计性实验课,并对实验结果和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浅部真菌的感染与环境及个人卫生状况相关,男生感染率高于女生,且以足癣最为常见。设计性实验的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但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内科胸腔镜在老年人原因不明胸腔积液诊断方面的价值,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筛选通过胸水检查及其他临床情况综合判断,不能明确病因的渗出性胸腔积液且年龄≥65岁的患者,对其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结果 49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16例,年龄65~82岁,平均70.5岁.单侧胸腔积液41例(83.7%),双侧胸腔积液8例(16.3%).病理确诊结核性胸膜炎14例(28.6%),恶性肿瘤8例(16.3%),未明确诊断者包括病理报告非特异性炎症12例(24.5%)、间皮细胞及组织细胞增生4例(8.2%)、另外11例(22.4%)包括镜下脏壁层胸膜正常未取活检及未成功手术者.结合临床资料,在这27例中8例(16.3%)明确为感染性,19例(38.8%)原因不明.胸腔镜检查对临床原因不明胸腔积液诊断率为61.2%.本组胸腔镜检查术后出现发热8例(16.3%),大面积皮下气肿7例(14.3%),1例(2.0%)包裹性胸腔积液在人造气胸过程中出现严重胸膜反应.上述并发症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内科胸腔镜检查对老年人原因不明胸腔积液明确诊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并发症发生率较既往未按年龄分组的研究所报道的数据略高.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清宫汤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异常出血3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千里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 从千里光中分离出黄酮类化合物,然后通过给小鼠灌胃制备千里光水浸液的含药血清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药血清。用同位素前体参入试验测定各含药血清对3H-TdR、3H-UdR、3H-亮氨酸和3H-葡糖胺等4种同位素前体参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制率。同时设立生理盐水血清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与阴性对照血清相比,2种含药血清对3H-TdR、3H-UdR、3H-亮氨酸和3H-葡糖胺等4种同位素前体参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且2种含药血清对受试菌的同位素前体参入抑制作用相当(P>0.05)。结论 千里光的抗菌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细菌的DNA、RNA、蛋白质和肽聚糖的合成有关,其作用的有效成份可能是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9.
目的对普兰店市1952~2008年麻疹发病的特点及免疫效果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普兰店市1952年~2008年麻疹流行情况划分为三个阶段:无麻疹疫苗时期、有麻疹疫苗非计划免疫时期、计划免疫时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三个时期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无麻疹疫苗时期,平均发病率为566.73/10万,发病最高年份为1964年,高达2130.26/10万。开展免疫接种后发病率逐年下降,尤其是计划免疫巩固和消除时期(1984~2008年)效果显著,平均发病率为0.09/10万。麻疹发病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男女发病率比为1.09:1。发病季节高峰为3~5月。发病率与接种率两者呈高度负相关。结论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来,麻疹的发病率大幅度下度,充分显示了免疫预防效果。目前,婴幼儿和成人发病所占比例显著增大,出现"双相移位"现象,预防婴幼儿(〈1岁)和成人发病,是消除麻疹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0.
目的:建立防感喷雾剂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4∶76);检测波长277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 μL;柱温30 ℃.结果:连翘苷在0.208~0.728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回归方程为Y=619397X-75609(r=0.99995,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8%,RSD为1.53%.结论:本法简便快捷、灵敏,结果准确,可用于防感喷雾剂中连翘苷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