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我国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统一控烟立法,已有的地方性控烟立法在内容上与FCTC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1]。相应的控烟法律分散、不成体系,地方性的控烟法律缺乏权威。为全面保护哈尔滨市民健康,免受二手烟危害,依据FCTC要求,制定并出台了《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对今后我国其他城市乃至全国的控烟立法进程,是一个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并比较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给予单次剂量羟考酮或芬太尼的气管插管反应及术后导管相关膀胱刺激(CRBD)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全身麻醉下行气管插管前列腺电切术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别纳入羟考酮组和芬太尼组,每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2 min分别给予羟考酮(0.2 mg/kg)或芬太尼(2 μg/kg),观察气管插管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两组患者用药后眩晕、嗜睡等发生率,拔管后0、0.5、2、6 h内CRB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术后静脉镇痛药的需求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变化值无显著差异(P>0.05),给药后两组眩晕嗜睡等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芬太尼组相比,羟考酮组拔管后0、0.5、2 hCRBD发生率低(P<0.05);所需静脉镇痛药物更少(P<0.05)。结论: 单次剂量的羟考酮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抑制其气管插管反应;与芬太尼相比,羟考酮可降低术后早期CRBD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44.
<正> 在灭鼠和监测工作中,鼠夹是常用的工具,但在应用时,不同布夹离墙距离对效果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91年3~8月,选择南阳市城乡的4个村(居)委会进行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城区的中册、小西关,农村刘洼、岗王庄,共4个村(居)委会为试验区,在试验区内,每晚5~8时采用中号铁板夹(江西贵溪捕鼠器械厂生产)油条为诱饵,无论房  相似文献   
45.
一、1982~1983年在粮食系统应用0.025~0.05%敌鼠钠玉米粉加水制成新鲜毒饵有较强的诱鼠力,杀灭效果显著。二、采用每周1、3、6三次间日饱和投饵连投两周对大家鼠灭效可达98%。第四次投药时检查灭效能否达到90%可做为预测灭鼠成败的指标。三、杀灭小家鼠应多设投饵点。每一个点可减少投饵量,做到垛顶、粮面立体投饵。四、用鼠迹调查法评价灭效。最好用九格法,简便易行,接近实效。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DSA引导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573例(744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泡沫硬化治疗;随访4年,统计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年健康调查12条简表(SF-12)评分及静脉疾病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4年后填写下肢症状改善情况问卷,记录期望值达到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所有患肢治疗均成功,平均泡沫硬化剂用量为每肢(21.62±10.83)ml;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未见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后1、2、3、4年SF-12中躯体健康成分(PCS)总分和精神健康成分(MCS)总分均较术前增加(P均<0.05),VCSS均较术前降低(P均<0.01)。治疗后4年患者对患肢外观、疼痛、瘙痒、肿胀及沉重感改善超过预期+达到预期者分别占100%(91/91)、100%(36/36)、93.55%(29/31)、88.46%(23/26)及91.38%(53/58);患者满意度100%(72/72)。结论 DSA引导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长期疗效较好,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7.
陈香冲  张振峰 《黑龙江医学》2021,45(11):1178-1180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8月洛阳仁大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病理学、宫腔镜检测.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宫腔镜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的符合率.结果:100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经病理学检测正常子宫内膜4例(4.00%),子宫内膜增生20例(20.00%),子宫内膜癌19例(19.00%),子宫内膜息肉22例(22.00%),子宫内膜炎11例(11.00%),子宫黏膜下肌瘤24例(24.00%);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宫腔镜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的符合率为94.79%(91/96),且宫腔镜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符合率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具有极好一致性(Kappa=0.934).结论:宫腔镜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病因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且检查创伤性较小,可为临床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病因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影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血清癌胚抗原、人附睾蛋白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确诊且经手术治疗的79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术后3年预后情况,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48例)和不良预后组(31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探讨血清癌胚抗原、人附睾蛋白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评估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结果①79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术后3年内复发11例(13.92%),淋巴结转移3例(3.80%),死亡17例(21.52%);②不良预后组FIGO分期、分化程度以及血清癌胚抗原、人附睾蛋白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预后良好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回归分析显示,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分化程度、血清癌胚抗原、人附睾蛋白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是影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④血清癌胚抗原、人附睾蛋白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对评估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4、0.823、0.816。结论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情况与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分化程度、血清癌胚抗原、人附睾蛋白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密切相关,血清癌胚抗原、人附睾蛋白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作为评估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9.
颅内占位性病变CT、MRI误诊教训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分析影像学误诊的颅内占位性病变CT、MRI表现,总结其误诊原因及经验教训。方法 手术(活检)病理或临床确诊的CT、MRI曾误诊的颅内占位性病变61例,回顾性分析其征象表现并归纳出五类主要误诊原因。结果 CT、MRI总误诊率为12.2%。①部位误导者49例次;②“典型”征误导者9例次;③征明不典型致误者32例次;④少见病致误者24例次;⑤思维片面致误者25例次。结论 从两个方面降低误诊率:①认真琢磨基本功,不断积累病例诊断正反两方面经验,提高发现病变和分析鉴别诊断的能力;②影像观察分析要密切结合临床资料,注意形态与功能的联系。  相似文献   
50.
林琳  张振峰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57-1157
<正>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笔 者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基础上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劳累 性心绞痛,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66例均来源于2000年10月—2003年9月的门诊患 者,经检查确诊为劳累性心绞痛,其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