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目的 了解江苏省加碘食盐干预项目地区[5个县(区)]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碘营养状况.方法 对近半月内未服用富碘药物的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同时测定尿碘、食盐碘含量;以尿碘值×成人每天平均排尿量作为推算的碘摄入量,以WHO推荐的碘摄入量作为评估标准.结果 调查妊娠和哺乳期妇女1 243人,推算的碘摄入量中位数为285.0μg/d,与WHO推荐的碘摄入量200 μg/d比较,高出42.5%,但仍有382人的推算碘摄入量中位数<200μg/d,比例高达30%;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环境碘摄入量平均78μg/d,加碘食盐供给的碘摄入量达到210μg/d.非碘盐率为11.4%~12.0%.结论 江苏省加碘食盐干预项目地区(县、区)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碘摄入量水平基本上达到消除碘缺乏病(IDD)标准,但非碘盐比例有回升趋势,存在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62.
目的了解碘缺乏重点地区不同人群的碘营养现状。方法在23个碘缺乏重点县(市、区),随机抽取2 303份盐样,2 239份儿童、育龄妇女及孕妇和哺乳妇女尿样,检测盐碘含量和尿碘浓度。结果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8.3%、97.6%、95.0%;学龄儿童和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40.1μg/L、231.8μg/L,略高于适宜范围但未过量,孕妇和哺乳妇女尿碘中位数均在150~249μg/L适宜范围。结论碘缺乏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碘营养总体上充足,建议加强对各类特需人群的碘营养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63.
目的对从1985年起开始供应碘盐的10个碘缺乏病流行县的碘缺乏病防治进程进行评估。方法1997年由县级机构采用PPS抽样进行自查自评,1997-1998年由省政府多部门组成评估组采用LQAS法进行复核。结果县级常规监测资料表明,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83年的41.9%逐年下降至1997年的3.9%。1985年后人群尿碘中位数一直保持在100μg/L以上,1993-1997年的居民户合格碘盐(碘含量在20mg/kg以上)食用率在90%以上。省级评估组的复核结果证实了县级评估结果。结论这10个县已经建立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运行机制,由于盐碘变异程度较大,有必要在生产环节加强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结合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甲低筛查)系统开展早期艾滋病病毒(HIV)检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运用新生儿甲低筛查系统的网络,将收集的滤纸片二次利用,检测抗-HIV。结果:抽取江苏省5个地区共2160份滤纸片,由于江苏省艾滋病流行尚处较低水平,故未检测到抗-HIV阳性者。结论:运用新生儿甲低筛查系统开展早期HIV检测是可行的,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65.
[目的]对目标人群甲状腺容积所蕴藏的一些信息提出探讨。[方法]1997、1999、2001、2002和2005年,用B超仪对5 920例8~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容积测定。[结果]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在全民食盐加碘后2~4年已处于正常值范围以下,6~7年后在正常值范围内又有大幅度下降,其后在较低水平上稍有波动。[结论]B超评价甲状腺容积水平及其动态可以反映碘缺乏病消除和持续消除的进程。  相似文献   
66.
患者女,56岁,因发现右侧胸壁肿块1月就诊入院。体检见右胸骨旁2~3肋处见一皮下突出约5cm×5cm肿块,质中等,活动度差,无压痛,表面光滑,局部皮肤无红肿。B超检查结果:右胸锁关节下方皮下探及3.1cm×2.8cm类圆形、边界清晰的实质性肿块。胸部X线检查:双肺清晰,胸骨、肋骨无骨质浸润、破坏改变。血清HBsAg(+)。入院后在局麻下行右胸壁肿块切除术。术中发现肿块底部位于右胸锁关节下,呈黑褐色、质较,基底较宽并与胸骨柄相连,胸骨柄及胸骨体均有骨组织呈鱼肉状破坏改变,术中大量出血。肿块无法切除,取部分组织送病检。病理报…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全民食盐加碘(USI)后5~15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住院率的变化,为全民食盐加碘措施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甲亢患者住院资料。结果甲亢患者住院率在5、6年间为11.0/万,从第7、8年起逐年下降,第11~12年降到5.8/万的最低水平;其后又开始上升,到第15年(1999年)上升到11.2/万。结论甲亢患者住院率升高可能与盐碘和尿碘偏高有关,食盐加碘剂量宜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究乳腺肿块良恶性质鉴别诊断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效果和意义。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8例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为其行彩超检查,鉴别良恶性,并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8例乳腺肿块患者中包括良性肿块患者50例,恶性肿块患者28例;彩超检查结果显示78例乳腺肿块患者中包括良性肿块患者47例,准确率94.00%,恶性肿块患者例26例,准确率92.8%。两种检测方式对良性、恶性肿块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总检出率93.59%(73/78)低于病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肿块患者行彩超检查可有效鉴别其肿块良恶性质,有利于帮助临床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这对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种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了解全民食盐加碘政策的实施及现行食盐加碘浓度调整对学龄儿童尿碘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997~2002年问尿碘监测结果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2年间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均在100μg/L以上;碘盐浓度调整后尿碘水平下降,但人群的碘营养仍是充足的。结论现阶段食盐加碘浓度是适宜的,但需进一步提高碘盐的质量。  相似文献   
70.
三种补碘方式对缺碘地区儿童甲状腺肿消长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补碘方式甲状腺肿消长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205名8-10岁学生随机分成三组:第2个月由研究人员将加碘量为25mg/kg的碘盐送到A组学生家庭;B组学生及其家庭食用市场供应的加碘盐,该次研究与市场碘盐供应同时启动;C组学生及其家庭也食用市场供应的碘盐,同时在研究开始时服用400mg碘油丸。每2个月检测学生家中正在食用碘盐的碘含量;研究开始前及开始后6,9,12和18个月时对甲状腺大小,尿碘水平,身高,体重进行测量。结果 实验前三组学生B超法甲状腺肿大率均为18%,12个月后A组和C组学生降至5%以下,18个月时C组学生降至9%。触诊法甲状腺肿大率与B超法相近。实验前三学生尿碘中位数为94μg/L,6个月时尿碘中位数均保持在200μg/L以上。结论 在一个实验前为轻度至中度缺碘的人群中,稳定供应碘含量为25mg/kg的碘盐,18个月后所有指标均表明碘营养状况为正常,如果盐碘含量波动大,如B组学生,肿大的甲状腺至18个月时仍未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