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迁延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又称慢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是因钩虫、蛔虫、布氏杆菌等感染或吸入花粉、有机粉尘等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是肺泡内有嗜酸粒细胞浸润。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粘痰、呼吸急促、费力、消瘦、盗汗、发热、咯血。少数患者可合并嗜酸粒细胞胸膜炎、灶性肝坏死,嗜酸粒细胞增多性心肌炎等。病程一般为2~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了解环境因素对人类遗传物质的影响,以便正确评估放射从业人员以及低剂量辐射的健康效应。方法:选自北京市87名接受健康体检的成年人,每人用肝素钠抗凝管抽取外周静脉血2mL。采用提前加秋水仙素和松胞素B法分别制备染色体与微核标本,Metafer自动分析系统结合人工分析染色体畸变与双核淋巴细胞微核,按不同年龄段与不同性别分组进行统计比较。结果:87名受检者的染色单体型畸变率平均为0.70%,染色体型畸变率为0.20%,其中双着丝粒体+环为0.13%,单纯无着丝粒体为0.06%。微核与微核细胞率分别为25.30‰和21.56‰。除单体型畸变外,染色体型畸变率与微核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成人染色体型畸变(双着丝粒体+环)率与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未超过国内外报道的本底范围,但较国内以往报道的本底值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43.
44.
背景与目的:1990年上海"6.25"60co源辐射事故中2例重度、3例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被救治成功.为了阐明放射病的远后效应,对该5名受照者连续进行照后14年的染色体畸变随访观察,为辐射远后效应评价积累资料.材料与方法:常规染色体畸变分析、G-显带自动核型分析以及用全染色体涂染探针进行FISH分析,检测非稳定性畸变(Cu)和稳定性畸变(Cs),并将历年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照后3.5年染色体Cu畸变降至初始水平的20%左右,照后14年已基本丢失贻尽.残留的畸变以易位等Cs畸变为主.cs与复杂畸变的出现频率均与受照剂量相关,照后6~14年基本保持不变.G-显带自动核型分析与FISH方法检出的总畸变率大体一致.各条染色体的断裂几率呈随机分布.染色体畸变的恢复速度及远后效应的严重程度不仅与受照剂量有关,而且与机体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结论:Cs畸变是评价辐射远后效应的理想指标.对事故受照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受γ射线照射后人外周血中POLH mRNA的表达变化,为确立POLH mRNA作为新的辐射损伤分子生物标志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取3名健康成人的外周血,利用60Co γ放射源分别对其进行0.5、1、2、4、6、10 Gy照射,在照射后2、4、8、12和24 h收集各个剂量组受试者全血,提取总RNA,利用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法,检测POLH mRNA的相对表达量。另收集30名不同年龄段(男女各占一半)的健康人外周血作为本底组,检测POLH mRNA在不同个体间的表达差异。结果:照射后2 h,仅10 Gy照射组POLH mRNA表达增加,其余各照射组无显著变化;照射后4、8、12和24 h,在0~2 Gy范围内,POLH mRNA表达量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大于2 Gy照射后增加趋势接近饱和。照射后4~12 h随时间的增加表达量也不断增加,于12 h达到峰值。在对健康人群本底表达水平的分析中发现,POLH mRNA表达水平不受性别、年龄影响,在不同个体间相对均一,波动范围小。结论:POLH mRNA可由为辐射诱导表达,在一定时间和剂量范围内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且在不同个体之间本底表达水平相对均一,具备作为辐射损伤分子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46.
在应对大规模的核与辐射事故过程中,对伤员进行快速分类诊断和快速剂量估算,是核事故医学救援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以染色体畸变为代表的生物剂量估算方法并不能满足大规模核与辐射事故中批量伤员的分类诊断和快速剂量估算的需要。近年来的研究报道表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γ-H2AX分析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生物剂量估算方法。目前,对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γ-H2AX的分析主要有两种方法:①荧光显微镜分析细胞中γ-H2AX聚集点。这种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高,但是分析速度慢;②采用流式细胞术结合细胞免疫荧光方法分析细胞中γ-H2AX含量,这种方法分析速度快,但是实验重复性差,存在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大的问题,降低了其实际应用价值。王治东等的“Ratio of γ-H2AX level in lymphocytes to that in granulocytes detected using flow cytometry as a potential biodosimeter for radiation exposure”一文建立了一种基于流式细胞快速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中γ-H2AX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保留了流式细胞分析的快速、高通量等优点,同时解决了目前流式细胞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γ-H2AX方法存在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大的问题,该研究对生物剂量计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
目的:缩短培养时间,拟合γ射线诱发离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早熟凝集染色体环(premature condensation chromosomerings,PCC-R)的剂量-效应曲线,探讨快速估算生物剂量的可行性。方法:~(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外周血,剂量为0、1、3、6、10、15、20 Gy,照后分别培养44和48 h,收获前1 h加入冈田酸,分别计数PCC-R频率,拟合受照44与48 h的剂量-效应曲线并进行比较。结果:培养44 h较48 h获得的分析细胞数略少,PCC-R率略低于48 h结果(各个剂量点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淋巴细胞PCC-R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0~15 Gy剂量范围内二者之间满足直线方程Y=-0.015 2+0.062 5D(R~2=0.983 9)。结论:缩短培养时间至44 h,PCC-R仍然可以用于15 Gy以内的辐射事故的剂量估算。  相似文献   
48.
目的 18MeV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淋巴细胞,建立染色体畸变和淋巴细胞微核的剂量-效应曲线;计算中子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相对生物效应.方法 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吸收剂量率都为O.2Gy/min,吸收剂量为0.5~3.O Gy.记录染色体型畸变和双核淋巴细胞的微核,分别对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和微核做曲线拟合,并计算中子的RBE.结果 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双+环)和淋巴细胞微核,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中子诱发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RBE值都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在0.5~3.O Gy 范围内,诱发染色体(双+环)的RBE值是3.59~1.77;诱发微核的RBE值是2.91-1.24.结论 快中子照射离体人血淋巴细胞产生的染色体畸变(双+环)和微核的剂量一效应关系都符合线性平方模型.中子与60Coγ射线相比较,在照射剂量较低时,有较高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49.
目的总结肠舒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肠舒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在治疗前、中、后配合相应的护理。结果 50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有效率达66%。结论肠舒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少肠黏膜刺激,延长保留时间,充分发挥药物作用,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0.
采用强力宁治疗病毒性肝炎50例,结果表明,降酶、退黄及改善症状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本品具有抗炎、抗纤维化、抑制酶的分离、保护膜结构、促进肝细胞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