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237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319篇
预防医学   15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5篇
  4篇
中国医学   288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01.
正小儿汗证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以全身或局部汗出过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为儿科临床常见病之一[1]。北宋儿科大家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列23则医案,却专门将汗证列为一则,论述导致小儿汗证的3种不同病机[2],由此可见多见及多变。现代研究表明汗液中含有钠、钾等电解质,长期汗出过多、大汗淋漓,可使小儿体液中电解质紊乱,营养物质消耗,导致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联合药物治疗对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traumatic knee osteoarthritis,TKOA)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TKOA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20例/组。联合组:予LIPUS联合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对照1组:予单纯LIPUS治疗;对照2组:予单纯口服NSAIDs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3组间的VAS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Lysholm knee score,LKSS)评分;并经MRI检查行ICRS标准分级,测量膝关节内外侧髁、髌软骨外侧、内侧软骨T2值。结果:经6周治疗后,三组VAS评分、WOMAC评分、LK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1组(P0.05)和对照2组(P0.05),对照1组优于对照2组,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MRI检查T2值结果无论与检查前比较,还是三组间比较均未见明显治疗效果(P0.05)。结论:LIPUS联合药物治疗可改善TKOA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或体征,可一定程度的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但对依据MRI检查的TKOA患者膝关节软骨的损害或退变程度无明显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通过头孢他啶(CAZ)、头孢替坦(CTT)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ECO)和肺炎克雷伯菌(KPN)的耐药情况并根据分布图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该两种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采用Whonet5.6软件对分别对2012-2015年间分离出的1 311株ECO(750株产ESBL)和898株KPN(306株产ESBL)进行CTT与CAZ的耐药表型分析,并用实验解释结果分布图分析两种抗菌药物间的关系。结果 ESBL+KPN对CAZ耐药性为41.2%,对CTT耐药性为1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BL+ECO对CAZ的耐药性为34.6%,对CTT耐药性为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SBL-菌株中也存在相同现象。CAZ在ESBL+KPN菌株中最低抑菌浓度(MIC)平均值最高为6.39μg/mL,在ESBL-KPN菌株中最低为1.37μg/mL。CTT平均MIC值也在ESBL+KPN菌株中最高,在ESBL-KPN菌株中最低。CAZ与CTT在所有菌株中MIC范围分别是1~64、4~64μg/mL;CAZ与CTT在ESBL-菌株交叉敏感率均在90.0%以上,交叉耐药率在5.0%以下。ESBL+菌株中交叉敏感率低于70.0%,其中ESBL+KPN菌株CAZ与CTT交叉耐药率高达13.4%。结论抗菌药物交叉敏感性及耐药性结果对于指导临床选药或换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4.
膀胱癌肉瘤与肉瘤样癌诊治再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癌肉瘤和肉瘤样癌的组织学特性、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膀胱癌肉瘤及2例肉瘤样痛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3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可见上皮源性和间质源性两种恶性成分.1例癌组织CK和EMA阳性,但Vimentin阴性,肉瘤样组织Vi-mentin阳性,诊断为膀胱癌肉瘤,术后给予M-VAC方案化疗,于10个月后死于肿瘤肺部转移.2例癌组织与肉瘤样区有移行,癌组织CK和EMA阳性,但Vimentin阴性,肉瘤样组织CK、EMA及Vimentin阳性,诊断为膀胱肉瘤样癌,术后分别给予GC和M-VAC方案化疗,于8个月和11个月后死于肿瘤肺部转移和心力衰竭.结论:膀胱癌肉瘤和肉瘤样癌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其确诊依赖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5.
肢端肥大症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抑制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介导的生长激素(GH)效应,减轻病情和降低死亡率.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药物.  相似文献   
106.
107.
戴德英教授从事中医妇科医教研工作近50载,她治学严谨,潜心于妇科疾病的研究,临床经验丰富。她搜集古今医家经验,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擅长使用补肾调肝法和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疾病,对于妇科疑难杂症有独到的治疗方法。在诊治月经病方面,她认为产生月经的根本在于肾,月经失调的根本原因在于肾虚。因此在临证之时,不论患者临床上是否有肾虚表现,都必须追溯到根源,重视肾在发病因素中的地位,她认为调经应首先重视肾的调节,提出“调经必究于肾”的治疗观点,并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举病案3则以资说明。  相似文献   
108.
针灸走罐治疗失眠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现代医学将它归属于神经衰弱的范畴。目前,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失眠症患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于2009年9月~2010年10月间,笔者在临床上用针灸配合走罐的方法治疗本病42例,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男16例,女26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8岁,平均45岁;病程最长26a,最短3个月。治疗前患者多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醒,醒后不能再睡,睡眠不足,严重者彻夜不眠,常伴有多梦、头晕、头痛、倦怠、健忘等症。2治疗方法取穴:主穴:百会、神庭、印堂、神门(双)、三阴交(双)、太溪(双)穴。辨证取穴:肝郁化火型配太冲、阳陵泉、太冲;痰热内扰型配中脘、丰隆、阴陵泉;阴虚火旺型配大陵、复溜;心脾两虚  相似文献   
109.
针灸配合走罐治疗乳癖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癖是乳腺实质的良性增生,是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常见于青年妇女,是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西医称为乳腺小叶增生、乳房囊性增生、乳房纤维瘤等。笔者于2008年9月~2010年10月间,采用针灸配合局部和背部交替走罐治疗本病2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5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小20岁,最大44岁,平均32岁,20岁~35岁17例,36岁~44岁8例;病程最短2个月,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与2型糖尿病患者不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比较。方法 2008年至2010年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87例,按是否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症为标准分为两组:A组95例,男48例、女47例,年龄(57.34±10.32)岁,有颈动脉粥样硬化;B组92例,男47例、女45例,年龄(56.83±10.71)岁,无颈动脉粥样硬化,两组均检测BMI、血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A组BMI、TC、HbA1c、LDL-C、SBP高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HDL-C、TG、DBP的比较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是造成2型糖尿病患者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