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先证者 ( 1 ) 女 ,4 8岁 ,4年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头颈部无规律摆动 ,面部不自主多动 ,幅度较大。此后病情进行性加重 ,出现四肢不自主舞蹈样多动。 2年前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智能减退。查体 :记忆力下降 ,以近记忆力减退明显 ,计算力差 ,情感反应迟钝。头颈部、四肢舞蹈样多动 ,肌张力降低 ,腱反射活跃 ,无感觉障碍 ,未引出病理反射。内科系统检查无异常。心电图 :广泛轻度异常 ;脑 CT:脑回变窄 ,脑室扩大 ,脑沟、脑裂加深 ,提示脑萎缩。MMSE评分 :2 1分。患者入院后给予氟呱啶醇、雷米封等药物治疗 ,1周后多动情况明显好转 ,但智…  相似文献   
6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时间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持续时间和影像学特征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TIA持续时间≤1h组(13例)和1~24h组(23例),分析头颅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显影率特点,对两组患者1年后进行随访,分析脑梗死发生率与持续时间和影像学特征的关系。结果结果TIA持续时间≤1h组2例头颅MRI-DWI异常,持续时间1~24h组17例头颅MRI-DWI异常(χ2=11·416,P=0·001)。1年后随访结果:持续时间≤1h组1例发生脑梗死,持续时间1~24h组14例发生脑梗死(χ2=9·663,P=0·004)。结论TIA持续时间长,头颅MRI-DWI异常率高,其临床预后结果差。  相似文献   
63.
64.
有关HAV、HBV、HCV、HDV、HEV感染的研究各地都有报道,但对五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的全面调查报道较少,我们于1993年7月在天津宁河某村进行了病毒性肝炎感染的综合调查,以了解天津地区病毒性肝炎感染的状况,为今后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干预前后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有效性与安全性情况以及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干预前的2009年11月全部出院病历以及干预后的2010年11月全部出院病历,进行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对照研究。结果:干预后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下降,由干预前的38.09%下降为干预后的31.09%(P〈0.01);干预后用药不合理性表现形式显著改善,用药无适应证、剂量超量、疗程不当、联合用药不当、溶媒选择不当、混合配伍等用药不合理现象都有所改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降低,由干预前的3.04%下降为干预后的0.66%(P〈0.01),临床疗效提高,由干预前的89.00%上升为干预后的98.35%(P〈0.01);人均中药注射剂费用由637.35元下降为398.11元。结论:医院采取的干预措施有效、可行,提高了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与安全性,降低了中药注射剂药品费用,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提高疗效,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开展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指导工作提供了切入点。  相似文献   
66.
张士洋  张士勇  程军 《医药导报》2012,31(5):596-598
目的探讨复方虎黄搽剂促烫伤愈合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各6只,将大鼠背、侧腹浸入100 ℃水中12 s制备Ⅲ度烫伤模型。复方虎黄搽剂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烫伤处分别涂抹18.7%,37.4%和56.1%复方虎黄搽剂溶液,每只0.5 mL;阳性对照组涂美宝湿润烧伤膏0.5 g;空白对照组给予未加药溶剂0.5 mL。均每天3次,连续20 d。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烫伤后即时及治疗后第11,21天烫伤创面面积,测定创面羟脯氨酸含量。结果复方虎黄搽剂高、中剂量组大鼠Ⅲ度烫伤创面面积较空白对照组显著缩小,创面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复方虎黄搽剂可以促进烫伤模型大鼠创面愈合,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增加创面组织中羟脯氨酸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67.
张士勇  程军  叶云 《中国药业》2012,21(6):36-37
目的建立检测稳心颗粒中非法添加的盐酸普萘洛尔、盐酸维拉帕米和盐酸普罗帕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Inertsil ODS—SP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6.8g,辛烷磺酸钠1.3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用磷酸调节pH至3.0)-甲醇(40:60),流速为O.8mL/min,检测波长为223nm,柱温为25℃。结果盐酸普萘洛尔、盐酸维拉帕米和盐酸普罗帕酮进样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976~2.47μg(r=1),0.01~2.5μg(r=1)和0.009948~2.487μg(r=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11%,97.63%和98.88%,RSD分别为1.85%,1.92%和1.46%(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稳心颗粒中非法添加盐酸普茶洛尔、盐酸维拉帕米和盐酸普罗帕酮的有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年1—6月归档病历中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有关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结果:494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395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9.96%。在初次给药方面,术前0.5~2 h、2~24 h和>24 h用药者分别为12例9、1例45例;术后用药者247例。在持续给药中,术后预防用药时间<3 d者30例、3~7 d者253例、>7 d者112例。术后单一用药者占66.84%,二联用药者占31.64%,三联用药者占1.52%。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品种档次高、选用药时机不当以及过度用药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69.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骨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影响。方法:抽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2011年1-5月和2012年1-5月骨科住院患者消耗药品品种、数量、金额及统计同期各临床科室住院人数和平均住院天数,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并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骨科住院患者AUD为63.5DDD,活动后AUD为21.8DDD。结论:专项整治活动显著提高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70.
2011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记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计算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AUD)并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平均用药强度为61.49。第3代头孢菌素、第2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呋辛钠分列各类别及各品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前3位。结论我院仍存在抗菌药物用药过度、档次过高等问题,需继续加大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