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感染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实验结果表明:经肌肉和腹腔接种病毒,褐家鼠可于第7~9天检出肺抗原,第9~17天检出血清IgG抗体;接种病毒后第1天即可出现病毒血症,且持续到第10天。黑线姬鼠可于第5~15天检出肺抗原,第5天开始检出血清IgG抗体;接种病毒后第5天出现病毒血症,同时唾液中带有病毒。该实验未证实鼠尿、粪带有病毒,有待重复实验。  相似文献   
22.
我国流行性出血热(FHF)主要分野鼠型和家鼠型二种,两型EHF 的宿主动物、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都有不同[1~5],两型EHF 病毒的抗原性亦存在差异[6]。我们调查了两型EHF 不同临床病人系列血清中特异性IgA、IgM 和IgG 抗体的产生时间、高峰期、高峰期的抗体水平和持续时间,并比较不同临  相似文献   
23.
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比利时热带医学研究所(ITM)联合举办,埃博拉病毒研究国际研讨会于1996年9月4~7日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召开,我们应邀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交流的埃博拉出血热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流行概况埃博拉出血热于1976年首次在扎伊尔和苏丹流行后,1979年  相似文献   
24.
采用踏车式心功量机,对装甲步兵连60名19~24岁的健康战士进行体力测定,按均值±标准差的范围,并参考国外标准,提出了此次研究的体力分级标准;PWC_(170)>15kg·m/kg min为强体力;11~15为中等体力;<1为弱体力。从以上三类体力人员中各选10名,共30名为受试对象,观测他们在开窗行驶、闭窗行驶闻窗停车三种条件下的生理反应。生理指标测定体温、皮温、脉膊、出汗率,并计算平均体温、出汗率、积热指数和紧张指数,询问主观感觉,气象指标测定使用电子三球温度计。经过对264人次的观测,获得了八千余个生理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表明:(1)在湿热环  相似文献   
25.
在用非疫区黑线姬鼠分离EHF病毒的传代中,发现感染鼠鼠肺中存在一种可传代的EHF相关因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其特异性作了检查:101份EHF患者血清96%阳性,175份正常人及其他疾病患者血清全部阴性;20例EHF患者双份血清,18例的恢复期有4倍以上抗体滴度升高;12例EHF患者血清对KHF抗原及EHF相关因子的阴、阳性反应基本一致;抗呼肠孤病毒血清和抗类呼肠孤病毒血清等全部阴性;血清编码双盲法检查和预期结果一致;抗KHF血清对EHF患者血清的免疫荧光反应有显著阻断作用,抗呼肠孤病毒Ⅰ~Ⅲ型多价血清无此作用。上述结果可初步确定,此相关因子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相似文献   
26.
近十年来,医学病毒学发展迅速,集中表现在分子病毒学上。由于对各种病毒的基因成功地进行了纯化(克隆)分析,使人们对病毒本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水平。再加上细胞融合技术,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和应用促进了分子病毒学的发展,使之广  相似文献   
27.
宋干  鄂启顺 《疾病监测》1999,14(12):467-470
山东省1968年发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后,发病逐年增多。1973年发病35例;1983年发病5208例,此11年间占全国发病数3-42%;1984~1988年年发病数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首,此5年间占全国发病数24-81%;1989~1991年发病数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3、第5及第3位;1992~1998年年发病数均居全国第一,此7年间占全国发病数28-56%。为了解山东省出血热持续高发原因,1997年曾对高发病区临沂市(莒南县、费县)进行过考察,分析了高发原因,提出了…  相似文献   
28.
实验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免疫的BALB/C鼠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成功地获得了三株杂交瘤细胞株(25号、32号、19号),能分泌高滴度高特异性的流行性出血热单克隆抗体。以此种细胞株制备的小白鼠腹水单克隆抗体的滴  相似文献   
29.
近年在非洲扎伊尔西南部基奎特市流行一种病死率很高的埃博拉(又译为埃波拉)病毒病,病死率达71.8%,一时震惊了世界医药界。世界卫生组织的医疗队前往调查,扎伊尔采取了封锁疫区等控制疾病蔓延的措施,其周围国家也采取了防止疾病传入的措施。 埃博拉是什么疾病呢?据研究,埃博拉病毒病又称埃博拉出血热,以高热、出血及高病死率为特征。这种  相似文献   
30.
本文报告从流行性出血热疫区江西省宜丰县野外捕捉的罗赛鼠和社鼠中分离出两株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鼠肺标本冰冻切片,用 EHF 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反应阳性;接种 Vero—E6细胞,经 IFA、ELISA 及电镜检查,证实为 EHF 病毒;用十种 EHF 单克隆抗体对其抗原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分离出的两株病毒其抗原性与家鼠型 EHF 代表株 R_(22)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