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以甲硝唑为基础配伍的2组抗胆道感染药物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言才  方焱  屈建 《安徽医药》2003,7(1):10-13
目的 探讨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甲硝唑G)与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配伍的稳定性及贮存期。方法 借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硝唑、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的含量 ;用经典恒温法、留样观察法考察甲硝唑G 头孢唑啉钠及甲硝唑G 头孢曲松钠配伍液的含量、pH值及外观的变化。结果 甲硝唑、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2 0 1~ 2 0 0 8mg·L-1、5 0 7~ 30 4 2mg·L-1、4 0 3~ 2 0 16mg·L-1;平均回收率依次为 (99 5 8± 1 6 3) %、(99 78± 1 2 3) %、(99 93± 0 96 ) % ;70℃ ,8h内的热分解产物不干扰测定。恒温加速试验时 ,配伍液中甲硝唑稳定 ;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降解均遵循一级动力学反应 ,2 0℃的T0 9分别为 2 6 0 8d和 6 0 7d ,T1/ 2 为 171 5 4d和 39 95d ;溶液颜色有随温度、时间递增而加深的趋势。室温 (2 0℃±1℃ ) ,0~ 12 0h内留样观察 ,配伍前后药物残存率 >95 % ,pH值、外观均无明显改变。 结论 高温 (5 0、6 0、70℃ )下 ,甲硝唑稳定 ,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随温度、时间递增而逐渐降解 ;室温下 ,0~ 12 0h内 ,2组配伍液的含量变化在允许范围内 (<5 % ) ,pH值、外观无明显变化 ,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2.
方焱  孙言才  屈建 《安徽医药》2003,7(4):289-290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人血清中苯巴比妥 (PB)、苯妥英 (PT)和卡马西平 (CBZ) 3种抗癫痫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方法。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 ;流动相为甲醇 -水 (5 5∶4 5 ) ;内标物为巴比妥 (BB) ;检测波长为 2 2 0nm ;流速为 1 0ml·min-1;柱温为 30℃。结果 PB在 1 0~ 80mg·L-1范围内呈线性 (r =0 9999,n =5 ) ,PT在 1 0~ 5 0mg·L-1范围内呈线性 (r=0 9996 ,n =5 ) ,CBZ在 0 5~ 2 0mg·L-1范围内呈线性 (r =0 9995 ,n =5 ) ;其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 0 2 5、0 2 5及 0 1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5 75 %、96 5 4 %和 92 13% ;日内RSD(% )小于 6 2 9% ,日间RSD(% )小于 6 6 4 % (n =5 )。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灵敏 ,适用于癫痫病人血药浓度监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料药及注射剂中丹皮酚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测定原料药及注射剂中丹皮酚 (paeonol,Pae)的含量。 方法 采用LichrospherC18柱 (4 6mm× 2 5 0mm ,粒径 5 μm) ;以甲醇乙腈水 (30∶4 0∶30 )为流动相 ;流速为 0 8ml·min-1;检测波长为 2 74nm ;柱温为 2 5℃ ;进样量为 2 0 μl。结果 Pae的线性范围为 0 0 2~ 2 5 6 0mg·L-1,回归方程为 ^Y =3772 5 2 5 8X - 0 74 74 ,r =1 0 0 0 0 ,n =5 ;平均回收率为99 87% ;日内、日间变异均小于 4 %。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 ,可用于Pae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4.
色谱新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言才  屈建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11):973-977
综述了国内外用于体内药物分析的一些新兴色谱技术,如色谱-固相微萃取联用法、色谱-质谱联用法、色谱-色谱联用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分子生物色谱法、手性色谱法等的具体应用进展;展望了色谱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应用中的前景及其发展方向,即开发新的检测技术及借助计算机手段,以实现其连续化、自动化、联用化及智能化.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某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情况,探讨发生ADR/ADE的年龄因素。方法:对某院2007年度共收集到的ADR/ADE报告表1102份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年龄分布情况。结果:2007年度某院发生ADR/ADE高峰年龄集中时点为38岁,高峰期年龄为24岁~52岁。统计分析显示,圆形分布法明确可靠,可以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26.
丹皮酚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丹皮酚(paeonol,Pae)在正常小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为Pae药理作用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正常小鼠一次性按50mg.kg-1灌胃(ig)Pae后,用HPLC法检测不同时间间隔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时间(C-t)数据在计算机上经DAS ver1.0程序软件拟合,进行自动房室模型的判别及药动学参数的计算。结果:正常小鼠一次性50mg.kg-1ig Pae后血清的药-时曲线为单室模型一级吸收,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Ka=(10.7±10.9)min-1,Ke=(0.10±0.07)min-1,Vd=(3.7±1.4)L.kg-1,t1/2Ka=(0.6±0.9)min,t1/2α=(8.7±3.9)min,CL=(0.37±0.16)L.min-1,AUC0-t=(121.9±37.3)mg.L-1.min,MRT0-t=(42.4±7.0)min,tmax=5.0min,Cmax=(14.5±6.1)mg.L-1。结论:正常小鼠ig Pae后,体内药动学过程符合单室模型一级吸收,药物进入体内迅速分布,代谢消除也较快。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了解<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颁布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处方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院2007年400例门急诊处方和60名患者,按照<办法>要求,进行处方点评.结果 该院处方平均合格率为37.2%.不合格处方主要表现为处方不完整、不规范和不合理等.<办法>实施后,部分指标有显著改善,处方平均合格率提高了12.2%(P=0.004),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显著降低(P=0.001),药品使用通用名的百分率显著提高(P=0.000).结论 <办法>的实施对医院处方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苦参醇提物(Sophora flavescens alcohol extract,SFAE)对大鼠尿液代谢轮廓的影响,探讨SFAE可能的肝毒性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灌胃给予SFAE 0、1.25、2.5 g/kg,14 d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HRMS)检测大鼠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组间代谢物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筛选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分析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 3组大鼠尿液中代谢物在14 d后得到很好的区分,发现并鉴定出15个主要的差异代谢物,其中N6,N6,N6-三甲基-L-赖氨酸、胆酸、甘氨胆酸、脱氧胆酸、马尿酸和肌酸与肝脏毒性关系密切,二氢鞘氨醇和酮戊二酸表达水平降低,其余13种差异代谢物表达水平升高,苦参主要干扰大鼠体内胆汁酸代谢、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代谢通路。结论 SFAE对大鼠产生肝毒性,且肝毒性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 通过参与胆道术后伴发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E)胆道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尤其是多药耐药菌的防治和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团队,根据患者血常规、血生化、体温以及腹痛等病情变化,提供合理性意见,与临床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对其主要药物治疗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患者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第2天,血常规白细胞15.76×109/L,中性粒细胞80.9%,诉有发热、头疼等不适,体温38.7℃,考虑胆道感染尚未控制;针对患者感染部位、抗菌药物药动学及抗菌谱等特点、可能为耐药菌等情况,临床药师建议将抗菌药物头孢米诺调整为头孢哌酮/舒巴坦2 g,1次/12 h,静脉滴注,同时留取胆汁行细菌培养加药敏,待药敏结果报告后再作调整;考虑头孢哌酮/舒巴坦可干扰体内维生素K的代谢,造成出血倾向,建议加用维生素K1,医师采纳了临床药师建议,治疗3d后患者体温逐渐得到控制,腹痛、头疼等不适症状有所缓解,复在血常规白细胞10.85×109/L,中性粒细胞75.2%;胆汁细菌培养3d后回示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生长,药敏结果提示,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维持前抗感染治疗方案,治疗7d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直接面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参与制定抗感染个体化治疗方案,开展药学监护,对多药耐药菌的预防与治疗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张蕾  史天陆  孙言才  苏汉中  姜玲 《安徽医药》2013,17(6):1051-1053
目的探索制订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评价标准,为临床合理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依据药品说明书和卫生部有关规定等,建立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评价标准,然后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住院患者出院病历120例,进行评价,发现存在问题。结果建立的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评价标准,包括适应证、联合用药、管理指标、用法、用量、药物的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临床疗效及疗效监测措施等内容。通过回顾性应用评价标准,发现某院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做得较好的方面有:联合用药、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给药途径、处方医师权限管理均符合标准;但存在用药疗程不足或偏长现象、不符合适应证标准比例占29.17%、14.17%、存在药物配伍禁忌、滴注时间在病例中无记录等不合理现象。结论建立的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评价标准在评价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方面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能够发现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