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4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9篇
内科学   17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318篇
预防医学   16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3篇
  4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因素、剖宫产手术技术的提高,广大的孕妇对于剖宫产分娩出来胎儿的方法已普遍接受。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人们关注的重点反而不是剖宫产,而是在剖宫产后相关并发症,这其中主要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主要的症状有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等,这些并发症的产生对孕妇及其家属的精神上、身体上、工作上以及经济上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如果并发症发生严重情况,甚至会对产妇的生命造成威胁。与此同时,产科的医生所受到的压力也增加起来,而且病床周转率也随之降低。笔者根据本院一些临床实例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此为临床提供能够有效预防与控制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以及对愈合不良切口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人群细胞因子水平与抑郁症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研究国内细胞因子与抑郁症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1.5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合计577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31例,健康对照组2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6浓度[WMD=13.71,95%CI(6.91,20.51),P<0.000]和IL-1β浓度[SMD=2.15,95%CI(1.04,3.26),P<0.000]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抑郁组患者IL-2浓度亦高于健康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人群患抑郁症与IL-6、IL-1β水平升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由于本研究的局限性,IL-6、IL-1β浓度与抑郁症的发作性质、严重程度的定量关系等内容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比较不同阴离子交换树脂对人参总皂苷的吸附和洗脱性能,阐明其吸附/洗脱机制,建立适合人参总皂苷纯化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方法。方法 以比吸附量、比洗脱量、洗脱率和回收率为指标,考察5种大孔树脂(D301,D315,D312,D330,D201)的吸附/洗脱特性。利用拟一级、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及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对优选树脂和D101型大孔树脂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进行研究,阐明阴离子交换树脂与常规大孔树脂之间的吸附机制差异。通过动态吸附/洗脱试验优选阴离子交换树脂柱色谱纯化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试验,通过液质联用法(LC-MS)对纯化前后9种单体人参皂苷类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D301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明显优于其他4种阴离子交换树脂,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pH 8,上样体积2 BV,上样流速4 BV·h-1,用水和20%乙醇各3 BV洗脱杂质,加80%乙醇8 BV洗脱,洗脱流速4 BV·h-1。经D301型树脂纯化后,9种单体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富集系数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整体富集系数达5.3,整体回收率80.9%,人参总皂苷纯度也从粗提物的17.07%提高至91.19%。结论 D301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人参总皂苷的方法简便可行,实现了从人参药材中一维柱色谱富集高纯度人参总皂苷的目的。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B型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变化。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6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通过冠脉造影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9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老年人54例。两组对象入选后均接受外周血BNP和hs-CRP表达浓度测定。结果老年冠心病组的外周血BNP和hs-CRP表达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BNP和hs-CRP表达浓度明显增加,也可作为确诊的参照指标。  相似文献   
36.
儿童骨骼尚未发育成熟时期发现的脊柱侧凸,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则必须手术治疗,传统的皮下Harrington棒理论上可以达到治疗目的,但存在脱钩、断棒、顶皮、自发融合等问题.作者在传统皮下Harrington棒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设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摘 要 目的: 观察参仙升脉口服液辅助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仙升脉口服液20 ml,po bid。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临床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参仙升脉口服液可有效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2007年以来国内外有关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引用情况,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循证分析的方法对搜集到的367篇中英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6篇文献,中文文献132篇,共提取150项指标,总引用频次≥10的指标共27项;英文文献14篇,共提取34项指标,总引用频次≥5的指标共16项。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大对患者安全的关注,规范指标的应用,学会善于使用负向指标,不断拓宽患者安全指标的涵盖广度。  相似文献   
39.
文章主要探讨医院图书馆提高印刷型期刊利用率的对策.首先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医院图书馆印刷型期刊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分析成因,提出从科学采购期刊、优化服务手段、加强馆际合作、政策激励等措施提高馆内印刷型期刊的利用率,为提升医院的临床、科研、教学和管理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肺组织损伤病理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死亡患者的肺部病变特点。方法 采用光镜、组织特殊染色对3例SARS死亡患者的肺组织进行了重点观察。采用兔抗-Fas、鼠抗-PCNA、鼠抗-CD83、CD4、CD8单克隆抗体,经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肺及肺门淋巴结等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 肺脏的外观多呈红色或紫红色,镜下显示不同程度的间质渗出性或漏出性炎症和肺泡损伤,肺泡间隔内单个核细胞浸润,肺泡腔内有透明膜形成及凋亡脱落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一些肺泡毛细血管腔内可见纤维素性血栓形成,支气管动脉腔内有血栓栓塞。增宽的肺泡间隔内有纤维素沉积。3例肺泡腔内未见明显地巨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少见,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泡间隔、肺门淋巴结内的单个核细胞有较多的Fas抗原表达;与慢性炎性淋巴结相比,SARS患者的肺门淋巴结内淋巴细胞结构破坏、淋巴细胞稀疏、数量明显减少,但CD83及CD8阳性细胞仍较多见,而CD4阳性淋巴细胞少见。脾脏也可观察到淋巴细胞数量的减少,白髓萎缩,出血坏死,表达CD4的阳性细胞减少。结论 严重的肺组织及免疫系统损伤可能导致SARS患者的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