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序贯化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4例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序贯治疗组(A)41例及单纯化疗组(B)43例,A组先采用GP方案化疗,先化疗2周期后行放疗,放疗结束后再行2周期化疗;B组采用GP方案化疗。结果序贯治疗组治疗有效率(CR+PR)68.29%;化疗组治疗有效率(CR+PR)34.8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年生存率A组53.66%,B组25.58%,差异有显著性(P<0.05);2年生存率A组19.51%,B组11.63%,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人均能耐受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论三维适形序贯化放疗可提高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低,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2.
肝细胞癌( HC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上升,位列世界范围内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1]。 HCC 现代治疗原则已从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发展为多学科参与、多技术应用、多阶段序贯的综合治疗[2]。射频消融( RFA)因其创伤小、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强、费用较低等优点,在HCC综合治疗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与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共同成为HCC的三大治愈性手段[3]。我国HCC患者肝炎肝硬化背景居多,肝功能储备差。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医疗水平参差不齐,我国HCC的RFA治疗更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73.
高君  孙文兵 《中级医刊》2014,(12):13-15
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占肝良性肿瘤的73%;是仅次于肝转移癌的肝脏第二常见肿瘤;中年女性患者多见,男女比例为1:(5~6)[1-5]。在组织学上,肝血管瘤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临床以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依照瘤体直径大小,肝血管瘤可分为三级:小血管瘤(〈5cm)、大血管瘤(5~10cm)和巨大血管瘤(〉10cm)。  相似文献   
74.
对急性重症胆管炎诊断标准的几点建议—16年病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急性重症胆管炎诊断标准的几点建议──16年病例总结Severalsuggestionsonthediagnosticcriteriaforacuteseverecholangitis──areviewofl6yearsexperience孙文兵,韩...  相似文献   
75.
胆道感染时肝脏枯否细胞吞噬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脏枯否细胞(KC)功能的改变与肝脏的病理生理变化联系密切,本文用标记的人体微凝白蛋白(HMAA)血液半清除期法(T_(50))测定了大鼠在以下3种病理状态下肝脏KC吞噬功能的变化规律。(1)胆道梗阻组(BDL):在1%戊巴比妥麻醉下(30mg/kg)经上腹部切口双重结扎胰外部分胆管而成。(2)胆道感染组(AC):在BDL的基础上往近肝端胆管内注入O_(111);B_4型大肠杆菌菌液0.2ml(5×10~9cfm/ml)。(3)假手术组(SO):除不结扎胆管外,其余操作均同BDL组。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老化肝脏枯否细胞(KC)吞噬功能降低和内毒素(LPS)易感性的机制。方法 体外观察不同浓度LPC对不同月龄(6,12,18和24)大鼠肝脏KC肌动蛋白,肌球蛋白,波形蛋白三种细胞骨架成份的影响。结果 与6月龄组比较,18和24月龄组KC三种骨架成份分布明显改变,含量明显降低,6和24月龄组KC受体浓度LPS(10ng/ml)刺激后各细胞骨架成分明显增加,但24月龄组增加幅度显著低于6月龄  相似文献   
77.
孙文兵 《大众健康》2005,(12):17-17
来自东北的王先生.两年前曾患急性重症胰腺炎,在当地医院救治后痊愈出院.此后,除了上腹部常感轻度不适外,没有其它明显不适。两月前.王先生无明显诱因突发呕血.约2000毫升,病情危重,急送当地医院抢救,方转危为安。胃镜检查发现王先生患有严重的食管和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正是这些血管破裂所致。  相似文献   
78.
肝癌合并中重度门静脉高压症时肝功能较差 ,病情复杂 ,处理困难。我科自 1999年 6月至今 ,收治这类患者 88例 ,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88例 ,男 61例 ,女 2 7例 ,年龄 3 2~ 66岁 ,平均 46.8岁。2 .肝癌情况 :88例共 91个癌灶 ,直径为 0 .6~ 10 .7cm ,平均 4.3cm。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 86例 ,胆管细胞性肝癌 2例。3 .门静脉高压症情况 :88例中 ,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伴红色征者 76例 ,其中 63例有消化道出血史 ,出血次数为 1~ 8次。所有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脾大、脾亢 ,B超或CT提示脾厚 5 .6~ 8.7cm ,平均 …  相似文献   
79.
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23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不合并肝癌及胆管癌的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随访236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217例,占91.9%(217/236)。结果 围手术期止血率98.3%(232/236),围手术期死亡率1.27%(3/236)主要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平均随访时间2.3年.术后复发出血率3.37%(8/236)肝性脑病发生率2.97%(7/236)。结论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好。为提高于术疗效应做到: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彻底断流,熟练掌握本手术的技术要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0.
钝性肝创伤(blunt hepatic trauma,BHT)是平时交通伤、坠落伤患者最常见的肝创伤类型。严重BHT是创伤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创伤救治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