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研究预注布托啡诺预防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收集预注布托啡诺预防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随机对照试验资料。从纳入的研究中提取资料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再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项随机对照试验,共608例患者。预注布托啡诺组肌阵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14,95%CI(0.10~0.19),P<0.01];预注布托啡诺组轻度肌阵挛[RR=0.40,95%CI(0.24~0.65),P<0.05]、中度肌阵挛[RR=0.14,95%CI(0.08~0.27),P<0.01]和重度肌阵挛发生率[RR=0.04,95%CI(0.01~0.09),P<0.01]均显著低于预注生理盐水组;预注布托啡诺组术后恶心呕吐[RR=3.00,95%CI(0.32~28.42),P=0.34]和头晕[RR=7.00,95%CI(0.88~55.98),P=0.07]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注布托啡诺能有效预防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并降低不同程度肌阵挛发生率,且不增加术后恶心呕吐和头晕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2.
本文报告单采浆献血员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血清学研究结果。通过对5个自然村3 496人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单采浆献血员肝炎现患率和单项ALT异常率分别为17.10%和23.23%,二者均显著高于全血献血员和非献血员成人。经排除法证明,上述肝炎患者绝大多数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后将部分单采浆献血员肝炎病例和单项ALT异常者的血清标本,送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检测,抗-HCV阳性率分别为97.06%和100%。证实为HC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单采浆献血员HC流行是由单采浆还输血球过程中交叉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63.
1989年东京非甲非乙型肝炎国际学术会议将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命名为丙型肝炎。1985年秋末在固安县某村单采浆献血员(即抽取全血后,单取血浆,将血细胞还输给献血员)中暴发成人肝炎。经调查,发现在该县单采浆还输血细胞献血员中存在丙型肝炎流行,与单采浆还输血细胞过程中血液交叉污染有关,采取相应措施后,疫情基本控制。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红景天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和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组,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对各组给予相应的实验药物,然后在缺血再灌注24h和72h后处死所需动物,采用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TUNEL标记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观察细胞凋亡数目和Bcl-2、Bax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各剂量组均可缩小大鼠脑皮质的梗死体积(P<0.05或P<0.01),降低残存细胞中TUNEL阳性细胞数(P<0.05或P<0.01);增加Bd-2表达阳性细胞数,降低Bax表达的阳性细胞教,升高Bcl-2/Bax的表达比例(P<0.01).总体上24 mg·kg-1剂量组作用较好,优于阳性对照药尼莫地平(P<0.05或P<0.01).结论 红景天苷有明显的抗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Bcl-2阳性细胞的表达,降低Bax阳性细胞的表达,提高Bcl-2/Bax表达比有关.  相似文献   
65.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过程中的准种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持续感染者与自然阴转者外周血HCV准种构成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基因扩增、分子克隆和测序的方法,对未接受过治疗的4例HCV持续感染者与4例自然阴转者前后间隔10年血清中HCV高变区1(HVR1)基因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及遗传进化关系比较。结果与持续感染者相比,自然阴转者外周血HCVHVR1区准种群体组内平均遗传距离、熵值较小。4例持续感染者中有3例10年前后血清HCVHVR1准种群体组内与组间遗传距离有明显差异。8例感染者中有7例血清HCV准种KA/KS值大于1。结论在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中HCV准种遗传复杂度、变异度大小可能与丙型肝炎的转归相关;HCV准种构成可能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6.
丙型肝炎病毒家庭内感染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 28名抗-HCV阳性的献浆血员, 46名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 46名抗- HCV阳性者.他(她)们的配偶,抗-HCV阳性率分别为28. 6%(8/28),15.2%(7/46),0.0%(0/46)。13例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所生的 15例婴儿,1月龄前血清中抗-HCV、HCV RNA阳性率 86. 7%(13/15);27名急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哺乳10~12个月的婴儿。抗-HCV阳性率14.8%(4/27)。提示丙型肝炎病毒可能存在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其他方式的家庭内传播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67.
河北省固安县北斜村HCV感染者三年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对42例抗0HCV阳性者进行了三年随访研究,发现血清ALT异常者占18.1% ̄26.2%,HCV RNA阳性率为80%。三年间抗-HCV年阴转率仅0.95%,抗-HCV抗体几何平均滴度160左右,1991年1994年检测结果表明抗-HCV GMT值无明显差异,抗体滴度与血清ATL水平以及HCV RNA无关。  相似文献   
68.
河北省献血员HCV感染状况调查及筛查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个献血村献浆血员抗-HCV平均阳性率为 45.82%(203/443),献全血血员为2.97%(31/1045);3个省市级血站和 4个县医院献浆血员抗-HCV平均阳性率为 17. 45%(186/1066),献全血血员为1.17%(10/856),义务献血员为0.49%(6/1223),抗-HCV筛除率为23.1%~90.9%,平均78.4%(109/139),抗-HCV年阳转率7.23%(68/940)。本文结果表明,无论是开展抗-HCV筛查前还是现在,献血(浆)交叉污染造成的HCV感染都很严重,故应继续加强采供血管理和抗-HCV筛查,大力提倡义务献血制度。  相似文献   
69.
目的 了解某农村人群甲、乙、丙、戊和庚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特点。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试验 (EIA)检测血清抗 -HAV、HBsAg、抗 -HBs、抗 -HBc、抗 -HCV、抗 -HEV和抗 -HGV ,并对抗 -HGV阳性者应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RT -nPCR)检测HGVRNA。结果 该人群抗 -HAV、抗 -HCV、抗 -HEV和抗 -HGV流行率分别为 86.9%、11.5 %、2 .9%和 1.8% ,HBsAg阳性率为8.0 % ,HBV总感染率为 5 4.8%。HAV以 5岁以下儿童感染率最低 ( 35 .0 % ) ,到 10岁时 85 .0 %的儿童已感染HAV。HBsAg阳性率呈现两个高峰 ,分别在 5~ 9岁和 40~ 49岁年龄组 ;HBV总感染率到 10岁时为 5 5 .0 % ,然后随年龄增长而上升。HCV感染主要集中在 2 0~ 49岁年龄组 (占 77.8% )。各型肝炎病毒男女感染率无明显差异。献浆次数、年限与HCV、HEV、HGV感染呈正相关。HBsAg、抗 -HBc、抗 -HCV呈现家庭聚集性 ,但仅HBsAg呈现母亲与子女相关。抗 -HCV阳性者中ALT异常率 ( 15 .9% )显著高于抗 -HCV阴性者 ( 1.2 % ,P <0 .0 1)。结论 该人群甲、乙、丙、戊和庚型肝炎病毒感染具有不同的流行病学特点 ;献血浆是该人群HCV、HEV和HG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抗 -HCV阳性者多伴有肝损害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输血后丙型肝炎(PT-HC)病人长期转归。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使用第二代EIA丙型肝炎(HC)诊断试剂和PCR技术检测HCV RNA,连续对52例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PT-HCV)感染者进行15年随访研究。结果在随访的41例PT-HC病人中抗-HCV和HCV RNA均阳性的34例占82.9%,其中ALT异常者14例占34.1%,伴有病毒性肝炎症状和体征者12例占29.3%;7例抗-HCV阴性,且HCVRNA阴性,ALT正常。在11例隐性感染者中ALT均正常,抗-HCV、HCVRNA均阴性,且无症状和体征。结论HCV显性感染者转慢率高,而隐性感染者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