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的掌握湖北省输人性疟疾发病态势,探索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收集1999~2012年全省输人性疟疾网报疫情、个案调查、主动监测资料,对病例进行人群、时间、地点分布及发病与就诊、防控效果分析。结果1999~2012年全省报告输入疟疾457例,其中恶性疟占60.17%(死亡7例)、间日疟占38.95%、卯形疟占0.44%、三日疟占0.44%。发病年龄17~69岁,男女比为24:1。全年各月都有发病,春节前后发病占40.49%。从非洲输入病例占62.39%、东南亚占27.43%,务工人员输入疟疾占93.36%。输入疟疾发病地分布中武汉市占51.99%、宜昌市占9.29%、恩施州占7.96%。主动监测同行回归人员带虫率为19.96%。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平均为8.91d,当天就诊率占15.27%,对病人及疫点监测未发现继发病例。结论输入性疟疾逐年呈上升态势;健全防控网络和建立医疗救治中心是减少输入性重症疟疾发生的有效措施;对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同行回归人员主动监测,规范治疗现症病人及时处置疫点是遏制继发病例的有效手段;加强务工人员疟防知识宣传和健全防护措施是降低务工人员感染疟疾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了解湖北省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涂片制作质量和实验室人员疟原虫镜检能力水平,为消除疟疾后的有效监测提供技术保障。方法 对2020—2021年湖北省网络报告和疑似疟疾病例血片和随机抽取的各市州发热病人阴性血片进行镜检复核,对血片制作、染色、清洁度、镜检结果及虫种判定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20—2021年共复核疟原虫血片1 661张,制片、染色、清洁度总合格率分别为88.50%(1 470/1 661)、80.01%(1 329/1 661)、84.71%(1 407/1 661)。复核阳性病例63例,血片156张,阳性血片制片、染色、清洁度合格率分别是78.21%、76.92%、82.69%,阳性符合率为77.78%,虫种符合率为87.76%。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的虫种符合率分别为94.74%、90.00%、80.00%和80.00%。复核阴性血片1 505张,阴性血片制作、染色、清洁度合格率分别为89.57%、80.33%、84.92%,复核一致率为100%,未发现漏检。阴阳性血片制作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33,P<0.05),染色和清洁度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涂片质量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沉渣较多、溶血不全、血膜制作不规范、染色深浅和厚血膜脱落。不同地区阴性血片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制作=73.109、χ2染色=130.637、χ2清洁度=68.806,P均<0.05),且城市医院血片制作、染色和清洁度均优于乡镇卫生院(χ2制作= 21.551、χ2染色=13.561、χ2清洁度=12.523,P均<0.05)。结论 湖北省各市州血涂片质量整体较好,阳性血片质量及疟原虫定性诊断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PCR)在输入性卵形疟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回顾性检测湖北省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网报疟疾病例,比较疟疾快速诊断试剂盒(Rapid diagnostic tests,RDTs)、显微镜镜检和巢式PCR这三种方法对输入性疟疾的检测效果。结果巢式PCR共检出卵形疟24例,其中经典亚种10例,变异亚种14例;RDTs阳性13例,阴性11例;显微镜检15例诊断为卵形疟,8例为间日疟,1例为三日疟。卵形疟两亚种在RDTs诊断阳性率和镜检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巢式PCR在输入性卵形疟的诊断和分型上较RDTs和镜检法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制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and Japanese Encephalitis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JEV).方法 选用我国自主开发的麻疹病毒沪-191疫苗株和乙脑病毒SA14-14-2疫苗株,制备单价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和乙脑减毒活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JEV)原液,进行干扰试验、配比试验、保护剂筛选试验、稀释液筛选试验、冻干曲线的选择.结果 确定了M-JEV的制备工艺,进行了M-JEV的中试.中试M-JEV经全面检定符合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单价MV和JEV质量标准.动物试验未见病毒间交叉干扰,未见加重反应,未影响小鼠的免疫应答,表现了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结论 成功制备了M-JEV.  相似文献   
25.
目的应用多重巢式PCR技术对一例输入性疟疾混合感染病例进行诊断和鉴定。方法采集镜检初诊为输入性卵形疟患者血样,进行疟疾快速诊断试剂检测、显微镜镜检复核、多重巢式PCR检测及测序分析。结果该患者经快速诊断试剂检测结果为非恶性疟原虫阳性;镜检复核查见寄生于红细胞内的疟原虫环状体、大滋养体和配子体,根据形态鉴定为卵形疟;多重巢式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在760bp和205bp处有特异性扩增条带,测序后经Blast比对,分别与Gen Bank数据库中卵形疟原虫变异亚种和恶性疟原虫部分序列的一致性为99.00%。结论该患者经多重巢式PCR和序列分析确诊为湖北省首例输入性卵形疟原虫变异亚种与恶性疟原虫混合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