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0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血管瘤是人类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血管瘤尽管有可能生长但不是一种真性肿瘤,它是一种先天异常,可以把它视为一种先天性错构瘤,即形成脉管组织中胚叶残余,穿通内皮细胞的实体质团而增大。从而形成新的脉管组织。从1982年5月起,我们采用大剂量强的松及应用冷冻方法,共治疗血管瘤40例,现将疗效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40例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1~6月34例;6~9月6例。血管瘤直径1~2厘米20例;2~3厘米15例;3厘米以上5例。血管瘤分布在头颈部8例;颜面部24例,躯干5例,四肢3例。(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2.
郑卫华  姒健敏 《浙江医学》1996,18(4):222-223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其病死率达9.5%,而再次出血时,病死率高达60%以上,目前对此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开展了经内镜注射硬化剂进行止血,但由于曲张静脉内压力高,硬化剂注射退针时穿刺处经常发生明显的喷血或涌血,导致视野不清,甚至由于大量出血而被迫中止治疗。为了减少硬化剂注射针孔出血,我们于1993年6月至1995年2月间,对2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在硬化剂注射前后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其控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及减少硬化剂注射针孔出血的作用,并与20例单纯硬化剂治疗者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饮食与癌     
癌症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多年来人们致力于癌症的研究,希望搞清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防止和阻断癌症,保护人类健康。虽然有关癌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之谜至今还未彻底解开,但在许多问题上人们发现癌症是有可能通过自身保护意识的增强来防治的。常言道:“病  相似文献   
74.
感染后吸收不良综合征(Post Infective Malabsorption Syndrome.简称PIMAS)是80年代开始认识并新命名的疾病。指在急性肠道感染后所引起的长期慢性腹泻反吸收不良。以常用的肠道抗炎和促消化吸收药物治疗往往无效。我们用叶酸和土霉素联合治疗PIMAS患者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5.
肠易激综合征与肠道微生态关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肠道微生态与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情况、两者之间的关系和治疗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6.
必诺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铋剂作为一种新型胃粘膜保护剂,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已被国内外消化道专家作为首选药物之一。必诺为第二代铋剂,在剂型、药品质量方面均有突破。我们自1991年6月~9月对该药的临床疗效作了观察,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具有消化性溃疡或胃炎症状、经胃镜和病理诊断的良性活动期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21例,按悉尼标准诊断各型慢性胃炎198例,合计319例。其中男245例,女74例;平均年龄43岁。在近期内均未服胃病药或其它药物治疗无效。溃疡面直径2mm以下,  相似文献   
77.
1999年 5月以来 ,我们采用小针刀配合灵仙痛消散治疗跟痛症 1 2 6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 1 2 6例 ,男 89例 ,女 3 7例 ,年龄 2 1~ 75岁 ,工人 47例 ,农民 65例 ,其他职业 1 4例 ;左足 5 3例 ,右足 5 6例 ,双足 1 7例 ,其中单足跟骨骨质增生 48例 ,病程 2 8天~ 4年。 1 2 6例中 ,常规拍摄 X片 1 2 0例。2 治疗方法2 .1 小针刀疗法 患者取俯卧位 ,在踝关节前置一软垫 ,足跟向上 ,将足垫稳 ,在压痛最明显处快速进刀 ,刀口线与跟腱走行方向平行并与足纵轴垂直 ,针体和足跟底后平面呈 60度角 ,当针刀抵达跟…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促细胞增殖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对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黏膜增生作用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EGF对培养的人羊膜细胞进行不同时间段刺激, MTT法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变化结果;建立CAG大鼠模型,对CAG大鼠皮下注射EGF,12周后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变化。结果剂量-时间-效应关系示EGF浓度10μg/L第3天时促细胞增殖率最高(42.4%,P<0.01),Western blot结果示EGF浓度10~60μg/L时磷酸化Erk1/2活性显著升高;动物实验示EGF治疗组胃黏膜腺体排列整齐规则,炎性细胞极少,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rhEGF和羊EGF)胃黏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阳性的宽度分别为(77.70±4.16)μm和(75.60±2.92)μm,较对照组(54.40±4.54)μm明显增加(P<0.01)。结论EGF促细胞增殖及激活Erk1/2通路有明显的剂量或时间依赖性作用,EGF对SD大鼠萎缩性胃黏膜有保护性促增生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为了提高常用牙科金属材料CoCr合金和1Cr18Ni9Ti不锈钢的焊接可靠性,选择钎焊性能好的钎料(焊剂)。方法:对1^#-5^#5种钎料(焊剂)进行了润湿性试验、填缝试验、力学性能测试及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运用新研制的1^#和4^#钎料进行焊接的牙科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和可靠性。结论:1^#和4^#钎料可以替代从国外进口的价格昂贵的钎料。  相似文献   
80.
蛋白尿为预测病人肾功能恶化的重要临床标志,有报道指出钙拮抗剂可望减少尿蛋白,晚近有作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该类药物可导致肾脏自身调节功能失常及近球小管超负荷等不良反应而加重肾脏损害。据此,本文综述近年有关钙拮抗剂治疗蛋白尿肾病的诸多观战以借鉴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