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系统收集出入境口岸传染病防控的相关文献,按疾病分类归纳其防控措施,为口岸输入性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和咨询口岸传染病防控专家,确定检索的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和检索关键词(口岸、出入境、检疫、输入性疾病、传染病、病媒生物等),检索时间限定为自数据库收录至2017年6月。经过文献筛选与严格评价后,对纳入的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定性系统评价。结果 共检索获得文献3118篇,查重后余2290篇,通过阅读文章题目和摘要后筛选余852篇,最终通过阅读全文确定纳入47篇(英文2篇、中文45篇)。定性系统评价显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性传播疾病、虫媒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口岸输入性传染病防控的主要类型。根据其各自的特点,都有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完整防控措施。结论 根据不同口岸、不同传染病类型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进行风险评估,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工作,同时要加强部门间的团结协作。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索药物代谢、转运和免疫反应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关联。方法 利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抗结核病药品不良反应研究”的人群资料和样本,构建1:4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与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相关的三相代谢基因以及相关免疫基因,采用TaqMan分型技术检测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合Lasso回归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易感基因。结果 共检测33个基因的75个SNP位点,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的合并分析显示,SLCO1B1 rs4149014、HSPA1L rs2227956、STAT3 rs1053023和IL-6 rs2066992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CO1B1、HSPA1L、STAT3和IL-6 基因可能是抗结核治疗人群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33.
本文采用营养状况综合评分法(GNS)对12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营养评价,结果36.2%(46/127)营养不良,63.8%(81/127)营养良好。比较这两个营养组病人的实验室营养指标值差异,发现白蛋白、运铁蛋白和肌酐身高指数差别有显著性(P<0.05),说明GNS与用于营养评价的实验室指标有良好的一致性。营养不良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3%)显著高于良好组(19.4%)(X~2=6.637,P<0.01),提示GNS可用于估价口腔颌面恶性肿瘤的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门诊患者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开展针对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在三甲医院门诊候诊病人中采用类似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496份,61.9%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知识掌握较好,大多数患者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较正确的态度和行为.但有22.1%认为解热镇痛药是抗菌药,31.5%认为抗病毒药属于抗菌药,21.8%认为大多数感冒可用抗菌药治疗.45.6%患者曾自行购买过抗菌药,16.4%曾主动要求医生开抗菌药,58.7%的以自身感觉作为停服抗菌药的依据.结论 南京地区门诊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认知程度较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使用误区,尚需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35.
[导读]探讨基于基因水平的核函数logistic回归模型及其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的应用.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模拟数据为例,介绍核函数logistic回归模型在基因水平检测遗传变异与复杂性疾病之间关联的分析策略.模拟结果表明,在所有已知基因检验结果中致病位点所在基因假设检验的P值最小.结果提示基于基因水平的核函数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充分提取和综合基因中多个遗传突变位点信息,降低统计学检验的自由度,同时还能够控制多种协变量因素和交互作用,在检测致病基因与疾病关联时具有一定的效能.  相似文献   
36.
[目的]克隆人B组轮状病毒WH-1株NSP5基因并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分析其基因和蛋白质结构。[方法]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人B组轮状病毒WH-1株NSP5基因,克隆到载体pUCm-T,测定其基因序列;利用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软件GeneBee,比较与其B组轮状病毒基因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绘制了NSP5基因的种系进化树;RNAstructure3.7和RNAviz2.0绘制NSP5基因的二级结构;Predict Protein分析了NSP5蛋白结构。[结果]WH-1NSP5基因全长631bp,与ADRV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达98%,与印度加尔各达分离株CAL-1达82%,与IDIR(鼠B组轮状病毒)同源性仅为64%。NSP5基因的mRNA折叠形成多达17个发卡环状结构。蛋白质结构为17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含有4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多个磷酰化位点。WH-1与ADRV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9%,与CAL-1达91%,而IDIR仅为68%。[结论]人B组轮状病毒WH-1株NSP5基因与ADRV的起源相同。  相似文献   
37.
婴幼儿腹泻A组轮状病毒VP7基因型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武汉地区A组轮状病毒基因VP7基因分型情况。方法: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将检测出的A组轮状病毒阳性样本用一步多重RT-PCR技术对其进行VP7基因分型研究。结果:武汉地区793份腹泻患儿粪便样本经检测轮状病毒阳性257份,阳性率为32.4%。其中G1型5例(1.9%),G2型6例(2.3%),G3型202例(78.6%),G1与G3混合感染10例(3.9%),G2与G3混合感染1例(0.4%),G3与(迅混合感染1例(0.4%),22例(8.6%)未能分出型别,另外发现非正常G3型10例(3.9%)。结论:武汉地区A组轮状病毒以G3型为主要流行基因型,轮状病毒阳性患儿年龄以7~12个月为主,这对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武汉市社区人群性病艾滋病认知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 1 981年发现艾滋病 (AIDS)以来 ,这种致命的传染病以难以抵挡之势在世界各地蔓延。据估计 ,截止 2 0 0 1年 1 2月我国实际感染人数已超过 3 0万 ,进入艾滋病流行的快速增长期。为了解武汉市社区居民的性病艾滋病知识和对待性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 ,为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于 2 0 0 2年 6~ 7月调查了武汉市社区人群性病艾滋病的认知情况。1 调查对象和方法1 .1 调查对象 在武汉三镇随机抽取 6个社区 ,然后以户为单位再随机抽取 2 0 0户 ,共调查 45 0人。其中年龄最小者 1 5 a,最大者 6 0 a,平均年龄 (3 8.0±3 .6…  相似文献   
39.
了解建湖县钟庄地区学龄前儿童肥胖相关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建湖县钟庄中心卫生院儿保门诊接受健康检查的儿童采用专业仪器测量身高和体重,依据WHO标准进行肥胖判断,以肥胖者为病例组,同年龄、同性别、来自同1个村庄的正常体重儿童作为对照,进行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从1 156名学龄前儿童中检出肥胖儿童74人,平均年龄(4.76±0.89)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77±0.88)岁.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出生体重(OR=3.923,95%CI:1.370~ 11.230)、分娩方式(OR=2.627,95%CI:1.129~ 6.114)、独生子女(OR=3.134,95%CI:1.179~8.334)、零食习惯(OR=5.045,95%CI:1.924~ 13.226)和母亲文化程度(OR=2.692,95%CI:1.018~ 7.119)与儿童肥胖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 高出生体重、剖宫产、独生子女、零食习惯和母亲低文化程度是建湖县钟庄地区学龄前儿童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吸烟与结核病发病风险和戒烟后复吸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613例肺结核病例和1226例健康对照采用结构化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吸烟与结核病患病风险的关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用OR及其95%CI表示.戒烟者中复吸的危险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并用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其95% CI表示.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用于比较不同治疗史和不同教育背景的病人戒烟后复吸风险的差异,并采用Log-rank法进行检验.结果 病例组中有吸烟史者(54.6%)高于对照组(45.1%),调整OR=1.93(95% CI:1.51~2.48).尽管54.9%的结核病人在获知其结核病诊断后停止吸烟,但仍有18.4%的戒烟者在随访期内复吸,复吸高发于戒烟后6~9个月(6%)和12 ~15个月(11%).与受教育程度高和有过结核病治疗史的患者比较,受教育程度低和初治患者戒烟后复吸的风险增加,调整HR分别为3.48 (95%CI:1.28~9.47)和4.30(95% CI:1.01~18.30).结论 吸烟是中国人群结核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当将控烟干预指导纳入现行的直接督导短程化疗(directly observed therapy shortcourse,DOTS)策略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