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肾上腺紧张素与高血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实验性高血压大鼠及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的血浆肾上腺紧张素(ADT)水平变化。方法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DT含量。结果两组实验性高血压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及左室指数(LVI)明显高于对照大鼠,而血浆ADT水平则低于对照大鼠;59例EH患者血浆ADT水平(101.43±4.18ng/L)亦明显低于对照组(166.93±5.07ng/L,P<0.001),随着病期的加重,降低更显著,组间有显著差异(F=74.29,P<0.001),两两比较P值均<0.01。结论ADT的这种变化是维持机体自稳态调节的一种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去纤维蛋白原酶(DEF)和小剂量尿激酶(UK)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 h内的AMI患者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独用药组.联合用药组UK剂量为单独用药组的一半,静脉滴注UK前先静脉注射DEF 5 U,之后分别加用3次DEF 5 U静脉滴注.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阿斯匹林治疗.观察判断冠状动脉再通率;记录出血并发症.溶栓治疗前及溶栓治疗后6 h分别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及D-二聚体含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发病时间、再通率、再梗死率、次要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相似(P均>0.05),均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UK+DEF组和UK组再通率分别为69.56%和68.18%(P>0.05);但联合用药组再通时间比单独用药组明显缩短,分别为(62.08±32.40)min和(80.00±39.14)min.两组溶栓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相似(P>0.05),且均较溶栓前明显升高(P均<0.05).UK+DEF组溶栓后Fg含量下降58.46%,其程度明显大于UK组(16.78%),P<0.01.结论联合应用DEF可以增强小剂量UK的溶栓效力,加速血栓溶解,疗效相当于单独应用全剂量UK,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3.
一、目的本文是为内科医生、护士和国家合作医疗眼务人员对怀疑或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提供治疗依据.二、医院前问题美国每年有900 000病人患急性心肌梗塞,约225 000死亡.其中125 000人在获得治疗前死于发病现场,绝大多数因心律失常致命.鉴于急性心梗(AMl)早期再灌注治疗改善了左室(LV)收缩功能和生存率,所以应尽最大努力缩小院前拖延时间.实  相似文献   
104.
颅脑伤合并吸入性肺损伤患者肺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肺组织细胞凋亡在颅脑伤合并吸入性肺损伤患者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重型闭合性颅脑外伤死亡患者 11例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为 3~ 8分。明确诊断后归入并发吸入性肺损伤组(AIL I组 ,5例 )和无吸入性肺损伤组 (NAIL I组 ,6例 )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 8(IL 8)水平 ,并对其尸体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及细胞凋亡原位检测。结果 NAIL I组及 AIL I组血浆 TNFα水平分别为 (2 .17± 0 .4 1) μg/L 与 (3.14± 0 .2 8) μg/L;血浆 IL 8水平分别为 (0 .4 2± 0 .0 5 ) μg/L 与 (0 .91± 0 .0 8) μg/L(P均 <0 .0 5 ) ;与 NAIL I组相比 ,AIL I组肺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 (P<0 .0 1)。结论 肺组织细胞凋亡在颅脑伤合并吸入性肺损伤患者病理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评价食管及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38例食管或贲门癌病人术后早期通过空肠造瘘肠内营养支持,测定术前与术后营养指标,肾功能,电解质及血糖,结果:所有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术前与术后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肾功能,电解质及血糖术前与术后均在正常范围,结论:食管或贲门癌术后病人的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避免了肠外营养相关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6.
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是1993年发现的一种新的血管活性多肽.本文观察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浆ADM(1-52)水平及药物干预后的变化,探讨ADM在高血压病中的作用.健康对照组19例,血浆 ADM水平为(20.97±1.81)ng/L.高血压病(EH)组26例,血浆ADM水平为(34.54±2.10)ng/L,Ⅰ期病人7例,ADM为(27.86±3.20)ng/L;Ⅱ期19例,ADM为(3.54±2.10)ng/L(P<0.05);EH病人血浆ADM水平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GTⅡ)水平、动脉舒张压、动脉平均压(BMP)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904,P<0.05;0.4735,P<0.05和0.6081,P<0.01),而与心输出量、血肌酐及钾、钠、氯水平无明显相关.使用巯甲丙脯酸和硝苯吡啶治疗后,血浆ADM下降约10.7%(P<0.05)和 7.3%(P>0.05),AGT Ⅱ下降约10.8%(P<0.05)和6.3%(P<0.05),MBP降低2.9%(P<0.05)和 5.6%(P<0.05).结果显示:EH病人血浆ADM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病情严重,ADM改变更明显;BMP、动脉舒张压及血浆AGT Ⅱ水平与血浆ADM水平密切相关,药物治疗后,伴随MBP和血浆AGTⅡ降低,ADM水平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EH病人血浆ADM水平升高可能是机体的代偿反应,血压和AGTⅡ可能与ADM的分泌及/或合成有关.药物治疗后的不同反应可能与药物的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胸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特征,关注患者血清中IL-6和IL-12的表达特点,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医院432例胸外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感染患者的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征,关注感染患者血清中IL-6、IL-12的表达特点;采用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32例胸外术后患者中有6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4.35%;共分离出病原菌7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5株占44.9%,革兰阳性菌40株占51.3%,真菌3株占3.8%;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溶血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8.2%、25.6%、20.5%、16.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耐药率均为0,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耐药率分别为5.00%和7.69%;真菌对氟康唑高度敏感,耐药率为0;有医院感染患者血清中IL-6和IL-12的表达明显高于无医院感染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外科术后医院感染高发,感染患者血清中以IL-6、IL-12为代表的炎性因子变化明显;临床应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对出现感染的患者,要进行分泌物的培养及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探讨航海人员(包括水下和水面作业)中高血压患者24小时(h)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各参数变化特征。方法:选择偶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mmHg的37例航海人员中高血压患者24h平均SBP和DBP、白昼或夜间平均均SBP和DBP、白昼或夜间SBP和DBP负荷值、24h血压变异程度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P<0.05-0.01);高血压患者夜间SBP和DBP均值下降>10%(>10mmHg);水下作业组的主血压患者白昼或夜间SBP和DBP负荷值高于水上作业组(P均<0.01)。结论:本组航海人员中高血压患者均显示为勺型高血压,可能与轻、中度高血压(35/37)较多有关;水下作业高组血压患者负荷值升高明显,提示水下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等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易产生增压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0.
两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青年人自发性气胸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研究电视胸腔镜手术采用两孔法治疗青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优点。方法 56例青年人自发性气胸均全麻双腔插管,腋中线第5或第6,肋间作观察孔,于腋下第二或第三肋间作2cm操作孔,探查肺尖,找到肺大疱并以卵圆钳夹住从操作孔拉出,于肺大疱基底部缝扎切除。结果 手术时间15—45min,平均32min。术后随访2~42个月,气胸复发1例,再次胸腔镜手术治愈。结论 两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青年人自发性气胸具有简化手术操作、进一步减小手术创伤、节约手术费用、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