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9篇
儿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随着介入技术的普及,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成为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热点,瓣膜狭窄的介入治疗已经基本成形,目前关于瓣膜关闭不全的介入治疗出现新的巨大进步,现就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及其发展做一综述,已期引起医生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尽快恢复急性心肌梗死(AMI)梗死相关血管的前向血流,恢复心肌组织灌注可以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心肌面积并降低病死率,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疗效优于药物溶栓.溶栓后PCI治疗加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能会改善心肌血流,我们对此临床热点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24岁,因阵发性心悸23年,再发1天入院。患者自出生后无诱因出现心悸、胸闷症状,每次发作10min至数小时不等,偶伴胸闷,可自行停止,1年前再发心悸时出现低血压,昏倒,在ICU抢救后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抗栓处理,如常规双联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皮下或静脉的抗凝(肝素、低分子肝素、璜达肝葵钠、比伐卢定)、静脉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拮抗剂(阿昔单抗、埃替非巴肽、替罗非班)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和替罗非班经抽吸导管内注射对心肌组织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106例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52例)和单独血栓抽吸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即刻梗死相关动脉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随访30d,比较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两组TIMI血流,术前两组TM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TMP3级率较单独抽吸组明显高(76.2比68.5,P〈0.05)。两组30d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LVEF、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TEMI急诊PCI中联合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和抽吸导管内注射替罗非班安全可行,可有效改善心肌组织灌注,且不增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恢复梗死相关血管(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的前向血流至关重要,药物溶栓疗法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出现无复流的预见特征,并观察无复流后应用硝酸甘油和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改善无复流的情况。方法:对618例冠心痛患者进行冠脉介入治疗,按照介入术中是否出现无复流现象分为2组,无复流组(46例)和对照组(572例),分析两组临床、罪犯血管支特征,并先应用硝酸甘油冠脉内注射,对无效者再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术后替罗非班维持。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伴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目前吸烟、术前PT、术前APTT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右冠状动脉、血管直径大于4mm、血管病变呈弥漫性病变,病变血管有血栓征象、瘤样扩张伴狭窄时无复流现象明显增加。单独应用硝酸甘油能够使12/46例患者无复流改善,序列应用替罗非班又可以使26/34例患者TIMI血流改善,联合硝酸甘油和替罗非班可以使38/46例患者T1MI血流改善。替罗非班较硝酸甘油有更为明显的改善无复流作用。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以有效改善无复流现象,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室间隔穿孔(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VSR)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早期较少见且严重致命的并发症之一,治疗棘手且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我科2003年7月-2005年6月在538例AMI住院患者中,经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诊断AMI并发VSR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照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心脏变时性不全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在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者中选择资料完整的行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进行结果对照,观察运动引起心脏变时性不全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的联系,并与ST段压低诊断冠心病相比较。结果846例平板运动试验中有6例心脏变时性不全,并且冠状动脉造影均阳性。结论在平板运动试验中心脏变时性不全可以准确诊断冠心病,并且较ST段压低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20.
王洁  卢竞前  李易 《医学综述》2006,12(20):1231-1232
内皮祖细胞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近年研究表明它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就内皮祖细胞在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应用中所体现的重要性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