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自身免疫病的原型 ,其最重要特征是血清中出现以抗双链DNA(dsDAN)、抗Sm等为主的致病性抗核抗体 (ANA)。阐明抗dsDNA和抗Sm抗体生成的机制 ,对了解SLE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虽然多种假说来解释ANA生成的机理 ,但许多证据提示是抗原驱动ANA生成。令人困惑不解的是哺乳类动物dsDNA、组蛋白、核小体等核成分并不具有免疫原性 ,因此启动生成的激发原迄今不明。一、活化的淋巴细胞同系免疫诱导抗核抗体生成1 细菌活化的淋巴细胞 :1 996年 ,我们首次发现经空肠弯曲菌 (CJ- 1 0 1 )…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血清外泌体microRNA-451a(miR-451a)是否可以作为结直肠癌(CRC)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通过表达谱芯片筛选出CRC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清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利用肿瘤与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miR-451a在CR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iR-451a对CRC的诊断效能。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451a的靶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miR-451a高表达与直肠癌患者远处转移呈负相关(r=-0.179,P=0.032)。miR-451a表达量对CRC组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P<0.01)。生信分析结果显示miR-451a的靶基因与CRC发生发展的多种重要通路密切相关。结论外泌体miR-451a可作为CRC早期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辅助临床进行CRC早期诊疗。  相似文献   
73.
摘要 目的 评价过氧化氢气溶胶空气消毒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内住院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控效果。方法 通过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分析过氧化氢气溶胶空气消毒前后7 d内ICU的VAP感染率变化情况。结果 调查期间某医院ICU收治患者4 455例次,发生VAP 242例次,VAP例次感染率为5.43%。Fisher统计分析显示,干预前后3~5 d内VAP发病率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干预前后1~2 d和6~7 d VAP发病率下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过氧化氢空气消毒可降低ICU内VAP的医院感染率,但防控效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衰减性。  相似文献   
74.
75.
促丝裂原活化淋巴细胞诱导抗双链DNA抗体生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抗双链DNA(ds-DNA)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征性和致病性抗体,但该自身抗体的诱生机理至今不明。我们用刀豆蛋白(Con A)和脂多糖(LPS)活化的小鼠淋巴细胞为自身抗原,分别免疫同系小鼠,均能诱导出IgG类抗ds-DNA抗体,并且小鼠肾脏有IgG类免疫复合物沉积形成。结果提示活化淋巴细胞的核内成分是诱生抗ds-DNA抗体的自身抗原。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分析不同病因低血糖症患者的动态血糖谱特点,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低血糖症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20例低血糖症患者进行3~6 d的动态血糖监测,其中胰岛素瘤6例、反应性低血糖7例、自身免疫性低血糖2例、胰岛细胞增生3例、药物相关性低血糖1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1例。分析不同病因低血糖症患者间的动态血糖谱差异。结果 每例患者平均监测(88.9±10.8)h,在有低血糖的患者中检测出38~936次低血糖。各组平均血糖由低到高分别为: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2.97±0.59)mmol/L]、胰岛细胞增生[(4.83±1.32)mmol/L]、胰岛素瘤[(4.87±1.37)mmol/L]、药物性低血糖[(5.98±0.8)mmol/L]、反应性低血糖[(6.38±1.99)mmol/L]、自身免疫性低血糖[(7.63±2.67)mmol/L]。低血糖的构成比由低到高分别为:自身免疫性低血糖和药物性低血糖(均为0)、反应性低血糖[0.5%(0,1.6%)]、胰岛素瘤[9.0%(5.2%,16.3%)]、胰岛细胞增生[9.5%(1.1%,14.2%)]、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58.5%)。分析日夜血糖谱差异,胰岛素瘤[(5.16±1.37)mmol/L比(4.44±1.24)mmol/L)]、反应性低血糖[(6.93±2.19)mmol/L比(5.57±1.25)mmol/L)]、自身免疫性低血糖[(8.08±2.79)mmol/L比(6.95±2.31)mmol/L)]、胰岛细胞增生[(5.23±1.31)mmol/L比(4.11±1.00)mmol/L)]、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3.06±0.57)mmol/L比(2.83±0.59)mmol/L)]均以夜间血糖较低(P均<0.05);药物性低血糖以日间血糖较低[(5.90±0.81)mmol/L比(6.11±0.77)mmol/L,P<0.05)]。胰岛素瘤和胰岛细胞增生患者分别62.2%和78.9%的低血糖发生在夜间,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患者43.2%的低血糖发生在夜间。自身免疫性低血糖患者的血糖标准差(2.67 mmol/L)、最大血糖波动幅度(9.2 mmol/L)、变异系数(35.0%)最高。反应性低血糖血糖极差最高(20.4 mmol/L)。变异系数(31.6%和22.4%)和血糖极差(20.4 mmol/L和6.8 mmol/L)均在反应性低血糖患者中日夜差异最大。结论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应用及对平均血糖、血糖谱组成、血糖变异性等参数的分析有助于低血糖症的定性诊断和不同病因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总结单纯分泌雄激素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2至2014年收治的7例单纯分泌雄激素的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起病年龄3.5~31岁(中位年龄14岁),病程1.5~30年.其中女性6例,具有不同程度的男性化表现;男性1例,表现为性早熟.术前血清总睾酮水平4.1 ~ 33.0 nmol/L,术后女性患者睾酮均降至正常(0.1 ~ 1.3 nmol/L),临床症状缓解;7岁的男性患者由于继发了中枢性性早熟,其术后睾酮虽一度下降,但随即又升高(4.1 nmmol/L),加用长效GnRHa制剂治疗后控制到青春期前水平.7例患者手术病理均为肾上腺皮质腺瘤.结论 单纯分泌雄激素的肾上腺皮质腺瘤多在儿童期起病;依性别及年龄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各异,容易漏诊.对出现女性男性化、月经紊乱或性早熟的患者应警惕此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脂联素受体1(AdipoR1)、脂联素受体2(AdipoR2)在正常肾上腺皮、髓质及其肿瘤中的mRNA表达.方法 提取6例正常人肾上腺皮质和髓质、10例皮质醇分泌瘤、14例醛固酮分泌瘤和20例嗜铬细胞瘤组织的总RNA,用RT-PCR方法检测AdipoR1、AdipoR2 mRNA表达;并分析AdipoR2与Adipo1的关系.31例患者曾行3 h葡萄糖耐量试验(OGTF),比较AdipoR1/R2与患者OGTT时血糖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GLU<,AUC>、INS<,AUC>)间的关系.结果 在肾上腺皮、髓质及其肿瘤中存在AdipoR1、AdipoR2的mRNA表达.AdipoR1 mRNA在正常肾上腺皮质内的表达明显低于皮质醇分泌瘤和醛固酮分泌瘤(P<0.01),AdipoR1 mRNA在嗜铬细胞瘤内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上腺髓质(P<0.01).AdipoR2 mRNA在正常肾上腺皮质内的表达明显低于皮质醇分泌瘤(P<0.05).皮质醇分泌瘤内AdipoR2 mRNA表达明显高于醛固酮分泌瘤(P<0.05).在所有组织中,AdipoR2与AdipoR1 mRNA表达高度相关r=0.335,P<0.01),AdipoR2 mRNA表达与GLU<,AUC>呈正相关(r=0.633,P<0.001).结论 肾上腺皮髓质及其肿瘤广泛表达脂联素受体并存在差异,可能与不同的脂联素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初步探讨1例糖原累积病I b型(GSD I b)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致病基因,分析该疾病发生的分子遗传机制.方法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抽提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通过多聚酶链反应扩增葡萄糖-6-磷酸酶转位酶基因SLC37A4的9个外显子,用DNA直接测序法确定其突变位点.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完全符合GSD I b.经PCR测序发现SLC37A4基因第3外显子572位碱基C→T纯合突变(c.572 C>T),造成第191位的脯氨酸被亮氨酸替代(P.P191L),导致葡萄糖-6-磷酸转位酶活性下降.结论 SLC37A4基因突变导致的葡萄糖-6-磷酸转位酶结构改变是该GSD I b患者临床表现的分子遗传基础.P191L纯合突变在中国大陆的报道尚属首次.相信不久DNA突变分析将会成为糖原累积病I b型的主要确诊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改良带瓣管道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Bentall手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行Bentall手术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传统带瓣管道,B组采用改良带瓣管道。统计分析2组病例术后的出血量、输血量、近端吻合口吻合时间以及止血时间(从恢复体外循环到关胸的时间)。结果 B组病例的近端吻合口吻合时间(22.7±2.8)min较A组(18.3±5.0min)稍长(P>0.05),但B组病例的术后引流量(684.0±322.7)mL、输悬浮红细胞(9.7±4.1)U及止血时间(15.3±2.5)min均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Bentall手术中,采用改良带瓣管道能明显减少术后的出血量和输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