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3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哮喘通常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外源性哮喘是一种过敏反应,60%以上患者属过敏体质,而且显然与遗传有关。此类哮喘属Ⅰ型变态反应,不少学者发现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但对患儿方面报道较少。 我们采用酶联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改良法),对190例3.5~16岁临床诊断为过敏性哮喘患儿进行了总IgE测定,其中女性67人,男性123人,受检时一周内无服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组织胺药物史;同  相似文献   
162.
白细胞介素11预防大鼠肠道缺血性损伤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1,rhIL-11)预处理对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1h后松夹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将5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单纯缺血再灌注组(B)、生理盐水对照组(C)和rhIL-11预处理组(D)。C组和D组分别于夹闭前2天给予生理盐水(0.25ml/只/d)或rhIL-11(600μg/kg/d)。于再灌注6h和24h时分别处死各组大鼠,以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抗凋亡因子bcl-2及蛋白激酶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水平。同时以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形态学病理改变。结果 HE及TUNEL检测显示,rhIL-11预处理组大鼠肠屏障功能的损伤程度较B、C组显著减轻,凋亡细胞数量减少,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水平也低于B、C组,而bcl-2的表达量增加。结论 rhIL-11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激活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3.
解放军第425医院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关于强军目标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牢记使命任务,不断推动医院向创新型医院转变,全面提升卫勤保障能力,为维护部队官兵的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确保“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4.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过程,是护理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目标,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指挥、协调和控制被管理者完成预定护理目标的一种活动过程。提高护士长素质是改善护理管理的基本保证,充分利用护理管理技巧是完成高质量护理管理的必要手段。作为护士长首先要适应护士长角色,有较强的非权利性影响力,出色的管理艺术,既是护患代言人,又是学科带头人。通过强化培训,增强护理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5.
反向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岛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反向基因芯片技术检测PG0836、PG0838、PG0839基因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中分布,探讨这些基因与牙周临床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健康者76例,记录临床指标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探诊出血及牙齿松动度,取龈下菌斑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以临床采集的样本提取的DNA为探针,以抑制消减杂交技术获得的P.gingivalis W83的特异基因片段PG0836、PG0838、PG0839为目标序列,采用Cy5荧光标记目标序列。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PG0836、PG0838、PG0839基因在病变部位及非病变部位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中的分布。结果:PG0836、PG0838、PG0839基因在病变部位和非病变部位中的检出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与牙周临床指数PD、CAL、TM相关。结论:PG0836、PG0838、PG0839基因与P.gingivalis的致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6.
林莉  李琛  刘静波  潘亚萍 《口腔医学》2010,30(4):196-198,212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PG1055基因在不同人群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中分布,探讨这些基因与牙周临床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取龈下菌斑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以临床采集样本提取的DNA为探针,以抑制消减杂交技术获得P.gingivalisW83的特异基因片段PG1055为目标序列,采用Cy5荧光标记目标序列。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PG1055基因在牙周病患者及健康人群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中的分布。结果PG1055基因在牙周病患者及健康人群中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并且与牙周临床指数相关。结论PG1055基因与P.gingivalis的致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7.
伴2型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伴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可疑致病菌的种类和构成,从微生物学角度探讨牙周炎与DM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 采集伴2型DM的CP患者154例(DM组)、不伴DM的单纯CP患者120例(CP组)及40名全身及牙周健康者(N组)的龈下集合菌斑,传统酚-氯仿法提取菌斑DNA,以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福塞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为目标菌,应用以16SrRNA为基础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龈下菌群进行检测.结果 Pg、Aa、Fn、Pi、Tf、Td在DM组中均可检出;与CP组相比,在性别、年龄、牙周状况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轻度牙周炎者DM组Pi的检出率为35%(8/23),CP组为65%(13/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牙周炎者DM组Pg、Aa、Tf的检出率分别为78%(72/92)、27%(25/92)、67%(62/92),CP组分别为58%(35/60)、17%(10/60)、43%(26/60),DM组均显著高于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DM组Aa、Tf PCR产物的平均灰度值(average gradation,AVG)比值显著高于CP组,Pi的AVG比值明显低于CP组,P<0.05.结论 与单纯CP相比,伴2型DM的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Pg、Aa、Tf的数量增多,Pi的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68.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的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2]),本文通过对外冈镇1991~1998年脑卒中发病率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结合该地区进行控制高血压的社区人群综合干预措施的实施,总结分析了控制高血压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常住人群为监测人群。1·2 资料来源 1993年及1997年2次全镇范围的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普查资料,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及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但测量时血压正常者,为确诊高血压。第一次普查高血压患者607例,患病率7.20%.第二次普查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69.
郁证是中医内科常见的病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竞争和精神压力的增大,发病率不断上升。在人们为防止药源性疾病而多方寻求非药物治疗的今天,针刺和拔罐等绿色疗法由于疗效显著,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现介绍李志道教授针罐并用治疗郁证验案三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