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探讨黄斑色素光学密度(MPOD)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眼轴长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7-12月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眼科近视眼门诊就诊的18~30岁的96例(191眼)近视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眼轴长度分为正常眼轴组(22~<24 mm)67眼,中长眼轴组(24~<26 mm)69眼,长眼轴组(≥26 mm)55眼,比较各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MPOD,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各组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黄斑区平均色素光密度(Mean MPOD)及黄斑区最大色素光密度(Max MPO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环区、中心区、外环区视网膜厚度有差异(P<0.05),平均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Mean MPOD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525,P<0.001),眼轴长度与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呈正相关(r=0.196,P=0.006),眼轴长度与外环区视网膜厚度呈负相关(r=-0.256,P<0.001);Mean MPOD与外环区视网膜厚度呈正相关(r=0...  相似文献   
32.
自2008年以来,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 CVA6)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多次手足口病暴发,成为引发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作为导致手足口病流行的新病原体,目前尚无预防CVA6型手足口病的有效疫苗上市。CVA6易发生重组和变异,不仅小儿易感,也可对成年人造成感染,并常引起非典型症状,如脱甲等。因此,CVA6型手足口病已成为手足口病防控的重大挑战。本文就CVA6的病原学特征及其所致的CVA6型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影响因素及防控措施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CVA6型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下肢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DVT轻者可引起患肢肿胀、疼痛等,重者可致急性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从而导致死亡或造成血栓后遗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会威胁母婴健康,并长期影响产妇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4.
刘珏  冯莎  王奕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15):1434-1438
阿尔兹海默症(AD)的主要病理学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致神经纤维缠结,因此Aβ和tau是开发阿尔兹海默症药物的两大靶点。近些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证实他汀类药物对阿尔兹海默症有疗效。其中,匹伐他汀是他汀类新一代药,对AD的药理作用机制有:以Aβ为靶点的降胆固醇降脂作用、缓解氧化应激造成的细胞损伤作用、减少炎症反应作用、以及对神经血管和神经细胞及突触的保护作用,和以tau为靶点的减少tau蛋白总水平及其磷酸化水平,这些基础研究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充分的依据。目前已有大量关于他汀类药物对AD疗效的临床报道,而对于匹伐他汀改善AD等神经疾病的相关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还未见具体匹伐他汀相关临床报道。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建立康妇灵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康妇灵片中的当归、苦参、黄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柏中的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 定性鉴别实验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4qo,RSD =1.29%. 结论 本法可有效地控制康妇灵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皮质酮损伤神经细胞的作用及对细胞内PI3K/Akt信号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细胞损伤程度,构建皮质酮(CORT)应激损伤细胞模型;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Hoche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细胞p-Akt、Akt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细胞形态改变,突触收缩,凋亡增加,Akt磷酸化降低;当给予EGCG后,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形态有所恢复,细胞凋亡减少,Akt磷酸化水平升高;先给予PI3K/Akt阻断剂后,EGCG对细胞存活率的升高作用和对细胞形态的缓解作用均被抑制。结论:EGCG能缓解CORT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而PI3K/Akt信号在EGCG神经保护效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章蓓蕾  潘丽萍  唐韵  刘珏  宋宏 《临床医学》2010,30(11):30-31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APACHEⅡ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测定97例ICU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和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以APACHEⅡ评分10分和20分为界分为3个组别。比较各组与NT-proBNP水平的关系。另外将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作血清NT-proBN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比较。结果 APACHEⅡ评分21~30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11~20分组(P0.05),APACHEⅡ评分30分组动脉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20分组(P0.05)。NT-pro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死亡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血NT-proBNP检测方便、快捷与APACHEⅡ评分结合,可更客观反映老年心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8.
刘珏  李瑞英  李慧 《护理研究》2009,23(30):2764-2767
[目的]比较常用疼痛强度评估量表在血管外科病人中易用情况,为选择适合血管外科病人的量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对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血管外科病区102例住院病人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词语描述量表(VRS-4)、数字评定量表(NRS)、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和长海痛尺评估病人现有疼痛或3 d内记忆中最深刻的1次疼痛强度.[结果]FPS-R是血管外科病人中首选率最高(58.8%)、最直观次易懂(73.5%)及最准确具体(52.0%)的量表;FPS-R、VRS是成功应答人数最高(101例、94例)及解释次数最少(1.05次±0.2次、1.10次±0.3次)的量表,较其他3种量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仅FPS-R的成功应答率和解释次数在不同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病人中无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5种量表疼痛评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9~0.93.[结论]5种疼痛评估量表均可用于血管外科病人的疼痛强度评估,但FPS-R是最合适的量表.  相似文献   
39.
5种疼痛强度评估量表在血管外科病人中的易用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珏  李增英  李慧 《护理研究》2009,(10):2764-2767
[目的]比较常用疼痛强度评估量表在血管外科病人中易用情况,为选择适合血管外科病人的量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对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血管外科病区102例住院病人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词语描述量表(VRS-4)、数字评定量表(NRS)、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和长海痛尺评估病人现有疼痛或3d内记忆中最深刻的1次疼痛强度。[结果]FPS—R是血管外科病人中首选率最高(58.8%)、最直观次易懂(73.5%)及最准确具体(52.0%)的量表;FPS—R、VRS是成功应答人数最高(101例、94例)及解释次数最少(1.05次&#177;0.2次、1.10次&#177;0.3次)的量表,较其他3种量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仅FPS—R的成功应答率和解释次数在不同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病人中无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5种量表疼痛评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9~0.93。[结论]5种疼痛评估量表均可用于血管外科病人的疼痛强度评估,但FPS—R是最合适的量表。  相似文献   
40.
刘珏  郭凌超 《中国微循环》2001,5(4):263-26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产科常见病。笔者于1999年6月到2000年4月应用古方加减补中益气汤治疗36例 ,取得较满意疗效 ,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全血比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观察 ,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6例 ,年龄23到34岁 ,平均27.5岁 ,均为初产妇。妊娠时间26周到36周 ,平均31周。出现血压增高时间4d到8周 ,平均2.6周。依照疾病诊断标准 [1]全部符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其中轻型5例 ,中型17例 ,重型14例。治疗前抽取清晨静脉血10ml,注入肝素抗凝管中 ,由检验科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