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青年人群腰椎间盘磁共振T2*map成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T2*map成像技术诊断腰椎间盘早期退变的可行性。 方法 青年志愿者40名(均无腰痛和腰椎部畸形、外伤、手术史),接受L1~S1椎间盘常规T2WI和T2*map扫描,生成T2*伪彩图(T2*map)。在L1/2~L5/S1的各个椎间盘髓核内放置5个感兴趣区(ROI),测量T2*值。分析并比较腰椎间盘内与盘间的髓核T2*值的差异。 结果 髓核内T2*值在同一椎间盘内的不同区域或在不同椎间盘平面内的对应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1/2和L2/3椎间盘后点ROI的T2*值明显增高,L4/5、L5/S1位于髓核中央的ROI的T2*值升高最明显(P<0.05);T2*值在不同椎间盘平面内的对应区域,随解剖位置的降低而规律性递增(P<0.05)。 结论 髓核T2*弛豫时间值的空间变化可能量化反映椎间盘退变早期髓核的生化状态。T2*map成像技术可以为诊断腰椎间盘早期退变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MT(软组织6例,右肾1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2例接受CT检查,5例接受MR检查.结果 纵隔IMT呈条状分布,边界不清,平扫CT呈低密度,增强扫描轻度强化;腹膜后IMT平扫CT呈等密度,中心有囊变坏死区,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4例软组织IMT在T1WI上2例呈等信号,1例呈稍低信号,1例呈稍高信号;T2WI上2例呈稍高信号,1例呈低信号,1例呈不均匀等信号;增强扫描均较明显强化;其中3例合并黏液变或囊变坏死区,1例合并低信号分隔样结构.右肾IMT呈囊实性,囊性部分呈T1WI稍高信号、T2WI高信号,实性部分呈T1WI等信号、T2WI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囊壁明显强化.结论 IMT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定性诊断较难,在临床工作中若涉及到各部位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53.
患者 男,3岁.发育差,智力低下,运动迟缓,右眼斜视,双眼球水平震颤,肌张力增高,膝反射亢进,Babinski征弱阳性,Bmdzinski征阴性.Kernig征阴性,原始踏步反射阳性,踝阵挛阳性,间有抽搐.  相似文献   
54.
患者男,29岁。体检时B超发现左肾上腺肿块入院。MR平扫示:左侧肾上腺区一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大小为3.0 cm×4.0 cm×2.0 cm,边缘光滑,其内见小片状更长T1、T2信号。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强化明显,其内可见低信号区。ECT示:左侧肾上腺I-MIBG髓质显像阳性。血液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行左肾上腺肿块切除术,术中见左侧肾上腺增大,在肾上腺中部可见一个与MR影像相符的实性肿物,约4.0 cm×3.0 cm×2.0 cm大小,边界清晰,包膜完整。病理所见:肿瘤与周围肾上腺组织分界清晰,由不规则扩张的管或腺样腔隙组成,其内衬上皮样、内皮样及间皮样细胞,部分…  相似文献   
55.
常规MRI正常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弥散张量成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弥散张量MRI(diffusion-tensor MR imaging,DTI)对于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而常规MRI所见为正常病例的评估能力。方法选择20例常规MRI所见为正常的足月HIE患儿,以1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分组进行常规MRI、DTI扫描,测定两组新生儿相同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平均弥散度(mean diffusivity,Da)、分数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相对各向异性值(relative anisotropy,RA)。用Student t—test法检验两组患儿各项指标,并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彩色FA图和彩色编码张量图。结果两组新生儿的Da在侧脑室前角前外侧白质、内囊后肢,放射冠各个感兴趣区均无显著性差异,而FA和RA值各感兴趣区则有明显差异,表现为HIE患儿FA值和RA值的下降,并且Da的高低与孕龄的长短有一定相关性。结论FA和RA是HIE患儿白质损伤或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结合彩色FA图和彩色编码张量图可对患儿白质髓鞘的损伤作出较为准确、客观的评价,并可能在今后评估患儿的预后转归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FA值在监测评价HIE患儿脑髓鞘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定量测定FA值,而各向异性弥散可反映脑的微结构信息,探讨DTI在随访复查婴幼儿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揭示HIE影响患儿脑髓鞘发育及预后状况的特征。材料与方法追踪复查45例6~30个月婴幼儿期足月HIE患儿,依据新生儿期初查时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组进行DTI检查,测定3组患儿相同感兴趣区的分数各向异性(FA)值。结果FA值在胼胝体压部、内囊后肢、放射冠、额叶白质、顶叶白质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A值随病情加重而减低。在豆状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FA值,在HIE复查中可定量反映新生儿期不同轻重程度HIE患儿脑损伤对不同时期脑白质髓鞘发育的影响度,较常规磁共振成像评价更为准确、客观、敏感;初步提出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的标志性指标。  相似文献   
57.
本实验用放射免疫双抗体法,测定了15例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含量。结果证明,血清PTH含量随病情加重而增高,它是判断肾功能不全的指标。本文讨论了PTH水平与钙磷代谢、肾性骨病、肾性贫血、皮肤搔痒的关系。并指出氮质血症期患者即有骨膜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58.
患者女,37岁。以右上腹隐痛10天,右肾实质性包块,性质待定入院。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超声:示右肾上极实性低回声光团,大小约7.3 cm×10.3 cm,边界尚清,边缘不光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周边见血流信号。右肾静脉直径0.93 cm,血流速度峰值(PSV)26cm/s,血流信号充盈好。CT:示右肾上极一较大不规则软组织占位影突向肾周脂肪囊,肿块大小约7.0 cm×7.2 cm×9.5 cm,边缘分叶,平扫CT值约35~47 HU,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并见肿瘤染色,CT值约53~120 HU,静脉期强化程度迅速  相似文献   
59.
冷晓明  刘斯润 《上海医学影像》2001,10(2):147-149,152
关节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对人们健康的影响非常大。随着社会的日趋老龄化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关节疾病的影响越来越重视。由于大部分关节疾病首先侵犯关节软骨,在早期,临床上可通过软骨置换等手术和药物治疗延缓软骨病变的进展,甚至可以完全治愈,这就需要一种能早期准确评价关节软骨病变并易于随访的方法。MRI具有高分辨率、多参数、多平面成像和无创伤性等优点,是其他影像学手段无法比拟的,被公认为是评价关节软骨病变的最佳手段,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退行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骨关节炎以及外伤等引起的关节软骨病变是逐渐发展的,最初仅引起软骨的组织学及生物化学方面的改变,以后逐渐出现软骨形态方面的变化。运用一些特殊和尖端的MR技术,会发现软骨组织学和生物化学上的改变,而形态学方面的变化,能运用多种扫描序列和图像后处理等手段更早期更精确加以显示。 一、MRI技术在诊断软骨组织学和生物化学改变上的应用 关节软骨是由软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细胞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三段移床三维增强MRA一次全程显示腹盆及下肢血管树的技术及其在血管病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10例髂及下肢血管病交的患者,9例同时做了动脉和静脉成像,其中动脉血栓形成3例,动脉硬化性闭塞性脉管炎3例,伴有静脉血栓形成者7例,其中6例经DSA或手术证实。扫描序列采用三维快速SPGR序列,移床三段扫描。结果:靶血管显示优7例,良3例,病变段共32例段,其中有手术或DSA结果6例中,共有病变段26段,其影像诊断与DSA和手术相符者为22段,符合率为84.6%。结论:移床三维增强眦能使腹主动脉及两侧髂动脉分叉到小腿动脉全程显影,更直观、更全面的显示髂及下肢血管病变,是一种前途广阔的简便的血管检查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