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6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98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47篇
内科学   178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科学   150篇
综合类   564篇
预防医学   21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87篇
  10篇
中国医学   127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目的:了解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胶囊内镜检查的影响。方法:将受检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A组单独服用磷酸钠盐口服溶液进行肠道准备;B组服用磷酸钠盐口服溶液+莫沙必利进行肠道准备;C组服用磷酸钠盐口服溶液+乳果糖口服液进行肠道准备。分别对各组肠道清洁度(气泡量、肠液清洁度、观察效果)进行分析并比较胶囊内镜通过胃及小肠时间。结果:3组患者肠道准备基本满足胶囊内镜检查要求;联用乳果糖组的清洁情况比其他两组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联用莫沙必利组的胃内通过时间及小肠通过时间均比其他两组有所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钠盐口服液基本能达到胶囊内镜对肠道准备的要求;联用乳果糖能提高图像的清晰度,提高观察效果;同时加服促胃肠动力药物有助于缩短胶囊通过时间及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97%,对照组为3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临床疗效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3.
目的:对M序列编码激励提高磁声信号信噪比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进一步解决目前磁声成像单脉冲激励方法信噪比低、磁声成像质量受到限制以及叠加平均改善磁声信号信噪比方法限制成像速率的问题。方法:通过仿真计算和磁声信号的实验测量,对不同码长下M序列编码的磁声信号的信噪比、峰值旁瓣水平、采集处理时间进行研究,并采用单层石墨纸模型进行信号检测实验。结果:对于单层石墨纸实验模型,在未进行波形叠加平均条件下,相比于单脉冲激励方式,7、31和127 bit M序列编码处理方法可提高磁声信号信噪比19.4、29.6和40.4 d B;3种码长的M序列编码激励磁声信号平均距离旁瓣水平分别为14.1、10.0和7.6 d B,峰值距离旁瓣水平分别为26.3、24.3和21.3 d B;将信噪比提升40 d B,采用127 bit M序列编码激励,相比于单脉冲激励结合波形平均处理方法,其采集处理时间由53.1 s缩短为0.520 s。结论:M序列编码激励的磁声成像信号处理方法对于提高磁声信号信噪比、改善成像质量、提高整体成像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目的]调查济南市综合医院病理科空气中甲醛和二甲苯的污染水平,评估其对工作人员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方法]收集2013—2016年济南市6家综合医院病理科空气中甲醛和二甲苯的职业卫生日常监测数据,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吸入风险模型对病理科取材室、技术室、诊断室工作人员的甲醛、二甲苯职业暴露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共检测甲醛样本160个,取材室、技术室、诊断室的甲醛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403、0.172、0.129mg/m~3。3个场所的甲醛暴露均存在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危害系数(HQ)均1,致癌风险(Risk)范围为1.07×10~(-4)~11.67×10~(-4),均超过美国EPA制定的限值(1×10~(-6));取材室甲醛暴露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最高。共检测二甲苯样本92个,取材室、技术室、诊断室的二甲苯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259、9.546、0.331mg/m~3。技术室二甲苯暴露的非致癌风险最高(HQ=15.56),取材室和诊断室二甲苯暴露的非致癌风险较小,HQ均1。[结论]济南市综合医院病理科取材室、技术室、诊断室工作人员甲醛暴露均存在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技术室工作人员二甲苯暴露的非致癌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75.
三维超声在颈部血管病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颈动脉粥样硬化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日益增高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三维超声作为近年来的创新技术,已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应用.本文旨在探讨三维超声在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室壁应力与应变的关系评价高血压病左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目的 探索用室壁应力 (stress)与应变 (strain)的关系评价高血压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 5 5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3 0例健康人。应用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室射血分数 (EF)、心指数 (CI)、重量指数 (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 (RWT) ,并联合袖带肱动脉血压值计算左心室收缩期室壁经线峰值应力 (Pσm)。根据LVMI和RWT将高血压病分为左室正常构型和左室重构两组。在数字化超声工作站中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获取左室前壁心肌 2个节段长轴应变曲线和峰值收缩应变值 (PSS)。结果 ①以EF ,CI表示的心脏收缩功能 ,在高血压病左室正常构型组值中无明显变化 ;而在高血压病左室重构组中下降 ,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②Pσm在高血压病两组中较对照组均有增高 (P <0 .0 5~ 0 .0 1) ,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③高血压病两组左室前壁基底段 (Bas)和中段 (Mid)的 pSS值均显著下降 (P <0 .0 1) ,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④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两组Pσm与PSSBas和PSSMid均呈显著负相关。根据正常构型组Pσm与PSSBas直线回归方程计算 ,在相同Pσm水平 ,左室重构组PSSBas的实测值显著低于预测值及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比值较正常构型组显著下降 ,差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病灶内局部化疗治疗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2007年4月--2013年6月,采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结合病灶内局部药物治疗的方法治疗椎间隙感染6例,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47—85岁,平均67岁。病变节段胸椎2例,胸腰段1例,腰椎3例。1例合并神经损伤,按Franke分级为C级。2例患者涉及单间隙两个椎体,4例患者涉及3个椎体2个间隙。术中局部应用抗生素冲洗,术后继续灌洗和抗感染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腰背部疼痛等症状缓解、神经功能恢复、脊柱失状面平衡情况。结果随访5—52个月,平均13个月。5例患者痊愈,血沉正常,疼痛消失,恢复正常生活;1例患者病情改善,血沉及CRP持续下降,疼痛明显缓解。1例神经损伤患者Frankel分级:C级恢复至E级。随访期内,未出现椎弓根钉松动断裂现象。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病灶内化疗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治疗椎间隙感染有效的方法之一,内植物的应用对感染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常用碘造影剂致过敏性休克的分类、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5例碘造影剂过敏病例,分析造影剂种类,所致过敏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致过敏性休克中碘普罗胺占28.27%(44例),碘海醇占22.75%(35例),死亡人数碘普罗胺为3例,碘海醇为2例;离子型造影剂所致过敏性休克均为泛影葡胺,比例为32.25%(50例),死亡人数比例占4.76%(5例)。另外伴有重大疾病的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死亡10例,其他患者经抢救24 h内均可恢复。结论离子造影剂至过敏性休克比例最大,与离子解离造成一系列神经、心血管系统副反应有关,非离子造影剂无离子解离,副反应较低。高危人群及特殊人群在两种造影剂使用中都有较高致过敏性休克和(或)死亡率。  相似文献   
79.
高山红景天酪醇对CoxB_3病毒感染细胞抑制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山红景天(Rhodioa sachalinensis A.Bor.)属长白山特有的药用植物。它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者的重视。高山红景天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已有较多报道。笔者曾对高山 红景天酪醇的抗病毒作用做过初步的探讨。本文通过细胞病变抑制实验和病毒繁殖抑制实验,进一步研究了高山红景天酪醇抗柯萨奇B_3病毒(Cox-  相似文献   
8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氧时通气量变化的研究刘志于润江有作者证明可用下式表示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对每分通气量(VE)的影响,VE=V(SaO2、PaCO2),经微分处理得ΔVE=(dv/dSaO2)ΔSaO2+(d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