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河南省12个贫困县1989年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回顾性抽样调查。结果为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率1326.51/10万,婴儿肺炎死亡率1130.89/10万,0.5岁内婴儿死亡占婴儿肺炎死亡总数的87.75%,山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788.67/10万)高于半山区(1370.62/10万)及平原(1178.48/10万),三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患儿在村中、家中、途中死亡者占肺炎总数的57.15%。提示:加强儿童保健,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对肺炎的诊治水平对降低肺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应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在河南省农村进行了先天性及遗传性疾病的调查。结果:调查总 人数223 263人,共查出疾病125种,患者1914人,总患病率为8.58%0,遗传病的总患病率男性高于女 性,0~14岁儿童高于15岁以上成人,山区、半山区高于平原;报告了患病率高的前10种疾病的顺位 及6种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度。提示:河南省农村先天性及遗传性疾病的患病情况,为防治遗传性疾 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3.
郑州市4402名儿童血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被认为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许多研究说明原发性高血压开始于儿童时期。为了解郑州市儿童血压分布情况,儿童高血压的发生率,以及影响儿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临床症状、心身因素、自主神经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15例对照者与34例经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及经过内镜检查诊断为GERD的患者,均填写Zung自评量表,评分异常的GERD患者为GERD(+)组,评分正常的GERD患者为GERD(-)组,两组同时记录反流症状积分。全部入选者均进行心率变异性检查。检测频域:24h内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5min平均窦性心率标准差,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分根,相邻心搏R—R间期之差大于50ms的心搏占心搏总数的百分比。时域:低频,高频,低频/高频。结果GERD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平均分、Zung抑郁自评量表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8±9对38±6,48±11对41±6,均P〈0.05)。GERD(+)组Zung分数与症状积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1和0.483。同时发现非糜烂性反流病组Zung评分异常分布。GERD患者迷走神经张力较对照组增高,GERD(+)组增高更明显。结论GERD患者尤其是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反流症状、心身因素、自主神经功能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因果,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是中间环节。对GERD患者需整体治疗。  相似文献   
85.
背景和目的:颅眶区解剖复杂,有许多孔隙、开口与颅内、眶内相通。由于肿瘤邻近重要的颅神经和血管,手术切除和重建颅底往往困难。本文探讨经颅入路切除颅眶沟通性肿瘤和球后眶内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颅入路手术切除的颅眶沟通性肿瘤和球后眶内肿瘤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经额经眶上缘入路和经眶上一翼点入路进行。结果:全切除肿瘤14例,次全切除2例。手术后患眼失明1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无手术死亡,手术效果满意。结论:经颅入路切除颅眶沟通性肿瘤和球后眶内肿瘤时,根据肿瘤所在眶内的位置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前提,合理的手术方式和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提高全切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0.025%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30例确诊为稳定期COPD患者高压氧治疗前60min给予0.025%异丙托溴铵2ml雾化吸入。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1次/d,14次为1个疗程,面罩吸氧60min,间歇15min,治疗时间120min。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肺功能。结果HBO联合0.025%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能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症状,提高PO,(P〈0.01)。结论HBO联合药物雾化吸入是治疗稳定期COPD的一个重要的康复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病理类型,探讨如何进行辅助检查的选择与减少病例的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76例确诊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有腹痛、腹胀、黄疸、呕吐以及消化道出血等表现。从起病到入院确诊平均病程6.5个月。肿瘤好发于十二指肠降部,共64例,另外球部6例,水平部6例,升部0例,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占90.8%。辅助检查以胃镜加十二指肠镜检出率最高91.2%,造影检查为87.1%,CT83.3%,B超70.4%,CA-19973.6%。结论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预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对上述临床表现不能用常见疾病解释者应提高警惕,结合RECP、Gl、胃镜、CT、B超等多项辅助检查,可望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88.
儿童性早熟26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性早熟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现象,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前出现,即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或女孩月经初潮发生在10岁以前的一种内分泌疾病。性早熟分为中枢性(真性)、外周性(假性)和部分性(不完全性)三类。中枢性是由于人垂体促性腺激素提前发动导致生殖能力提前出现生长加速;外周性仅有部分性征提前发育而无性功能的成熟;部分性仅有部分性征提前出现,不伴身高加速增长和骨龄提前。为进一步了解性早熟的发病情况,我们对2003年9月~2005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268例患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9.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缺血缺氧导致脑内代谢异常乃至能量衰竭,是引起脑组织损伤坏死的重要原因,可见能量代谢障碍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心问题。在脑的能量代谢中葡萄糖转运体3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不同缺血时间和不同再灌注时间的脑梗死体积比、皮质半影区葡萄糖转运体3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 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2002-08/10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动物试验室完成。选择SD大鼠56只,随机分成3组:①缺血1h再灌注组28只。②缺血3h再灌注组24只。③假手术对照组4只。缺血1h再灌注组白缺血开始分别选取1,3,6,12,24,72h,1周7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7只大鼠;缺血3h再灌注组除无1h时点外,其余时间点与缺血1h再灌注组相同,假手术对照组只作切口,不作插线。 方法: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检测缺血中心区和缺血半影区脑梗死体积比;剥取缺血半影区皮质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葡萄糖转运体3mRNA水平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测定葡萄糖转运体3蛋白水平的变化。 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梗死面积。②各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葡萄糖转运体3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③各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葡萄糖转运体3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 结果:5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缺血1h后再灌注组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缺血3h再灌注组梗死体积。②葡萄糖转运体3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变化:葡萄糖转运体3白3h即开始升高,24h到达高峰,1周时仍高于假手术对照组;缺血3h再灌注组在3h有一下降点,然后升高,24h到高峰,1周时接近正常水平。葡萄糖转运体3蛋白水平的表达与mRNA相符合。 结论:葡萄糖转运体3在缺血半影区的表达上调,可能是机体对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性反应。  相似文献   
90.
郑州地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肥胖儿童发生情况。方法:对2001年体质调研的5760名中小学生,包括郑州市城区和郊区各2880名,城区和郊区男、女各1440名,进行包括年龄、性别、班级、出生日期、体质量、身高的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城区2879名(1名男主项目填写不全)中小学生超重发生率16.53%,肥胖发生率28.97%,小学生、初中、高中各阶段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12.31,P&;gt;O.25);而男生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χ^2=44.46,P&;lt;0.001);郊区2880名中小学生超重发生率17.39%,肥胖发生率13.65%,小学生,初中、高中各阶段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2.15%、14.17%、16.11%,差异显著(χ^2=353.42,P&;lt;0.005);郊区男女儿童肥胖发生率及肥胖度无明显差异(χ^2=0.66,P&;gt;0.25);城区中小学生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郊区(χ^2=201,P&;lt;0.005).7~1O岁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28.54%)是1989年(8.23%)的3.47倍(χ^2=163.80,P&;lt;0.005),其中重度肥胖发生率(4.79%)是1989年(0.43%)的11.14倍。结论:儿童肥胖发生率急剧上升,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儿童肥胖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