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索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综合治疗方案。方法:2009年11月—2010年12月采用外科治疗联合生物免疫治疗对6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并密切随访。结果:随访12~24个月,6例均存活,其中1例术后第4个月发生肝转移,余5例均未见复发转移。结论:外科治疗联合生物免疫治疗可作为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综合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22.
T细胞过继性转移可以增强免疫系统介导的对肿瘤细胞的消除,是近年来获得较高关注的一种特异性、无毒性的癌症新疗法,此方法对于治疗血液性和实体恶性肿瘤具有一定效果。对T细胞进行基因修饰能够增强其免疫能力,保持T细胞的持久活性,同时也可以克服肿瘤自身的免疫逃避机制,潜在提高免疫治疗应用于多种肿瘤疾病的成功率。在T细胞过继转移中,T细胞受体(TCR)基因转移作为一种发展迅速的免疫治疗方法,可以在体外产生大量的具有已知抗原特异性和功能亲和性的T细胞,应用于病毒感染或病毒相关恶性肿瘤的过继细胞免疫治疗。TCR基因转移利用逆转录病毒或慢病毒作为载体,其中包含了从所需抗体特异性T细胞群中克隆得到的TCR-α和TCR-β链基因序列,然后应用TCR编码载体转导体外的原始T细胞。为产生带有所需功能特异性的转导T细胞,引入的TCR-α和TCR-β链必须形成异源二聚体,与CD3复合体结合从而在T细胞表面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结合蛋白(IGFBPs)及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WHR)的变化及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检测对象为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住院收治和门诊复查的结直肠癌患者615例(术前检测244例,术后371例)和健康对照者1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胰岛素、IGF-1和IGFBPS水平.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Ⅰ/IGFBP-3比值与健康对照组、术后患者比较,均明显升高,IGFBP-3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直肠癌术后未发生转移者与有肝或腹腔远处转移者胰岛素、IGF-1、IGFBP-1、IGFBP-3、IGF-1/IGFBP-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患者WH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P<0.05):而BMI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WHR、BMI与胰岛素水平、IGF-1/IGFBP-3比值呈正相关(P<0.01,P<0.05),与IGFBP-3呈负相关(P<0.01,P<0.05);直肠癌患者WHR与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及BMI与血清IGFBP-1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无相关性(P>0.05).结论 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Ⅰ/IGFBP-3比值升高及IGFBP-3水平降低,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但与肿瘤转移与否无关,中心性肥胖是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4.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致残率极高、临床治愈率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参与、多基因改变协同作用的结果.如何有效治疗RA值得医药界研究人员的探讨.随着中医药技术的发展,基因芯片技术已从基础研究逐步应用于新药研发和临床诊断,为进一步研究治疗RA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明确直肠侧韧带的解剖学特点,并为直肠癌根治术中直肠侧韧带的切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由同一组经过训练的研究人员对16例健康人骨盆标本进行解剖.按照解剖学要求依次剔除相关结构后充分暴露直肠侧韧带及相关结构,并全程记录.结果 16例标本中直肠侧韧带均存在,其呈一束连续栅栏样结构走行,且在不同层面走行位置不同.直肠侧韧带中可见神经与淋巴走行,其盆壁附着下方与盆丛关系密切.结论 直肠侧韧带切除需综合考虑神经保护与切除效果,根据患者个体条件选择适当切除位置.  相似文献   
26.
目的 通过对山西省肿瘤医院90年代手术大肠癌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点的分析,探讨本地区90年代大肠癌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方法 统计1989~1999年在该院住院的大肠癌所有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 11年共收治大肠癌3050例,其中手术2246例,占73.64%,男女之比为1.08:1,男性略高于女性。1991~1994年住院人数变化不明显,但高于1989年和1990年。1995~1999年有逐年上升的  相似文献   
27.
VEGF、COX-2、mPGES mRNA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OX-2 和膜相关前列腺素E合成酶(mPGES)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探讨VEGF、COX-2 和mPGES与结肠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32例结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VEGF、COX-2 和mPGES mRNA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 32例癌组织中,VEGF121表达无变化。VEGF165高表达19例(59.3 %);COX-2高表达20例(62.5 %);mPGES高表达24例(75 %)。32例癌旁组织中,VEGF高表达6例(18.7 %);COX-2高表达5例(15.6 %);mPGES高表达9例(28.12 %)。结论 VEGF165、COX-2和mPGES与结肠癌的发生相关。COX-2和mPGES在结肠癌组织中上调程度存在差异,提示COX-2和mPGES这两种诱导型酶在调节机制上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8.
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3大杀手,其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系列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调整肠道菌群结构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新思路。中药防治糖尿病取得了较好疗效,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对基于肠道菌群新靶点的中药单体成分(小檗碱、根皮苷、大黄酸等),中药单方(肉桂精油、黄连花薹、前胡总香豆素等)和中药组方(葛根芩连汤、升降散、补中益气汤等)防治糖尿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糖尿病防治药物的开发及防治方法与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半微量元素Fe的平衡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有关中药里重金属研究现状的文献报道较多,而其中Fe元素的研究现状却鲜见总结报道。从中药里Fe元素的存在情况、分析检测方法、与中药里其他成分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对其他成分药理作用的影响等4个方面对中药里Fe元素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为从无机元素角度探讨中药药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术前伊立替康化疗联合短程放疗后局部切除术治疗T2期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8月间行术前伊立替康化疗联合短程放疗后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TAE)的3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结果 37例患者经术前治疗后4例(10.8%)获完全缓解,27例(73.0%)部分缓解,6例(16.2%)病情稳定,有效率为83.8%,疾病控制率为100.0%。37例患者术后出现肛门狭窄2例(5.4%),出血和直肠阴道瘘各1例(2.7%)。至随访截止时间,共6例(16.2%)术后出现复发转移,其中3例为局部复发,2例为肝转移,1例局部复发伴肝转移;37例患者术后的3年、5年复发率分别为11.7%、14.1%;全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为26~118个月,3例患者因转移复发死亡,术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4.6%、91.4%。结论对于符合条件的T2期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伊立替康化疗联合短程放疗后局部切除治疗可以作为临床选择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