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6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311篇
耳鼻咽喉   65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374篇
口腔科学   89篇
临床医学   730篇
内科学   472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2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759篇
综合类   1752篇
预防医学   604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581篇
  1篇
中国医学   618篇
肿瘤学   14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297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采用高频超声探讨糖尿病对颈部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血脂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选取40例2003年-2005年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9.72±7.83)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心肌炎好发于儿童,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重悬殊。轻者可无特异症状,常被忽视,有时迁延数年;重者可暴发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严重的心律紊乱而致猝死,暴发型心肌炎病死率较高。心肌炎的主要病原是病毒,国内外的报道一致认为柯萨奇病毒B组(CVB)尤其CVB,是最主要的病毒;一般认为暴发型心肌炎的起病往往不典型,其中有约1/3的病例以消化道症状起病,现将我院经过起搏抢救成功的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腺苷(Adenosine,ADO)是一种作用较强的神经调节因子,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其作用机制,我们制备了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动物模型,并给予不同浓度的外源性腺苷,观察其对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老年肾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肾动脉狭窄(ARAS)的治疗作用及其抗炎机制。方法将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54例老年AR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每晚加服氟伐他汀40 mg。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及肾脏血管多普勒超声中肾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肾动脉血流加速度时间(AT),肾动脉峰值流速与肾动脉开口处腹主动脉流速之比(RAR)等指标。结果观察期间,两组上述指标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组UAER,PSV,AT,RAR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P<0.01),治疗组CRP下降明显(P<0.05,P<0.01),对照组CRP变化不明显(P>0.05)。而且在两组血脂正常的老年ARAS所致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也得出类似结果。结论氟伐他汀因降低CRP的致炎效应而改善肾动脉狭窄,且不依赖氟伐他汀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乌司他丁对大鼠胰性脑病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对脑组织损害的保护作用 ,为胰性脑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诱导组和乌司他丁处理组 ,经胰胆管逆行注射 5%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ANP模型 ,12h后处死动物 ,测定血清TNFα水平 ,并检测脑组织含水量、脑微血管内白细胞聚集及附壁现象。结果 :经乌司他丁处理后 ,血清中乌司他丁水平、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MDA含量、脑微血管内白细胞聚集及附壁现象显著降低(P <0 .0 1)。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减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脑损害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DA→LEW大鼠肝脏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技术改进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崇福  窦科峰  刘永康  李昆 《西南国防医药》2007,17(3):278-280,F0004
目的:建立大鼠肝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并改进其手术技巧,对所建模型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近交系雄性DA大鼠60只,Lewis大鼠120只,分为两组,其中A组30例:Lewis大鼠为供体(n=30),Lewis大鼠为受体;B组60例:DA大鼠为供体(n=60),Lewis大鼠为受体。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建立肝脏移植模型,观察手术成功率、平均存活时间、术后第1、3、5、7和10 d各时相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移植肝脏的病理学变化。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3.3%(84/90);总耗时(90.0±15.0)min;无肝期时间(14.2±2.6)min;平均存活时间A组超过100d,B组(16.2±1.4)d;术后第5 d B组血清ALT和TBIL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B组移植肝脏病理检查有明显的排斥反应,而A组没有。结论:DA→LEW(Lewis)大鼠的品系组合是稳定的肝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通过改进手术技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胰肾联合移植手术(SPK)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同所有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相似,SPK术后患者面临两大问题:一是随时可能出现的移植物排斥反应,二是感染。由于SPK患者术前已经罹患糖尿病,术后又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因而感染在目前仍是造成移植物丧失功能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MHCC97中肝癌干细胞的分离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离肝癌细胞系MHCC97中肝癌干细胞并观察其干细胞特性.方法 利用流式分选法从MHCC97中分离出边缘群(SP)和主群(MP).分别采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和裸鼠成瘤实验观察SP和MP细胞体内、外成瘤能力;羟基喜树碱(HCPT)体外诱导,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其分化潜能.结果 SP细胞克隆形成率为57%,MP细胞仅为13%;1×103SP细胞可成瘤(2/8),MP细胞则需1×105才能成瘤(2/8).诱导3 d后,约15%SP细胞出现双核;诱导后SP细胞甲胎蛋白和r-谷氨酰转肽酶的表达降低,白蛋白表达增强,葡萄糖磷酸酶仅诱导后表达.结论 MHCC97中SP亚群富集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癌细胞,即肝癌干细胞.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5岁.因上腹部隐痛2月,于2006年5月31日入院.入院前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无恶心、呕吐,无泛酸、暖气,不伴畏寒、发热及黄疸等.  相似文献   
20.
铰链式冠外附着体的结构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铰链式冠外附着体设计的合理性.方法采用有限元应力分析的实验方法,分析铰链式冠外附着体阳性结构L形球体的应力分布情况,对其结构强度进行测试.结果在附着体阳性结构L形球体的转角处应力最大,应力值为321.847MPa.结论该铰链式附着体的结构强度符合临床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