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黄芩苷对白念珠菌芽管形成及黏附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白念珠菌芽管形成、对白念珠菌黏附人口腔上皮细胞及阴道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00,50,10 mg·L-1黄芩苷分别与白念珠菌悬液、白念珠菌与口腔上皮细胞混合液、白念珠菌与阴道上皮细胞混合液共同孵育,显微镜下计数芽管形成率、白念珠菌对口腔上皮细胞及阴道上皮细胞的黏附百分率.结果:100,50,10 mg·L-1黄芩苷均能抑制白念珠菌芽管形成及对口腔上皮细胞和阴道上皮细胞的黏附;白念珠菌标准株与临床株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黄芩苷对体外白念珠菌的芽管形成及黏附性有较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2.
冯鑫至  张凤霞  林晓燕  梅红  赵斌 《天津医药》2012,40(12):1185-1187,1287,1288
目的:探讨纤维乳腺导管镜(FDS)下碘染色对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77例乳头溢液患者行FDS检查,随机分为2组,碘染色组92例行FDS下Lugol氏液染色,对照组85例行常规FDS检查而不进行碘染色。对可疑病变做导丝定位后手术切检,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FDS下Lugol氏液碘染色对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乳腺普通型增生病标本体外碘染色后呈棕褐色,而乳腺导管原位癌标本染色后染色显著变浅或不着色。碘染色组和对照组对导管上皮内瘤变(DIN)的诊断符合率分别是97.82%和88.24%;敏感度分别是98.83%和89.16%;特异度分别是83.33%和50%;阳性似然比分别是5.93和1.78;阴性似然比分别是0.014和0.217;约登指数分别是0.822和0.392。碘染色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FDS下碘染色对DIN的诊断优于常规的FDS检查,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观察汉族人群肝脂肪酶(HL)基因2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2型糖尿病(T2DM)及血脂代谢的相关性.应用荧光标记单碱基延伸分型技术及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杂交技术检测HL基因rs 12462668和rs10426971多态性.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HO、TG、HDL-C、LDL-C、载脂蛋白Al( ApoAl)及...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急性乙型肝炎(AHB)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急性发作患者外周血中HBcAg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数量差异.方法:选择HLA-A2阳性的AHB患者17例和CHB患者13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Tetramer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HBcAg特异性CTL细胞频率.结果:30份PBMC标本中测得HBcAg特异性CTL为0.071-31.610,而阴性对照的健康者PBMC标本检测值仅为0.003.AHB患者的HBcAg特异性CTL显著高于CHB患者(9.601±10.425vs0.259±0.193,P=0.002).结论:外周血中HBcAg特异性CTL的数量在AHB与CHB急性发作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有望成为早期鉴别上述两种疾病状态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比较荔枝核与龙眼核水提物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测定两种水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则定并比较二者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以及DPPH能力.结果:龙眼核与荔枝核水提取物中多酚含量前者高于后者,总黄酮含量后者高于前者,二者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龙眼核水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DPPH能力均高于荔枝核水提取物.荔枝核水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清除作用,而龙眼核水提取物在低浓度范围(0~1mg/m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激发作用 结论:龙眼核水提取物在一定低浓度范围内的抗氧化活性优于荔枝核水提取物荔枝核与龙眼核水提取物抗氧化机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建立沙棘酚类特征成分含量测定及其酚类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方法,应用关联分析评价模式,以有效、精准地评价沙棘药材质量。方法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液相色谱法(HPLC-PDA)对11批沙棘药材中的酚类特征成分(原儿茶酸、鞣花酸、水仙苷、槲皮素、异鼠李素)进行含量测定,建立沙棘酚类特征图谱,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峰的梳理及所属化学类型对11批沙棘药材进行质的表征,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成分原儿茶酸、鞣花酸、水仙苷、槲皮素、异鼠李素及酚酸类(以原儿茶酸表征)、黄酮类(以水仙苷表征)的含量和峰面积分别对11批沙棘药材进行量的表征,并基于基准药材对11批沙棘药材质与量的表征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原儿茶酸、鞣花酸、水仙苷、槲皮素、异鼠李素等特征成分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学考察符合定量要求。以批号7为基准药材,在沙棘酚类特征图谱中共含有18个特征峰,其中酚酸类成分特征峰3个,黄酮类成分特征峰15个,11批药材色谱图中均含有此18个特征峰。采用质量表征关联分析与评价模式,得出批号8、7、10、4、5、11、1特征成分含量总体较高,批号6、2、3、1、11与基准药材关联性最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1、11、8、6、7优良度居前。结论建立的沙棘酚类特征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构建的沙棘酚类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模式用于分析沙棘药材质量与应用有效性,可有效精准地评价沙棘质量。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应用胸腹平架固定装置的体侧与上举两种体位方式放疗时,肺癌、食管癌锁骨上区摆位误差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2021年在本中心行三维放疗的Ⅰ-Ⅳ期肺癌和食管癌患者资料,比较两种体位方式(双臂置于身体两侧即体侧组和双臂交叉抱肘置于额前即上举组)的摆位误差。结果 共纳入 56例患者,其中体侧组 31例(55%),上举组 25例(45%)。全组共进行了424次CBCT验证,两组整体摆位误差在X、Y、Z方向上相近(均 P>0.05)。体侧组胸锁关节摆位误差在XRZ方向上显著小于上举组[(0.163±0.120) cm∶(0.209±0.152) cm,P=0.033和0.715°±0.628°∶0.910°±0.753°,P=0.011]。体侧组肩锁关节摆位误差在YZRZ方向上显著小于上举组[(0.233±0.135) cm∶(0.284±0.193) cm,P=0.033和(0.202±0.140) cm∶(0.252±0.173) cm,P=0.005及0.671°±0.639°∶0.885°±0.822°,P=0.023]。体侧组在胸锁关节的X (0.45cm∶0.54cm)、Y (0.54cm∶0.65cm)方向以及肩锁关节的Y (0.59cm∶0.78cm)、Z (0.53cm∶0.72cm)方向需要的靶区外放范围更小。结论 对于需要行锁骨上区照射的肺癌和食管癌患者,体侧组较上举组的摆位误差和靶区外放范围更小。临床上需要综合考虑放疗精确性和肢体额外照射,选择合适的体位。  相似文献   
39.
肿瘤本身属慢性消耗性疾病,其发展过程就是正气消耗过程。正虚邪实是恶性肿瘤主要病理特点,正虚导致邪实,而邪实则进一步加剧正虚,形成恶性循环。经过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后的老年肿瘤患者往往损耗过大、正气进一步亏虚,需要及时补益。中医补法广泛用于老年肿瘤放化疗及术后,具有扶正祛邪,全身综合调治的优势,多呈正虚邪实之状,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基础上确定五脏阴阳的气血盛衰,合理使用补法对放化疗及术后恢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既扶正也祛邪,治疗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中医补法可以减轻老年肿瘤患者放化疗及术后的痛苦,延长老年肿瘤患者生存期,抑制肿瘤,提高生活质量。文章结合案例,介绍中医补法应用于老年肿瘤患者放化疗及手术后的优势,以期为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湖北省人群ABO血型与主动脉夹层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11-2018年收治入院的144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以武汉健康汉族人群作为对照,分析ABO血型与主动脉夹层的相关性.亚组分析ABO血型在不同亚型(Stanford分型)夹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55岁及<55岁)和是否有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