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4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228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80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211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629篇
内科学   380篇
皮肤病学   97篇
神经病学   66篇
特种医学   2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85篇
综合类   1521篇
预防医学   715篇
眼科学   106篇
药学   692篇
  4篇
中国医学   572篇
肿瘤学   11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3篇
  1977年   9篇
  1964年   8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活疫苗株SA14-14-2基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减毒株基因稳定性,从分子水平证实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主种子、工作种子及其相应的疫苗病毒E蛋白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并与其强毒株和基因库中乙脑病毒减毒株(AF15119)比较。结果乙脑活疫苗主种子、工作种子及其相应的疫苗病毒的E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这些病毒E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基因库中乙脑病毒弱毒株(AF315119)比较显示第E447位点氨基酸有差异。结论乙脑病毒活疫苗减毒株遗传学特性稳定。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构建HPI毒力岛缺失的EAggEC17-2突变株,初步研究EAggEC菌株携带的耶尔森菌HPI毒力岛合成铁载体Ybt的功能。方法以EAggEC17-2为出发菌株,irp8基因部分序列作为同源重组的一侧序列,irp5基因序列作为同源重组的另一侧序列,中间插入有氯霉素(Can)抗性基因(cat基因)标记。通过接合转移和同源重组,构建了缺失约24kb的HPI毒力岛功能核心区区域EAggEC17-2的仝岛缺失株EA85。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ACS)检测指示菌株WA-CS irp1::KN(pC3G3.3N)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对EA85缺失株和出发菌株进行了合成Ybt的功能比较研究。结果成功构建了EAggEC17-2HPI全岛缺失株EA85。EAggEC17-2菌株具有表达Ybt的功能,而缺失株EA85丧失了合成Ybt的能力。结论EAggEC17-2HPI毒力岛的缺失,使Ybt的合成彻底阻断。EAggEC17-2具有的合成Ybt的功能是由其染色体携带的HPI毒力岛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3.
为了高特异、高灵敏地检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血清中兴奋性受体抗体——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thyroid stimulating immunoglobulin,TSI)的含量,我们制备了抗人TSI单克隆抗体(MeAb),并用ELISA测定了甲亢患者血清中TSI含量。一、TSI纯化:采用临床诊断为甲亢的患者血清,经硫酸铵盐析、Protein A Sepharose CL-4B免疫亲和层析柱纯化的IgG,再用FRTL-5细胞培养法,以~3H-  相似文献   
94.
弥漫性掌跖角化病—家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证者Ⅱ7。男68岁。出生后7岁时开始,掌跖皮肤逐渐变硬。有轻微的弥漫性角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手掌、足底均出现对称性皮肤角化,并且越来越严重。在20至40岁这段时间,患者因要从事重体力的田间劳动,自觉最厉害。至40岁以后,随着参加重体力劳动时间减少。患者自觉征状减轻。检查:整个手掌、足底发生对称性大片角化过度性皮损,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95.
目的构建含结核分枝杆菌Ag85A基因的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并初步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采用PCR法从结核杆菌H37Rv株扩增Ag85A基因,将PCR扩增产物克隆于2型腺相关病毒(AAV-2)表达质粒pSNAV中,构建重组质粒pSNAV-Ag85A;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入BHK-21细胞中,G418筛选得到能表达目的基因混合细胞系BHK—Ag85A;用具有rAAV-2包装功能的辅助病毒感染BHK-Ag85A,纯化后得到rAAV-2-Ag85A: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病毒Ag85A基因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rAAV-2-Ag85A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Ag85A抗体,^51Cr释放分析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结果PCR扩增的Ag85A基因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纯化后得到的rAAV-2-Ag85A滴度为1×10^12 virus particles/ml;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rAAV-2-AgSSA在BHK-21细胞中能够表达出一相对分子质量为32000的多肽;rAAV-2-Ag85A免疫的Balb/c小鼠.抗-Ag85A抗体的滴度可达1:1024,同时还可激发Ag85A特异性的CTL产生。结论rAAV-2-Ag85A构建成功.rAAV-2-Ag85A免疫小鼠可以同时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出现。rAAV-2-Ag85A对于防止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尤其是作为结核病的治疗性疫苗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6.
本文通过金葡菌、大肠杆菌内毒素、地塞米松加内毒素等三种不同的攻毒方法复制了“热毒血瘀证”的动物模型。结果提示三种模型在血凝学指标上均表现为KPTT、PT明显缩短,而在血液流变学指标上则有不同。金葡菌所造模型表现为明显的高粘状态,内毒素模型则表现为明显的低粘状态,地塞米松加内毒素模型则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建立血液、尿液中22种常见真菌毒素的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阱质谱测定方法。方法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阱质谱技术,首先建立22种常见真菌毒素的色谱质谱数据库。然后取血清和尿液样品,用0.10 mol/L NaOH 溶液调节至碱性,加入乙酸乙酯涡旋混合萃取,萃取液用弱的氮气吹至近干,残渣加甲醇水溶液(50∶50,v/v)复溶,经过滤后进 LC - MS/MS 分析。在一定识别标准下与数据库比对进行定性筛查。结果 尿液和血液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分别为2.61×10 - 3~50.0 ng/ml和2.07×10 - 3~50.0 ng/ml,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Q)分别为8.70×10 - 3~1.67×102 ng/ml和 6.91×10 - 3~1.67×102 ng/ml。尿液测定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rivations, RSDs)为2.34%~8.40%,日间RSDs为4.80%~10.9%;血液测定日内RSDs为2.10%~10.6%,日间RSDs为3.07%~11.6%。结论 建立的快速筛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的特点,符合生物样品中毒物分析鉴定的要求,同时可以更好地发现新型毒物和未知毒物。  相似文献   
98.
99.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的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对89例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SIL-2R和各种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并逐步回归。结果:治疗后Graves病患者除促甲状腺激素(TSH)外,各种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与SIL-2R的上升、下降显著相关。结论:SIL-2R水平能反映淋巴细胞的活化状态,可作为Graves病患者免疫活化的一项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00.
成人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24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重新评价肾活检标本中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FSGS)的发生率、主要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1994年7月~2000年7月间248例特发性FSGS的患者,观察肾组织的光镜、 荧光及电镜的特点,根据肾小球病变将特发性FSGS分为3种亚型。结果 248例成人特发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占同期肾活检的12.4%,占成年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9.0%,以18~3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约占44.4%)。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者143例(占57.7%)。FSGS的3种病理亚型中,经典型FSGS仍占绝大多数(91.5%),尖端型为4.4%,塌陷型为4.1%,肾活检时,约1/3以上为肾功能不全(约占35.1%)。13例尿毒症中76.9%病理亚型为塌陷型。结论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病1/5,FSGS患者肾活检时,除表现为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外,肾功能不全也较常见。塌陷型FSGS常表现为进行性的不可逆的肾功能衰竭,其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